2016年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下载本文

课堂教学教案

课 题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变动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西周制度的瓦解,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

教学重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

教学方法

讨论、练习、启发。

教学手段

课件、触控一体机。

教学环节

一、 导入新课

师:讲故事《一鸣惊人》与《楚王问鼎》。问:西周时期,诸侯对天子绝对服从,为

什么春秋时期楚庄王可以对周天子如此无礼,周天子却无能为力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一下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师:板书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二、 讲授新课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

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师: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特别是铁农具的使用的牛耕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中国进入铁器时代。

生:农业方面;手工业及其他作业方面;商品的交换及金属货币的使用。 生:铁农具的牛耕的使用。

(2)王室衰微

师:指名读《王室衰微》部分。思考:

1、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了春秋时期发生了怎么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周平王的势力较西周时期有哪些变化?

师:周王室的地位开展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生:分封制得不到延续,并被逐渐瓦解。 生:势力大减,财政陷入困境。

(3)诸侯争霸

师:指导学生默读本部分。并思考: 1、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2、诸侯争霸使用“尊王攘夷”的口号? 3、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有哪些? 4、齐桓公首霸诸侯的原因是什么? 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生1:王室衰微;诸侯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

生2:挟天子以令诸侯;赢得华夏诸国的认同。 生3:齐、晋、楚、秦、吴、越。 生4:地理位置;任用贤才管仲;“尊王攘夷”。

生5:给人民带来灾难;破坏了僵化、落后的西周体制;实现了局部统一,减少了诸侯数量;促进了民族融合。

课堂小结

师: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因牛耕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而导致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甚至瓦解,王室地位一落千丈。最终引起诸侯争霸与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巩固练习

师:按照西周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效仿。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西周的分封、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这里主要反映西乐制度的破坏。)

板书设计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铁器牛耕的出现、精耕细作

2、手工业: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的发展。 3、商业:出现了很多商业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使用更多 二、王室衰微 1、分封制瓦解

2、周王室势力大减 3、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三、诸侯争霸 1、春秋争霸战争 2、争霸战争的影响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