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NICU的人员标准 1.人员配备:护士与患儿2.5-3:1;医生与患儿2.5-3:1。NICU
配备固定的高年资医生,设病房主任一名,由新生儿科主任担任;护士长1名固定。 2.医生和护士的素质要求:医师、护士应选择品德、业务、身体各方面素质优秀的人员。医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抢救技术,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准确及时完成急、危、重症的监护、复苏与抢救。护士既要有新生儿临床护理经验和一般护理技能,还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操作和急救护理,熟悉临床监护指标,综合观察病情变化,不机械执行医嘱,有超前的抢救意识。 3.医护人员培训的要求: 进入NICU工作的医生护士,必须经过培训,并在工作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心肺脑复苏、新生儿人工胸外按压方法、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机械呼吸的管理、氧疗。 各种动静脉穿刺技术,换血方法、腰椎穿刺、腹腔穿刺、硬脑膜下穿刺技术等除一般新生儿疾病知识外,着重培训新生儿急救技术与护理。 4.NICU职责分工:(1)NICU主任负责查房、主持医疗工作,包括对所有危重儿主要的决策性治疗,解决病房中的建议、存在的问题及负责行政工作。负责对主治医师、高年资住院医师及青年医师业务理论提高及轮训。定期组织专业讨论及学术讲座。进行科研,加强学科建设。有目的地对出院后高危儿进行随访。(2)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负责指导病房日常工作,指导查房,协助主任查房。每日带领住院医师查房,修改医嘱,帮助住院医师掌握各类危重病人的处理,指导各类操作及监护仪器的使用。带领并指导住院医师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掌握病情变化,对危重、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主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向家属解释病情,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3)住院医师:直接经管病人,负责病历、病程记录书写,观察病情变化,开医嘱,计算热卡液量。在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各类操作。 (4)护士长:配合主任管理NICU工作,负责指导检查全病区日常工作,负责对护士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教育 (5)护士:NICU护士相对固定。随时观察病情,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记录好流程表。除一般护理技能外,掌握各种急救技术,正确使用各种监护仪、呼吸道管理,能熟练进行各种穿刺技术。 三、
NICU消毒隔离要求 NICU是危重病儿集中的地方,极低出生体重儿多,严格执行
消毒隔 离制度尤为重要。 1.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必须无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入室前更衣、戴工作帽、穿专用鞋,认真洗手。操作、护理患儿前后均要求流动水洗手或用速效手消毒剂。 2.空气消毒:常规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紫外线照射。 3.地面用湿吸尘器或湿拖每日2次,床间距应大于1m。 4.仪器设备每日用清水擦拭后用消毒水擦拭,呼吸机、吸痰器管道,湿化瓶等每次使用后均消毒。 5.感染性患儿与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区放置,分类隔离。 四、NICU设备 1、病床采用多功能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2、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提供电、气、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 3、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基本监护。 4、配备足够数量的呼吸机。 5、每床配备复苏呼吸气囊。 6、滴注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应配备,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最少2套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注射泵。 7、心电图机一台。 8、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1-2台。 9、床旁B超、X光、血气分析等检查。 五、NICU
仪器设备保管与维
修 NICU是仪器设备密集的科室,护士长应做好管理工作。 (一)日常管理: 1.建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立仪器设备档案,做到账、物、卡相符,及时记录运转时间、状态和维修内容。 2.定点放置、定人管理,有条件的医院可由专职人员担任。3.新仪器进入科室要制订操作规程,对护士进行培训,告诫有异常时不盲目操作。 (二)消毒保养: 1.仪器工作的环境应通风、电压稳定,避免强光强电磁场干扰及剧烈振动。 2.日常做好清理和清洁,终末按常规消毒后加罩备用。 六、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绝不是一般的运送患儿,应该在转运的同时能对患儿进行急救和监护。出色的转运工作在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上发挥重要作用。NICU的编制应包括有随时出发接送的一名医生和护士。护士负责管理转运所需器械物品和药品。转运完毕及时做好转运记录和交班。 二十一、新生儿
科计算机管理制度 一、严禁非本科室人员使用本科室计算机。 二、未经允许不
得拷贝、删除、修改科室计算机内的信息。 三、未经允许严禁使用各种软盘、光盘等自带工具,防止病毒侵入。 四、严禁在计算机上完各种电脑游戏、聊天等与工作无关的操作。 五、下班后及时关机,定时清除设备灰尘
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 1.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必须更衣、更鞋、戴帽、
戴口罩。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并经常保持手的清洁。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2.本室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传染病原携带检查,阳性菌(毒)者应暂时调离直接接触婴儿的工作岗位,阴转后方可回原工作岗位。 3.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无尘、整齐、布局合理,清污路线分开。每周做大清洁一次,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拖地两次,拖布分开使用、放置。 4.新生儿病室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日空气消毒二次,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C,相对湿度55—65%为宜。 5.新生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规定时间换洗,发现明显污渍时应及时更换。污染衣、被等先浸泡消毒再清洗、晾干、高压灭菌。 6.有医学指征喂养的婴儿,其用具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用具应用煮沸或高压蒸汽消毒灭菌。 7.母婴分离的婴儿实施按需哺乳,鼓励母亲亲自来院哺乳 或提供母乳。指导家属正确采集母乳,收集母乳后标明床号、姓名、采集时间,储存于冰箱内。 8.新生儿所用衣物、面巾须经消毒后方能使用。用后小毛巾应直接放入含消毒液的容器内。使用一次性尿布应放入双层塑 料袋内集中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9.婴儿澡盆一人一盆套。新生儿沐浴室地面及沐浴用品每日进行消毒。水龙头开关、水槽分别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刷洗。 10.新生儿使用热水袋,温度不宜超过50○C,热水袋应加布套,切勿贴近新生儿身体,以防烫伤。 11.听诊器一人一具。心电监护传感器、光纤喉镜、体温表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氧气导管、湿化瓶每周消毒一次,湿化瓶、氧气头罩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备用。 12.新生儿治疗室桌面、暖箱、光疗箱内外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婴儿出光疗箱、暖箱后及时进行终末处理。 13.消毒瓶每周更换二次,清洁后高压灭菌。所有浸泡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每日测试消毒液浓度,不够者及时添加消毒片。 14.新生儿的手圈、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姓名(或母亲姓名)、床号、住院号、新生儿性别,以便识别。 15.严密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有异常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置,不得延误。 16.每次交班除书面报告外,要做口头交班、巡视婴儿逐一交班。重危婴儿应将特殊病情变化记录在护理观察记录单上。一切用品应整理齐备交给下一班。 17.凡新生儿腹泻、严重新生儿脓泡疮、化脓性脑膜炎禁止进入新生儿病室。本室新生儿在住院期间发现有腹泻、脓疮等传染性疾病者,立即隔离,及时转出新生儿病室,并立即对新生儿病室进行消毒处理。 18.新生儿病室内物品不得外借,器械、药品应固定专用。贵重仪器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并有使用记录。 19.新生儿出院时应仔细做好核对工作,沐浴更衣后方可出院。出院病床单元做终末大消毒。 20.每月对新生儿病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液采样作细菌总数及沙门氏菌的监测。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新生儿病房各种规章制度 新生儿保暖制度 1.刚出生的新生儿立
即采取保暖措施,加强保暖护理,选用新棉花和柔软舒适的棉布制作的衣被,以保证良好的保暖性。 2.根据体重、胎龄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室温要维持在24~26℃, 晨间护理时应达到28℃以上, 湿度 55%~65%。对患者常规测体温 1 次/4h, 3包裹新生儿时不要太紧,以免影响新生儿的四肢活动,不利于产热,反而使散热加快. 4.早产儿、病情危重、反应差、温偏低或不升者入暖箱保暖, 5.根据体重、胎龄、反应调节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不要随意打开箱盖或抱出婴儿,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喂奶,换尿布等均应在箱内完成,动作要迅速,以防止失散热, 6.有书面的新生儿保暖制度,每个护士上岗前都必需接受岗前培训. 新生儿床头交接班指引 1、身份识别:手镯床号、姓名、性别、字迹清晰、宽紧适宜,与床头卡、床号牌一致; 2、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神志、反应、哭声、肌张力; 3、面色:是否红润、青紫、发绀、黄染,全身皮肤是否完好; 4、管道交接:是否通畅和正确(胃管深度有标识、输液管、液速,记录剩余液量,氧管、氧流量与医嘱是否相符; 5、喂奶情况:包括奶的浓度、量、吸吮力、鼻饲患儿残奶情况; 6、脐带残端是否已脱,是否渗液; 7、大小便情况; 8、用温箱或蓝光箱的病儿,要检查光疗箱内温度计温度和光疗箱本身所设定的温度是否相符; 9、针对病儿不同疾病的病情交接(如黄疸的病儿要交皮肤黄染的深度,光疗后黄染是否减轻) 正确使用气囊面罩吸
氧指引 1、有正确新生儿气囊面罩给氧的操作流程。 2、准确评估肺气漏发生高风险
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部感染,肺部肿物,肺不张,肺发育不全,肺透明膜病,慢性肺部疾病) 3、正确选择新生儿适用的气囊容量:240ML。 4、正确选择面罩型号。 5、选择具有减压阀的气囊,使用前需锁上减压阀以检查气囊密闭性,然后打开查看减压阀是否正常。使用前需确保减压阀处于开启状态。 6、正确控制气囊面罩给氧的压力:新生儿呼吸容积的潮气量为6-8ml/kg,首次呼吸所需压力为此30-40cmH2o,以后为20cmH2o。用拇指食指按压气囊,压力约为15-20cmH2o,再加一指按压,压力递增5cmH2o。 7、正确控制气囊面罩给氧的频率:40-60次/分。气囊面罩专人管理,定期检测,确保随时可以使用。 早
产儿安全用氧指引1、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
中毒。 2、严格掌握氧疗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85%者,应给予吸氧。治疗的目标是维持pao250~80mmHg,或TcSo2 90%~95%。 3、最好使用空气与氧气混合的气源。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调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4、连续吸入氧浓度(Fio2)60%者,不宜超过小时,80%者,不宜超过12小时;纯氧不宜超过4~6小时,以免发生氧中毒。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找病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 5、在氧疗过程中,密切监测Fio2、pao2或TcSo2。使用头氧、温箱给氧时,必须使用氧浓度定仪进行监测,探头放于早产儿鼻子附近,而非氧气主流出道处。 6、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 7、凡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时进行眼科ROP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8、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具备相应的监测条件,如氧浓度测定仪,血气分析仪或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仪等,如不具备氧疗监测条件,应转到具备条件的医院治疗。
预防静脉药物外渗安全指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