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重点园区投资指南2015 下载本文

东临乌龙江,大樟溪贯穿其间,灵山秀水、风景如画,可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灵感和创业激情。园区毗邻福州大学城,得天独厚的高校科研和人才优势,为推动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实现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福州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省会中心城市。主体园区由海西园和“两园”组成:海西园定位以高端研发、科技孵化和总部经济为主体,规划面积12.35平方公里;“两园”定位为高新技术辐射区域,以生物医药和机电、光电等生产性项目为主,规划面积12.87平方公里。海西园与“两园”功能布局合理,互为犄角,为实现福州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海西首个、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打下坚实基础。

四、规划理念新颖

高新区创新性地引进造“城”的先进理念,以产城融合发展为指导思想,以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科技新城为发展目标,委托国际顶级设计事务所对园区进行城市设计,同时委托国内知名咨询机构编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全方位描绘高新区未来的城市形态和发展蓝图。当前,高新区正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要求打造园区功能和城市空间形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江、溪、湖的自然坏境优势,打造现代化的生态园区;突出产城融合,通过集中打造酒店、公寓、学校、医院、文体中心、商业金融等大型高端公共服务设施, 提高服务配套水平与城市生活品位,推动产业、科技、人文、生态、城市的全面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创新、创意、创业相互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21世纪发展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五、产业特色鲜明

福州高新区在产业规划上坚持打造成科技创新型、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先进高新产业为先导,以科技研发与创意产业为核心,以总部经济为重点,形成了光电显示、电子信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加快发展。相继被列入国家(福州)显示器件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福州基地等。同时,充分发挥与台湾得天独厚的“五缘”优势,努力建设海峡两岸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对接合作的“先行

6

区”;借助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和海西引智试验区设立的有利条件,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完善的新兴产业和龙头企业。

六、政策保障有力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海西经济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省、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在海西产业园集聚。入驻福州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将在项目用地、企业上市、人才引进、财政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重大领军项目以及央属企业和台资重点项目入驻实行“一事一议”的特别优惠政策。同时,积极主动对接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优惠政策辐射。

七、服务争创一流

福州高新区对入驻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的免费代办制,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优质便捷服务,对每一家企业,明确一名领导干部作为联系对象,为企业提供项目建设、生产、金融服务保障、人才及劳务资源保障、政策解释等服务,全力为投资者创造方便条件,打造投资洼地。同时,工商、税务、国土、环保、消防等部门在福州高新区均成立分支机构,为企业入驻提供极大的便利。

八、创新要素集聚

福州高新区正加快打造科技、金融、人才、公共服务、中介服务平台,形成高端要素集聚优势。通过规划建设创业大厦、创新园、海外留学生创业园、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高校产业园、飞地产业园、国际孵化器、榕商回归产业园等一批产业载体,为吸引和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以“联合创新孵化创新”为重点,加强与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打造科技平台,大力提升联合创新能力;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为平台,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高校产业园、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形成多层次创新孵化体系;以“项目+资本”为突破,加快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以加快引进新兴产业领域领军人才和国内外一流创新团队为目标,打造人才平台。

7

九、环境宜居宜业

福州高新区海西产业园等核心园区依山傍水,与自然和谐交融,周边拥有十八重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樟溪沿线和五虎山等旅游资源,乌龙江水自东侧奔腾而过,南港河缠绕其间,灵山秀水、风景如画,可以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业灵感和创新激情;园区内的水、电、路、气、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酒店、公寓、学校、医院、文体中心、商业金融等大型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正在加快实施,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宜居宜业的首善之区。

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福州高新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现代服务业和科技金融的发展,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和创业文化建设,推进园区和谐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使福州高新区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新兴产业和重大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和承接地,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以更大的创新能力服务于省会中心城市建设。

十、招商重点

新型平板显示工程、高性能集成电路工程、物联网和云计算工程、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大型精密仪器开发与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海洋生物制药、电子核心基础产业、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心、卫星及应用产业、冷链物流、健康食品、文化创意产业、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

十一、联系方式 电话:0591-83772205

网址:http://www.fzhitech.com/

8

福州台商投资区

一、简介

福州台商投资区于2012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准扩区(国办函【2012】21号),扩区后总面积为13.26平方公里,涵盖马尾片区、连江大官坂片区、罗源松山片区三个园区。已入驻34家企业,福州台商投资区依托罗源湾深水外港,可全天候靠泊30万吨轮船,是大陆距台湾基隆港最近最大的深水港,是福建省二类通商口岸,并开通了直通香港、日本、新加坡等航线。沈海高速复线开通后,福州台商投资区到福州市区仅30分钟车程。温福铁路在园区内设站,形成了海运、铁路、高速公路三者立体化的便捷交通运输网络。

台商投资区拟先行启动松山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前期各项规划、勘测、设计等工作,近期已开始海域滩涂回填造地,动建标准厂房17万平米,2014年可供地约1000亩。松山片区位于罗源湾北岸,西临温福铁路、沈海高速公路,东靠沈海高速复线和201省道。罗源湾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与台湾马祖隔海相望,是福建省六大天然深水良港之一,为福州深水外港、一类通商口岸。罗源县所辖北岸港区港口码头岸线长11.7公里,可建设码头泊位45个,划分6个码头作业区,可建设20-30万吨以上大型码头,现已建成的将军帽深水码头为15万吨级散货码头,设计吞吐量800万吨,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吨位的散货码头。松山片区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58公里,福州市区50公里,距宁德市25公里、温州200公里。2014年沈海复线通车后,从松山片区到福州市区仅40分钟。

松山片区周边集聚了宝钢德盛、海峡西岸软包装、恒久专用车等龙头企业,具备了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升级的能力。松山片区将建设成为台资企业聚集,以不锈钢精深加工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模具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现代产业园区。

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后,除继续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外,积极争取辐射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承接台湾产业转移。

9

二、规划布局和发展定位

福州台商投资区于2013年1月18日成立管委会机构,并于近期完成了扩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和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福州台商投资区产业规划》已委托相关机构编制。福州台商投资区分四个区块:区块一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片区(原福州台商投资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区块二为环罗源湾南岸大官坂片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区块三为环罗源湾北岸松山A片区,规划面积3.38平方公里。区块四为环罗源湾北岸松山B片区,规划面积2.08平方公里。扩区后的福州台商投资区将积极融入闽江口发展区,充分发挥对台优势,加快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转移。根据规划,福州台商投资区工业总产值,到2015年将达250亿元,到2020年将达500亿元。

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区域分属连江、罗源两地,也是连江可门新城及罗源松山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江大官坂片区主要发展机械装备、金属加工和高新技术,未来将逐步形成三大产业区:机械制造产业区,以金属加工、冶金等产业为主的金属加工产业区,以高新、环保、生产性服务产业为主的高新研发产业区。

罗源松山片区主要规划建设高新、环保产业区,未来以发展高新、环保及生产性服务产业为主,还规划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和轻工食品加工等。未来松山片区将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区、新材料产业区,以及以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为主的现代产业区。

福州台商投资区将依托罗源湾深水良港区位优势及区内宝钢德盛镍业、亿鑫钢铁等现有的产业优势,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重点发展金属加工、装备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依托福州市区“退二进三”产业转移战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高新研发、生产性服务等产业,形成港口经济产业集群效应,构筑福州两岸产业合作重要基地,培育福州经济新增长点。

三、招商优惠政策

(一)对入驻台商投资区台资企业,按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下浮30%-50%作为底价招拍挂出让土地使用权,但出让价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