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 下载本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绪论 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信息加工观点将计算机作为人的心理的模型,企图对人的心理和计算机的行为作出某种统一的解释,发现一般的信息加工原理。

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

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68)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在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相加因素法实验: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使用相加因素法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开窗”实验:能够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够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 出声思考:当个人在进行思维时,让他利用外部言语进行思考,即进行出声思考,使他的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

2.知觉 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自上而下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模式识别当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

模板说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即模板,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这样,模式就得到识别。 由于每个模板都与一定的意义及其他信息相联系,受到识别的模式便得到解释或其他的加工。

原型说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 原型是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比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 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而得到识别。

特征说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即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

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客体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

构型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

3.注意 过滤器模型 布罗德本特(1958) 原理:人的神经系统容量是有限的,当外界大量信息通过神经通道时,由于其超过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的容量,所以需要一个过滤机制,这在信息传递中起了个关卡的作用,使某些信息得到选择和保证,到达皮层中枢作出反应。 衰减模型 特雷斯曼(1960) 原理:信息不仅仅是通过一个通道,而是通过两个通道,但其中一个通道被加强,另一个通道的信号则逐渐减弱,从而难以激活其最低感觉阈限值而不被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觉察识别出。仅有特定的、有特殊意义的由于其阈限值低才能被激活识辨出来。

反应选择模型 原理:刺激信息都可以进入高级分析层次,得到全部知觉,然而,在记忆加工的过程中,注意发挥了作用,表现为对重要的信息作出反应,反之,则不作出反应。 控制性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这种加工是受人有意志地控制的,故称作控制性加工,又可称注意性加工。

自动加工是不受人所控制的加工,无须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予以改变。

4.记忆结构 两种记忆说: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存在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不同的记忆,它们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长时记忆是一个信息库,可以长期贮存大量信息,因而又称为永久记忆。外部信息经过感觉通道先进入短时记忆,它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 两种记忆说的核心是承认在长时记忆以外还存在着短时记忆。 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一个完整的记忆系统不仅包含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且还要包含感觉记忆。 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三个记忆结构加工,每种记忆结构各有其特定的功能;记忆信息所经历的这三个结构的加工也是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或层次。

5.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为7+-2

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短时记忆容量不是以比特或刺激的物理单位如字母、字词等来计算的,而是以组块来计算的。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听觉代码与AVL单元 就记忆系统来说,所谓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则称作代码。

鉴于字母、字词的听觉代码和口语代码都是不同形式的言语代码,因此常将听觉的、口语的、言语的代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

视觉代码:短时记忆可有视觉代码,字母的视觉代码至少存在于短时记忆保持过程的初期,然后才出现字母的听觉代码。而对于大量的非语言材料,视觉代码也许更为重要,因为视觉信息转换为声音,就会丢失一些信息。

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的代码,不带有任何一个感觉道的特性。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范式)为了查明信息是如何从短时记忆中提取的,Sternberg在这个实验中,将识记项目的数量作为唯一的实验变量。他应用1—6个数字,将识记项目的数量分为相应的6种。识记项目得到贮存即成为记忆集。因此,每次试验中的记忆集大小可以不同。需要注意,每次的识记项目也是要更换的,但这不是实验变量。通过系统地改变识记项目数量或记忆集大小,就可掌握被试的反应时随之发生变化的情况,从而了解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内部过程。

平行扫描: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同时进行比较。

系列扫描:测试项目与记忆集中的诸项目一个个地相继进行比较。 从头至尾的扫描是指对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都要顺序检查一遍,看识记项目是否包含在记忆集中。

自我停止的扫描是指在记忆集中检查出所要的项目后即停止比较。 短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干扰而不是记忆痕迹消退。

6.长时记忆 情景记忆是对个人在一定时间发生的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对语词、概念、规则和定律等抽象事物的记忆。

层次网络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概念,不过它们是说明另一些概念的,有关概念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

范畴大小效应:当谓语的范畴变大,判断句子所需的时间也多。

集理论模型:Meyer(1970)提出,在这个模型中,基本的主义单元仍为概念。每个概念都由一集(set)信息或要素来表征。这些信息集可分样例集和属性集或特征集。样例集是指一个概念的一些样例。属性集或特征集是指一个概念的属性或特征。这样来看,语义记忆是由无数的这种信息集所构成的。然而这些信息集或概念之间没有现成的联系。

特征比较模型:由Smith, Shoben和Rips(1974)提出,它认为,概念在长时记忆中是由一集属性或特征来表征的,集理论模型没有对一个概念的诸属性或特征没有按照其重要性加以区分,实际上将它们看成对这个概念是同等重要的。特征比较模型则将一个概念的诸语义特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征分成两类,一类为定义性特征,即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的特征。另一类为特异性特征,它们对定义一个概念并不必要,但也有一定的描述功能。

HAM模型就是“人的联想记忆”模型,Anderson和Bower(1973)提出。也是一种网络模型,但其基本的表征单元是将概念连起来的命题,而不是单个的概念本身。

ELINOR模型,同样是网络模型,由结点和连线组成。结点代表概念、事件等,连线表示两者之间的意义联系。

7.表象 McCollough效应实验:如果在诱导实验中只让被试看两种颜色,而要求他们相应地想象横竖线条,那么应用通常的测试就可以得到McCollough效应。然而,如果在诱导实验中,只让被试看横竖线条,但需表象出两种颜色,那么就不会出现McCollough效应。因而可以说,表象过程是一种中枢过程,它类似高级水平的知觉过程,而不是周边的过程。 心理旋转:Shepard等指出,被试对两个图形作比较进,是在头脑里将一个图形转动到另一个图形的方位上来,然后依据匹配的情况再作出判定。想象的转动或心理旋转成为这类比较

的基础。并且这种旋转的速率是相对稳定的,每秒53。所以两个图形的方位差愈大,心理旋转所需的时间也愈多,表现为反应时是两个图形方位差的线性函数。

心理扫描:Kosslyn及其同事在70年代初开始对表象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他们认为,表象与现实客体的知觉相似。视觉表象中的客体同样也有大小、方位、位置等空间特性,也是可以被扫描的。Kosslyn做的心理扫描实验主要涉及距离效应和大小效应。 表象的功能:表象对知觉的促进作用:当所要识别的字母大小与事先表象出的该字母的大小相一致时,识别所需要的时间要少于大小一致的字母。 表象对学习记忆的作用:Paivio及其同事(1968)作的成对联想实验表明,表象对一些字词的识记也有重要作用。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She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视觉思维具有整体的和类比的性质,而与逻辑思维有明显的区别。Huttenlocher(1968)的研究表明,空间表象在线性三段论推理中起重要作用。

8.概念 概念形成: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假设考验说认为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贮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 同时性扫描:被试可以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的部分属性来形成多个部分假设。他可以记住这几个假设,在依照其中一个假设选取卡片以后,将主试给予的反馈与这几个假设进行对照,看究竟哪一个假设是正确的,以获得有用的信息。

继时性扫描:如果被试现在运用的假设被证实为正确的,就可以继续使用,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再对它进行考验。

空白实验法:基本思想是让被试在主试不给予反馈的条件下,对一系列的刺激作出反应,如果被试能对这些刺激作出系统的反应,那么就可能确定这种反应的基础即假设。 策略类型:通过对成人和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确定三个假设考验的策略:假设检验、维量检验、总体聚焦。

特征表说:主张从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重要特征来说明概念。

原型说:Rosch(1975)指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表征出来的,我们主要是从能最好地说明一个概念的实例来理解该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