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李佩文 王健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5年第05期
摘要: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人通过劳动实现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进而满足生存繁衍的需求;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了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代谢,成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本源。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
21世纪以来,全球生态危机不断加剧,从生态哲学的视域系统挖掘和审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为人类生态危机的解决寻找良策,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在当今时代体现出巨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一)自然对人的先在性思想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自然界优先于人类存在,并且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它是物质世界天然就有的,而不是人类所创造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的自然界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既相辅相成,又统为一体。人类存在于自然界,无法脱离对自然界固有的倚赖,同时,人类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分化的产物。并且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人是有天赋、才能和欲望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1],这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与自然界其它存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不过这都是第二性的,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即使人的精神意志再坚定,理性再深邃,能动性再强大,自然界相对于人类都是先在的,是不依赖于人并且存在于人之外的“先在”。
(二)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是联结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2]。人类必然要把自然界作为劳动的对象,通过劳动实现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进而满足人类自身生存的需求。换句话说,人与自然之间通过劳动获得物质变换,就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按照对自己都有用的方式来改变自然界现有的物质形态” [2]。马克思谈到:“联合协作的生产者,即社会化的人,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将其置于他们的共同操控之下,而不是让其成为冲动的力量来统领自己”[3]。也就是说,人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自觉调整和控制来实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良性循环,而且还能按照自然客体的规律和属性,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目的、思想以及观念来进行生产活动。 (三)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思想
马克思认为自然循环中的重要一环,是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人们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废弃物,则通过固有的物质代谢过程以解体的形式归还于自然界。但是,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是掠夺劳动力和土地技能的进步;在特定时间段提高土地产能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产能持久根源的进步 [4]。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大量对人体有害而短期内又难以被自然界物质代谢而解体的废弃物排给了自然界。马克思1868 年在致恩格斯的信中也明确提到: “耕作起初是有益的,但是由于滥砍滥伐等,终使土地荒芜。”[5]因此,资本增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竞争压力,使“盲目的掠夺欲”弥漫于资本主义生产者的大脑中。而在盲目掠夺自然资源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必然导致现有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也必然激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指导 (一)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已明确,人们身边的感性世界“是工业、社会状况和历史的产物,是人类世代活动的结果,其每一代都屹立于前一代所处的根基上,进而发展前一代的人类活动” [6]。这启示我们: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公平,其结果将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客观条件下,我们仍需借助资本的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但发展的过程中不能陷入“资本的逻辑”,即只为了资本增值而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要通过科学的制度建设保证全体公民共享改革发展的劳动硕果。其二,把建设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要求。人类的发展以自然界物质条件为基础,并与整个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基于当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其在给人类带来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追求。而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就在于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间的真正谐调,最终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平衡。 (二)强化全民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本体论上,人起源于自然界,孕育于大自然母亲的襁褓中,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属于自然界,并且存在于自然界,人对自然界具有根本的依赖性。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它可以唤起人们的生态理性,有助于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为指导,还能够使人们深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地位,强化社会成员的生态环境意识,增强人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第一,要改变人类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服自然的传统观念,树立生态道德价值观;第二,在大力倡导公民低碳环保、培养绿色生活习惯的同时,鼓励公司企业研发绿色产品,加快全民绿色产业链的步伐;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生态保护为导向,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技术价值取向。 (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在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复杂纷繁的矛盾中,马克思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这里的“人同自然的和解”指的就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也就是如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而“人同本身的和解”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的问题。因此,要达到这种和解,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强化的措施包括:明确党和政府的生态职责,加强生态执法、生态立法,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建立和保障不同地区和群体的人在自然资源中享有分配、占据和使用上的关系协调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合理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而从国际视野来看,还需要积极倡导全球民主和资源公平,坚持生态问题上权利和义务的相统一,克服并改变资本逻辑、强权逻辑主导全球范围内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通过变革资本主义中全球权力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坚持和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权、环境权的前提下,处理好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在生态资源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矛盾。
综上可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南。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批判,指出只有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统一。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强化全民生态意识,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 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程平.马克思恩格斯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2. [4]王睿.马克思的环境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13(01).
[5]吴宏亮.生态文明理论形成的历史观基础——马恩生态社会发展思想探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