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三 - 图文 下载本文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对象 活动内容 活动准备 准备欣赏作品若干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明暗表现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提高学生明暗表现的能力。 B.培养学生明暗表现的实际运用能力。 活动目标 (3)发展目标: A.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B.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画正方体)——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明暗简化练习)——情感升华(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 互动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会自觉地排除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悦的享受。当上课铃响时放一些优美的风景图片和音乐,这时学生满腔激情,仔细观察,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艺术家们采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方法来塑造形体、表达情感的。然后分组采用不同方法用明暗表现一个石膏正方体。让学生注意画面的光影变化规律及透视现象规律是怎样的,学生认真观察后进行讨论,组内交换意见后分别用不同方法画出石膏正方体。4、将我所学,为我所用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把所学知识综合的创造运用是我们的目的,最后,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根据风景画图片,尝试运用单色画具,使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进行再创造。 5、归纳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6、板书设计 : 美术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时间 九月 地点 美术室 光影的交响 活 动 过 程 1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对象 美术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时间 十月 地点 美术室 活动内容 毛笔字一 活动准备 视频展台、录音机 1、使学生掌握口字旁、日字旁、月字旁、提手旁、木字旁、禾字旁及12个单字的书写要领。 活动目标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 3、在书写训练中进行爱学习的教育。 一、复习旧知,导入 新课 指名上台书写: 体 行 凉 消 地 珠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课。(板书课题) 二、教学口字旁 1、指名读口字旁书写分析。 2、指名上台书写,并讲解要领。 3、生关上书,在草稿本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 4、生完成练习。 5、生默读“唱”和“鸣”的书写分析,边读边用手比划,要求要把字“印”在脑中。 活 6、指名上台书写,其他学生在草稿本完成书写。 动 7、对比找问题,然后在书上完成练习。 8、总结学法:先读帖,后练习,再对比,最后巩固。 过 三、自学其他偏旁的书写 1、生按刚才的方法自学其余字的书写。 程 2、生练习时,师放音乐,巡视辅导。 3、生进行行款练习时,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还要把练习内容搞清楚是什么意思,不要写完一个字再去看下一 字怎么写,要一气呵成。 四、作品展示 选择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师指出作品中的优缺点。 五、教学总结 附:板书设计

2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对象 美术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时间 十月 地点 美术室 活动内容 毛笔字二 教具和学生用品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范画若干张、直尺、图钉 (2)学生准备画纸一张,铅笔、直尺、圆规、颜料、 画笔、调色盘、盛水瓶、水。 1.学习美术字知识,汉字的结构,笔画与书写方法。 活动目标 2.学习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并进行书写练习。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 (2)讲述上一课的作业 情况 (二)内容展开的线索: (1)切入课题:同学们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初中一年级。对于汉字,可以说已经掌握的不错了, 个别同学还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甚至能写漂亮的粉笔字而在班级出黑板报时大显身手。但这些黑板报的标题,却不尽如人意。这原因何在呢?(组织学生讨论二到三分钟)(总结)。主要是你们还没有掌握这种技巧,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技巧──美术字。 (2)什么叫做美术字: 美术字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实用字体,字体整齐、 醒目、美观、易认,是开展宣传、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 如横幅标语、黑板报、墙报、会场布置、展览会, 以及商品包装和装潢,各类广告、报刊杂志和书籍的装帖上等都离不开美术字。 活 (3)美术字体特点(以泳字为例、出示不同字体的范画) 1. 老宋体:端庄大方、笔划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划收笔有顿角,笔划转折时顿角动 明显。 2. 仿宋体:挺直、秀丽,笔划横直较细,起笔,收笔都有明显的顿迹 过 3. 黑体: 笔划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程 (4)美术字写法 1. 打格:根据应用场合的需要,确定字的大小和形状。 一般学生容易忽视打格子,因此,此步骤应强调。 2. 布局:美术字的布局首先要了解字体的组织结构和基本笔画的特点。 汉字的组合结构有单独结构,如“民”等;有左右结构,如“行”等;有左中右结构,如“做”等;有上下结构,如“春”等;有上中下结构,如“草”等;有里外封闭结构,如“国”等;有里外半封闭结构,如“区”等,还有“品”字形组合的,如“森”等。 布局时应根据每个字的组合结构,划分各部分的比例。 3. 定骨架:用单线划出字形,用笔要轻,笔迹宜淡。 4. 双勾字形:笔画要统一,按骨架的位置画出笔画。 5. 填色:按需选择颜色,填色一般先画轮廓,再在中间填色。 3.说明: (1)美术字与书法的区别: 书法讲究的是一气呵成,疏其排列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章法,字形可大小穿插,字距可插密排列。而美术字则更讲究笔划的规范,字形和字距的统一。

3

(2)美术字的主笔要平稳、结实、次笔要互相穿插, 灵活变化,随机应变,要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3)由于人的错觉,美术字应实边缩进,虚边延伸, 教师演示(“国”、“人”两字),一、两字都写满格,二、根据实边缩进,虚边延伸的原则来写,让学生进行比较。 (4)由于人有上紧下松的视觉习惯, 因此美术字也应写成上紧下松,才会给人视觉心理上有种平衡与稳定感。 在讲解此规律前先做实验,在黑板上画一方形,让一学生上来用目测指出中点,再用对角线画出中点,看其误差如何,一般说目测中点应比实际中点稍偏上。再以两个“木”字为例(演示一“木”上紧下松,一“木”笔划偏下),结合人体的比例,说明上紧下松的重要性。 (5)美术字的重心要稳定,要给人在视觉心理上的平衡, (6)写美术字时,还需注意一些特殊的字. 如“曰”与“日”,要有区别,不要让人分不清到底是“曰”还是“日”。 4.作业 设计 临写黑体“学习园地”四字 针对学生难以掌握结构,把每个格子打成“田”字形,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结构,此方法是解决难点的根本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写好美术字,避免学生因写不好美术字而失去兴趣。由于本课内容较多,作业 可课后完成。(见图2) 5.板书设计 (略) 6.教具和学生用品: (1)教师准备范画若干张,直尺、图钉。 (2)学生准备画纸一张,铅笔、直尺圆规。 第 二 课 时 1.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 (2)讲述上一课的作业 情况 2.内容展开的线索: (1)变体美术字是在宋体字、 黑体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变化的字体,其变化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粗细求得变化(演示,见图1);或者改变笔画的形状求得变化(见课本图例“光荣榜”)。笔画的形状变化大致有尖、圆、方和曲线等几中。 b、字形变化:这是改变字体的外形,可以写成长、扁、圆、梯形、菱形等(演示,见图3)。 c、结构变化:有意识地将某些笔画进行夸大、缩小、移位来求得新颖的效果(见课本图例“简讯”、“运动会”)。 d、象形:根据某些事物的实际形象来装饰相对应的字体。(演示,见图4) e、立体:利用透视画出字的三维空间感(见图5) (2)变体美术字的作用: 变体美术字更能吸引人,其生动性和趣味性很强,装饰效果很好,有些美术字本身就是一幅图案。 3.说明: (1)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并不是一个死板的公式, 而是可以灵活应用的,有些方法可以结合起来, 比如一个立体的美 术字还可以进行笔画、字形或结构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写好美术字。 (2)在讲解变化的方法时,为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或让学生

4

自己进行联想,如冷饮店的“冰”字(见图4)。 4.作业 设计 临写“冰”字(图4),要求自己上色 5.板书设计 :(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