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抗旱工作调研 下载本文

牡丹区抗旱工作调研

一、抗旱水源及工程情况 1、水资源状况

牡丹区水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客水和再生水分组成 ①地表水水资源量

地表水可利用量,主要靠河道节制闸拦蓄和坑塘滞蓄。在不造成涝灾的情况下,拦蓄降水径流量1372.3万立方米,供水能力为961万m,境内年均坑塘面积2.88万亩,通过治理,坑塘蓄水量2118.6万m,供水能力为1271万m,境内河道蓄水和坑塘蓄水,全区地表水水资源量为2232万m。

②客水资源量

黄河水利委员会分配给刘庄引黄灌区的引黄水量为 14000万m;东明谢寨引黄闸年供给2000万m。

全区客水资源量18232万m。 ③地下水水资源量

按照地下水采补平衡的原则计算,地下浅层淡水静贮量(6-60米)为316960万m。地下浅层淡水资源综合补给量,年均为22305万m。全区地下水水资源量为17844 万m。

④再生水水资源量

随着全区污水治理力度加大以及再生水配套设施的完善,目前全区再生水水资源量可达到2920万m。

⑤综合以上四项,全区全区水资源量38966万m。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剧增,水污染严重。目前区内所有河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河道污染导致沿河两岸地下水水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2、抗旱工程及及可用水量情况

⑴、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①河道拦蓄水。2010年,牡丹区境内现有主要河道节制闸28座,一次拦蓄降水径流可利用量960.7万m。河道拦蓄的降水径流主要用于农田灌溉。

②坑塘蓄水。主要用于养鱼、植藕和农田灌溉。2000年,牡丹区有蓄水坑塘1.90万亩,坑塘蓄水年均可利用量1840万m。利用坑塘发展养殖面积3.11万亩(黄河水补给),养殖产品产量达9000余吨,产值5159万元。2010年,牡丹区有蓄水坑塘面积2.06万亩,坑塘蓄水可利用量2000万m,坑塘养殖面积3.06万亩,养殖产品产量9710吨,产值9966万元。

⑵、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地下水的开发,主要依赖机电井提取地下水。1986年,牡丹区共有机电井4959眼,其中浅机电井4893眼,深机电井66眼,发展井灌面积22.47万亩。2010年,牡丹区机电井达到9535眼,其中浅机电井9400眼(包括农用井9179眼),深机电井135眼(包括:农用井6眼,自来水公司13眼,

3

3

3

城区自备井99眼,乡村人畜饮水井5眼,乡镇工业井12眼);共开采地下水18510.6万m,其中浅层水15950.6万m,深层水2560.0万m。除利用地下水灌溉农田35.46万亩外,全部用于城乡居民生活、工业、畜牧业、城市环保等公共事业。

⑶、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986-2007年,刘庄引黄闸共引黄河水649035万m (其中淤改用水53990万m,灌溉用水515045万m)。年均灌溉用水23411万m。黄河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和水产养殖。引黄灌溉面积由1986年的69.17万亩发展到1998年的77.49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69%。其中发展水稻面积5.91万亩(1999年,水稻面积高达9.26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3.06万亩。从1999年开始,黄委限量引用黄河水,引黄灌溉面积逐年减少。2010年,共引用黄河水20610万m,其中刘庄引黄闸引水18610万m,谢寨引黄闸供水2000万m。引黄灌溉面积减少到69.68万亩,占全区总灌溉面积的66%。水稻面积减少到4.9万亩。水产养殖面积3.06万亩。

建国以来,牡丹区水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共整治主要河道30条,长419.23km。修建刘庄引黄工程、引黄续建配套工程,引黄能力 80 m/s。共建扬水站122 处,修建水利建筑物11672 座;打机井9535 眼;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59 km。为解决城区地下水源不足的问题,2000年经国家计委批准,于城西兴建城市供水平原水库一处,设计

2

3

3

3

3

3

3

3

3

3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