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安全(很全很实用) 下载本文

显示,做到精心平稳操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控制投料配比

投料配比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也关系到生产安全。对于连续化程度较高、火灾危险较大的生产,更要注意反应物料的配比关系。有些物料的配比,接近爆炸极限,反应温度又接近或超过物料的自燃点,一旦投料比例失调,就可能发生火灾爆炸。尤其在开停车过程中,各种物料的浓度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开车时催化剂活性低,容易造成反应器出口氧浓度高,引起危险。另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速度影响很大,如果催化剂过量,可能发生危险,导致事故。因此为了保证安全,应该严格控制投料的配比,经常核对物料的组成比例,尽量减少开停车次数。对于接近爆炸极限或在爆炸范围内的生产,工艺条件允许时,可以充氮保护或加水蒸气稀释。与此同时,反应器上应装上灵活好用的控料阀、流量计和连锁装置。

(3)、控制投料顺序

化工生产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投料,是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氯化氢的合成,应先投氢,后投氯,三氯化磷应先投磷,后投氯,否则就有火灾爆炸的危险。

(4)、控制原材料纯度和副反应

又许多化学反应,由于原料中危险物质的增加,导致负反应、过反应的发生而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如电石中含磷过高,在制取乙炔时容易发生热爆事故;氯气中含氢过高、氢气中含氯过高、氧气含乙炔量过高,在生产或压缩过程中会发生爆炸。其原因是原料气

41

纯度不合格,因包装不符合要求而在储运过程中混入杂质等,因此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①、严格执行原材料分析化验规程,除去有害杂质,保证纯度合格,并应在投料前将设备清洗干净。

②、执行包装的标准化,加强储运管理,防止杂质混入。 ③、严格控制操作温度、压力和原料配比,防止过反应的发生,否则会生成不稳定的物质而引发事故。对这类反应,应保留一部分未反应物,以防产生过反应物。

④、对有较大危险的负反应物,要避免超期超量储存。如液氯有不稳定的三氯化氮存在,如用加热气化法罐装液氯,其操作会使整个操作系统处于高压状态,容易使三氯化氮在汽化器内积累而引发事故,采用泵输送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5)、控制溢料和漏料

溢出可燃物料,容易酿成火灾。造成溢料的原因很多,它与物料的构成、反应温度、加料速度、以及消泡剂的质量等有关如加量过大过快,会使生产的大量气泡溢出,同时带走大量物料;加热速度太快,容易产生沸溢现象;物料粘度大,也易产生气泡而引起溢料,因此必须针对溢料的原因作相应的处置。例如,对黏度大的容易产生气泡的物料,可通过提高温度、降低黏度等方法来减少泡沫,也可以通过喷人少量的消泡剂来降低其表面张力或在设备机构方面采用能打散泡沫的打桨等。

可燃物泄漏导致造成的火灾爆炸事故有人为操作造成的,也有

42

设备缺陷、故障原因造成的;也有技术方面的原因及维护管理方面的原因。预防漏料的关键是防止误操作,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严禁超量、超温、超压罐装,加强防火管理和安全教育。制止漏料的措施主要有:安装检测报警装置,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发现泄漏物料立即采取通风、置换、或吹扫、捕集等方法处理;及时采取堵漏、补漏等措施修复,避免泄漏延续不止。

重要的阀门应采取两级控制。对危险性大的装置,应设远距离遥控断路器,以备装置一旦发生异常时,立即与其它装置隔离。为了防止误操作,重要控制阀的管线应涂色,或挂标志、加锁。仪表配管也要用各种颜色加以区别。各管道的阀门要保持一定的间距,并设法消除剧烈的震动和流体的脉动,以及不必要的气液相变。

第四节、装置安全符合性的落实

综合利用项目每个装置工艺都是采用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工艺技术,可靠性高。设计部门从工艺技术方案、设备选型、管道材质、绝热防腐、管道铺设、平面布置、仪控、电气、电讯、土建、采暖通风、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进行了周到、详细、全面的设计。但是,这些设计还仅仅处于理论阶段,每个理论要求都要我们在建设的实际中去落实,比如设备、管道、材料的选购、安装等,方案如下:

一、设计审查

设计审查,就是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说明和其他技术资

43

料,结合有关要求及生产实际进行审查。包括完整性和符合性两个方面,该工作由各个项目负责实施。

1、完整性审查

由于综合利用项目包含了多个生产装置,涉及几个不同的设计单位,装置间的物料走向又交叉往来。因此,应该对每个装置的工艺路线、管道走向、设备等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查、追溯,避免漏项。确保每个装置间的物料接口、管道设备完整无缺,同时每个装置内部,也应进行认真审查,及时发现缺陷。

2、符合性审查

装置的设计必须满足安全的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因此,必须对装置设计的安全符合性进行审查,按照有关安全设计的要求,逐一审查,找出其中的不足,及时补正。

二、设备、管道、材料的材质把关

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介质有毒、腐蚀性强,对设备、材料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把好质量关。保证每个设备、管材都符合工艺要求,避免使用不合格的设备、材料,留下安全隐患。该工作由质检部门负责实施,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

1、定货时的质量要求

对每个位号的设备、管道和材料必须根据工艺安全的要求,采购相应材质的设备、材料。向供货商提出明确的供货要求,按照既

44

定的要求组织供货。

2、到货时的验收把关

每个设备、材料到货,都必须按照订货的质量要求进行验收,防止不合格的设备、材料安装在装置上,留下安全隐患。为了落实对设备、材料的验收工作,必须配置必要的、先进可靠的检验、检测设备和仪器。

3、安装时的严格监理

安装过程,就是把装置的各个设备按照一定的要求,通过管道、阀门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等特点,生产过程是一个多变的过程,相连的两个设备之间的工艺参数、介质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不同的工艺参数、介质就必须采用相适应的管道、阀门、管件材料。材料用错了,就会因不耐高温、不耐腐蚀或不耐高压而形成安全隐患,生产过程中随时可能材料原因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建设、安装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监理,保证每根管线使用的材料(包括焊接材料)合格,安装质量符合要求。由于综合利用项目使用的管道、材料数量大,品种多,如果监理不到位,在材料的领取、发放、安装过程中出现错误,那将留下隐蔽性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4、生产中的严格控制

生产各种的控制主要包括工艺控制和设备管理两个方面。 工艺控制就是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格执行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