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年级 数学 学科备课教案(下册)
第四章 因式分解
课题 课型 共2 课时 第 2课时 4.2 提公因式法(2) 新授课 备课教师 课时 1.经历探索多项式因式分解方法的过程,并在具体问题中,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2.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多项式中的字母指数仅限于正与方法,情感态度与整数的情况)。 价值观) 3.进一步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加强学生的直觉思维并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探索多项式因式分解方法的过程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用具及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 学 第一环节 回顾与思考:复习提公因式法及注意事项 活动内容: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3) 8mn2?2mn (2) a2b?5ab+9b ?3ma?6ma?12ma (4) ?2x?4x?8x 3232活动目的:回顾上一节课提取公因式的基本方法与步骤,为学生能从容地把提取的公因式从单项式过渡到多项式提供必要的基础.以演板的形式让学生回忆起提取公因式的方法与步骤,使学生真正理解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活动内容: 活 动 因式分解:(1)a(x–3)+2b(x–3) (2)y?x?1??y?x?1? 22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将提取单项式公因式的方法与步骤推广应用于提取的多项式公因式.由于题中很显明地表明,多项式中的两项都存在着(x–3),通过观察,学生较容易找到第一题公因式是(x–3),而第二题公因式是y(x+1),并能顺利地进行因式分解. 第三环节 练一练 1、x(a+b)+y(a+b) 2、3a(x-y)-(x-y) 3、6(p+q)2-12(q+p)做一做 活动内容:在下列各式等号右边的括号前插入“+”或“–”号,使等式成立: (1)2–a= (a–2) (2)y–x= (x–y) (3)b+a= (a+b) (4)(b–a)2= (a–b)2 (5)–m–n= (m+n) (6)–s2+t2= (s2–t2)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解决学生在因式分解中感到比 较棘手的符号问题提供知识准备. 此时由学生归纳所得规律: (1)首先注意分清前后两个多项式的底数部分是相等关系还是互为相反数的关系; (2)当前后两个多项式的底数相等时,则只要在第二个式子前添上“+”; (3)当前后两个多项式的底数部分是互为相反数时, 如果指数是奇数,则在第二个式子前添上“–”; 如果指数是偶数,则在第二个式子前添上“+”. 第四环节 例题讲解 4、a(m-2)+b(2-m) 活动内容: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a(x–y)+b(y–x) (2)3(m–n)3–6(n–m) 活动目的: 有了前面所得规律,学生易观察到多项式中括号内不同符号的多项式部分,并把它们转换成符号相同的多项式;再把相同的多项式作为公因式提取出来.进一步引导学生采用类比的方法由提取的公因式是单项式类比出提取的公因式是多项式的方法与步骤. 第五环节 反馈练习 课本98页 随堂练习(1)-(4) 活动目的:学生对于符号问题的解答有一定的困难,因而,需要认真比较这两个多项式符号上的异同,确定它们是互为相反数还是相等关系.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使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对符号的转换的理解是否到位,提取公因式的方法与步骤是否掌握,以便教师能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困惑呢? 第六环节:作业 布置 必做:课本97页 习题4.3 1 (2)-(6) 选做:课本97页 习题4.3 第2题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