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示范特色专业及基地建设典型案例 下载本文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示范特色专业及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典型案例 一、 实施背景

“十三五”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国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卓越成效的重要时期。从国际看,受欧美等成熟市场消费规模的集聚下降影响,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显著下降,但中国仍然保持电子信息产业总量规模世界第一,在计算机、彩电、手机及通信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产量优势继续保持,在智能手机、5G通信、高清电视等高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的自主研发能力改变了世界市场格局;从国内看,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工业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电子信息产业在推动自身高端化、国际化、集群化、品牌化的同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高端集成电路、柔性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挥通用型技术优势,着力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催生了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蓬勃发展,为产业未来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可以说,在可预见的五到十年里电子信息产业将始终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行业前景非常可观。

桂林是广西的东北部,依托当地的旅游产业和电子信息、机械制

造、食品加工、医疗器械、汽车等产业蓬勃发展,相应地带动了电子电器行业的快速发展,且智能电子产品已经普遍进入了老百姓的家庭,每户家庭、每个单位都拥有数种乃至数十种电子电器。因此我市电子电器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遍地开花,销售量急剧增加。从业人员需求

量供不应求,以我市现有的高技能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些产业结构特色与旺盛的人才需求,为我院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主要目标

(一)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总体目标

1、服务于我区的信息化、现代化技工院校建设目标。

学校“打造广西领先的信息化、现代化技工院校”的基本定位,依据“教育理念是先导、课程改革是核心、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实训条件是基础”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高本专业的办学质量;深化专业建设的科学管理,规范专业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坚持校企共建,创建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强校内外实训基础建设,改善实训条件;完善教学考评体系,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服务于广西省及桂林市电子电器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 立足桂林高新开发区的电子电器行业,对接市内引进的比亚迪、深科技等大型企业,加强与这些企业的技术交流,形成以培养电子产品制造、安装调试与维修等技能为核心的“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职业核心技能训练为主线”的模块化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提高本专业服务于桂林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的能力。

3、服务于品牌专业建设的需要。计划经过两年努力,把本专业建成办学理念先进、校企合作紧密、实训设备齐全、师资队伍一流的重点专业,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二)、校企培养,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依托桂林区域行业和企业,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新型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

2、实训基地建设

努力打造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立3个与我校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企业,成为本专业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建设1个校企共建的电子产品生产车间,努力打造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实训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规范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和运行紧紧围绕职业核心岗位能力的培养,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3、校企合作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接广西和桂林区域行业和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校企合作企业达到3家。有力地提升本专业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增强本专业的辐射能力。

三、工作过程

(一)、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实行高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