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综合指标

1、某企业2006年产值超计划完成8%,比上年增长12%,试问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长多少?

又该企业甲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230元的水平上降低15元,实际上比上年降低了8%,试计算甲产品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

1?12%?108%

1?x%

x%?

1?12%?1?3.7%

108%2、某公司所属三个工厂的产值资料如下: 工 厂 甲 乙 丙 合计

3、某工业局下属20个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按劳动生产率 分组(元/人) 5000—6000 6000—7000 7000—8000 8000—9000 9000—10000 合 计 企业数(个) 5 6 3 4 2 20 各组产值 组中值 (万元) 110 195 225 340 190 1060 5500 6500 7500 8500 9500 200 300 300 400 200 1400 本年计划 产 值 (万元) (1) 105 160 235 500 比 重(%) (2) 21 32 47 100 本年实际 产 值 (万元) (3) 112 160 225.6 497.6 计划完成 程 度(%) (4) 106.7 100 96 99.5 上年实际 产 值 (万元) (5) 92 130 200 422 本年是 上年的 % (6) 121.7 123.1 112.8 117.9 要求计算表中空格数字,并直接填入表中。

要求:1.计算该工业局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2.计算该工业局平均每个企业的产值。

该工业局的平均劳动生产率=10600000÷1400=7571.4(元/人)

该工业局平均每个企业的产值=1060÷20=53(万元/人)

5、某市招收各类职业人员资料如下: 男性 技工 教师 医生 合计 报考人数 350 200 50 600 录用率(%) 20 25 6 - 女性 报考人数 50 150 300 500 录用率(%) 40 30 8 - 录用人数 男(人) 70 50 3 123 女(人) 20 45 24 89 试分别计算男、女职业人员的总录用率,并比较两组说明各组和总录用率高低不同的原因。

男的总录用率=123÷600=20.5%

女的总录用率=89÷500=17.8%

6、某厂三个分厂同时生产甲产品,第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一分厂实际产量为500件,刚好完成计划;二分厂实际产量为900件,仅完成计划的90%;三分厂实际产量为1160件,超额完成计划16%。另外,一分厂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分厂单位成本为16元/件,三分厂单位成本为17元/件。所以全厂超额2%完成甲产品产量计划,即(0+16%-10%)/3=2%;全厂甲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为17元/件,即(18+16+17)/3=17元/件。

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应该如何计算?

全厂计划完成率=

全厂平均单位成本=

500?900?11602560??102.4%

500?900/90%?1160/116%00500?18?900?16?1160?1743120??16.8(元)

500?900?11602560

7、2006年某月份A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等级 3 2 1 合计 价格 (元/斤) 1.2 1.4 1.5 —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1.2 2.8 1.5 5.5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2 1 1 4 甲市场 乙市场成交量 成交额 1 2 1 4 2.4 1.4 1.5 5.3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甲市场平均价格=5.5÷4=1.375(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5.3÷4=1.325(元/斤)

8、已知某企业资料如下: 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合计 实际产值产值计划完成百(万元) 分比组中值(%) 68 57 126 184 435 85 95 105 115 计划产值(万元) 80 60 120 160 420 试计算该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435÷420=103.6%

9、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 (件) 15 25 35 45 合计 工人数 (人) 15 38 34 13 100 产量 (件) 225 950 1190 585 2950 X-x 14.5 4.5 5.5 15.5 (X-x) 2(X-x)f 2210.25 20.25 30.25 240.25 3153.75 769.5 1028.5 3123.25 8075 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2950÷100=29.5(件) 乙组每个工人日产量的标准差=8075?100=9

10、甲、乙两个村的粮食生产情况如下: 按耕地自然条件分组 甲 村 平均亩产粮食产量播种面积 平均亩产(公斤) (公斤) (亩) (公斤) 100 150 400 25000 150000 500000 675000 250 1000 1250 2500 150 200 450 乙 村 播种面积(亩) 1250 500 750 2500 亩产 山地 丘岭地 平原地 合计 187500 100000 337500 625000 试分别计算甲、乙两个村的平均亩产,并加以比较哪个村经营工作作得好?

甲村的平均亩产=675000÷2500=270(公斤)

乙村的平均亩产=625000÷2500=250(公斤)

时间数列分析

1、某企业资料如下: 指 标 总产值(万元) 月初工人数(人) 劳动生产率(元/人) 1月 364 800 4666.7 2月 416 760 4952 3月 440 920 4888 4月 400 880 要求:(1)编制第一季度各月劳动生产率的动态数列; (2)计算第一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3)计算第一季度的劳动生产率

(2)计算第一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14524÷3=4841(元/人) (3)计算第一季度的劳动生产率=1220÷840=14524(元/人)

2、某零售商店2006年上半年的零售额与库存额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零售额 月初库存额 1月 10 6 2月 14 8 3月 12 6 4月 16 10 5月 18 7 6月 20 9 7月 10 试计算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上半年的周转次数。 第一季度库存额=(8+8+6)÷3=7.3(万元) 第二季度库存额=(10+7+9)÷3=8.7(万元) 上半年库存额=(7.3+8.7)=8

第一季度商品流转次数=(10+14+12)÷7.3=4.9(次) 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16+18+20)÷8.7=6.2(次)

上半年的周转次数=(10+14+12+16+18+20)÷8=11.25(次) 3、某企业第二季度有关资料如下: 月 份 计划产量(件) 实际产量(件) 月初工人数(人) 4月 105 105 50 5月 105 110 50 6月 110 115 52 7月 112 120 46

试计算:(1)第二季度平均实际月产量;

(2)第二季度平均人数;

(3)第二季度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4)第二季度平均每人月产量和季产量。

(1)第二季度平均实际月产量=110(件)

(2)第二季度平均人数=(48+50+52)÷3=50(人)

(3)第二季度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程度=330÷320=103.125% (4)第二季度平均每人月产量=110÷50=2.2(件)

第二季度平均每人季产量=330÷50=6.6(件)

4、某化工厂计划执行情况如下: 指 标 计划完成程度(%) 计划产值(万元) 一季度 108 50 二季度 120 65 三季度 125 80 四季度 105 80 试计算全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全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1.08×50+1.2×65+1.25×80+1.05×80)÷275=114.9%

5、某自行车厂历年产量统计资料如下: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产量 (万辆) 100 105 105 110 132 144 138 增长量 (万辆) 逐期 5 0 5 22 12 -6 累积 5 5 10 32 44 38 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环比 105 100 105 120 109 96 定基 105 105 110 132 144 138 环比 5 0 5 20 9 -4 定基 5 5 10 32 44 38 增长1%的绝对值(万辆) 要求:(1)试根据动态分析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表中所缺指标;

(2)试计算1997-2002年间的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量=6.3

平均发展速度=105.5% 平均增长速度=5.5%

8、某地区1984年国民收入总额为18亿元,1985-1987年国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是2%,1988-1989年国民收入平均发展速度是107%,1990年国民收入比1989年增长6%,要求:(1)计算1985-1990年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2)1990年国民收入总额。

9、某煤矿1990年煤炭产量为25万吨。

(1)规定“八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4%,以后每年平均增长5%,问到2005年煤炭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