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复习题.. 下载本文

工 程 流 体 力 学 复 习 题

一、 选择题

1、在常温下水的密度为( )kg/m3。 A 1 B 10 C 100 D 1000 2、连续介质假设意味着( )。

A 流体分子互相紧连 B 流体的物理量是连续函数 C 流体分子间有间隙 D 流体不可压缩

3、流体的体积压缩系数Kp是在( )条件下单位压强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率。

A 等压 B 等温 C 等密度

4、温度为20C,压强为10Pa的空气的密度为( )kg/m3。

A 341 B 17.42 C 1.19 D 0.041 5、空气的体积弹性模数E=( )。 A P B T C ρ D RT

6、水的体积弹性模数( )空气的弹性模数。 A 大于 B 近似等于 C 等于 7、( )是非牛顿流体。

A 水 B 空气 C 血液 D 沥青 8、静止流体( )剪切应力。 A 不能承受 B 可以承受

1

05

C 能承受很小的 D 具有粘性时可承受 9、温度升高时,空气的粘性系数(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10、温度升高时,液体的粘性系数(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11、运动粘性系数的单位是( )。 A s/m2 B m2/s C N·s/m2 D N·m/s 12、流体的粘性与流体的( )无关。 A 分子内聚力 B 分子动量交换 C 温度 D 速度梯度

13、润滑油的动力粘性系数μ=4*10N·s/m,已测得剪切应力为0.1N/m,流体微团的角变形速率则为( )。 A 4 B 1/4 C 25 D 0.04 14、动力粘性系数μ=1.5*10-3N·s/m2的流体沿平板壁面流动,测得离壁面y(m)处的速度分布为u=1-200(0.05-y),在y=5mm处的粘性切应力为( )N/m2。 A -2.97 B 0 C 8.9*10 D 0.027 15、( )的流体为理想流体。 A 速度很小 B 速度很大 C 忽略粘性切力 D 密度不变

16、表面张力系数σ的量纲是( )。 A N/m B Ns C Nm D Nm

2

-1

-1

-4

2

2

-3

2

17、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系数σ(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18、液滴内的压强P与大气压P0之差P-P0( )0。 A > B = C <

19、毛细液柱高度h与( )成反比。 A 表面张力系数 B 接触角 C 管径 D 粘性系数 20、静止流体的点压强值与( )无关。 A 位置 B 方向 C 流体种类 D 重力加速度

21、油的密度为800kg/m,静止的油的自由面与大气接触,油面下0.5m的深处的表面压强为( )KPa。 A 0.8 B 0.5 C 0.4 D 3.9

22、大气压P0=105N/m2,如果某点的真空压强0.49*105Pa,则该点的绝对压强为( )Pa。

A 51*103 B 149*103 C 1.5*105 D 1.05*105 23、压力体内( )。

A 必定充满液体 B 肯定不会有液体

C 至少部分有液体 D 可能有液体,也可能无液体 24、平板的形心的淹深hc与静水压力中心的淹深hd的关系为hc( )hd。

A > B = C <

3

3

25、液体随容器作等角速度旋转时,重力和惯性力总是与液体自由面( )。

A 正交 B 斜交 C 相切

26、一个桶,下半部盛水,上半部盛油(密度800kg/m3),油和水的深度都是20cm,如果将桶以加速度4.903m/s向上提升,则桶底受到的表压强为( )kpa。

A 0.4 B 0.48 C 5.3 D 0.6 27、欧拉法研究( )的变化情况。 A 每个质点的速度 B 每个质点的轨迹

C 每个空间点的流速 D 每个空间点的的质点轨迹 28、二元流动的速度分布为u=2x+t,v=y+2t,则t=0时,点(1,2)的流体加速度分量ax和ay为( )。 A 1,2 B 3,16 C 2,4 D 5,18 29、定常流动中,( )。

A 加速度为零 B 流动参数不随时间而变 C 流动参数随时间变化 D 速度为常数 30、在( )流动中,流线和迹线重合。 A 定常 B 非定常 C 不可压缩 D 无粘 31、控制体是( )。

A 包含一定质量的系统 B 位置、形状都变化的空间体 C 固定的空间体 D 形状不变,位置移动的空间体 32、连续性方程表示控制体的( )守恒。

4

2

2

A 能量 B 动量 C 流量 D 质量 33、水在一条管道中流动,如果两截面的管径比为1:3,则速度比为( )。

34、通过一个曲面的体积流量与曲面上的( )有关。 A 法向速度 B 切向速度 C 密度分布 D 压强

35、在( )流动中,伯努利方程不成立。 A 定常 B 理想流体 C不可压缩 D 可压缩 36、在总流的伯努力方程中的速度V是( )的速度。 A 某点 B 截面平均 C 截面形心处 D 截面上最大 37、文丘里管用于测量( )。

A 点流速 B 压强 C 密度 D 流量 38、毕托管用于测量( )。

A 点流速 B 压强 C 密度 D 流量 39、应用总流的伯努利方程时,两截面之间( )。 A 必须都是急变流 B 必须都是缓变流 C 不能出现急变流 D 可以出现急变流

40、应用动量方程求流体对物体的合力时,进、出口的压强应使用( )。 A 绝对压强 B 相对压强 C 大气压 D 真空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