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作业:第三章 本章复习课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8.B [

??

2Na2O2+2H2O===4NaOH+O2↑?

2H2+O2=====2H2O

点燃

两式合并,得H2+Na2O2===2NaOH;同理,可以得出CO+Na2O2===Na2CO3,故选B。]

--

9.(1)Al2O3 (2)(NH4)2SO4、K2SO4 (3)AlO2+CO2+2H2O===Al(OH)3↓+HCO3

解析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一般活泼金属元素的性质有差异之处,如Al2O3可溶于NaOH溶液,Fe2O3不能;KAl(SO4)2是一种复盐,可溶于水,完全电离,加入氨水可生成Al(OH)3沉淀,Al(OH)3在强碱溶液中溶解,而在氨水中不溶解。本题可用下列反应方程式描述从A开始的一系列变化:

++Al3+3NH3·H2O===Al(OH)3↓+3NH4, 2Al(OH)3△,Al2O3+3H2O,

--

Al2O3+2OH===2AlO2+H2O,

--

AlO2+CO2+2H2O===Al(OH)3↓+HCO3。

+--++

10.(1)Al Fe(或铝 铁) (2)Al3+4OH===AlO2+2H2O Fe(OH)3+3H===Fe3+3H2O

解析 据框图中的物质的颜色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合金中一定含有Fe;由C→E的转化可知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可溶于过量NaOH溶液,再加入HCl又重新生成沉淀,可知另一种金属为Al。

11.(1)ABD (2)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黄豆大小的钠粒,并将多余的钠放回试剂瓶中 (3)用带有一些小孔的铝箔把钠包好,再用镊子夹住 (4)0.034 5 g或34.5 mg

解析 (1)Na与水发生反应消耗溶剂水,故溶液中会析出Ca(OH)2固体,但是Na无法置换出Ca单质,故C不正确。

(2)因Na需要保存在煤油中,故从试剂中取出钠后需先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再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切割钠时,钠块不能太大,剩余的钠要立即放回原瓶。

(3)因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会使钠熔化,故无法用镊子夹持住反应中的钠,可以用铝箔先包好钠。

(4)排出水的体积即为反应产生H2的体积,根据方程式2Na+2H2O===2NaOH+H2↑即可求出Na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