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作者:宋立思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1期

当前,全球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世界几大危机之一,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身已成为所有公民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化学因素造成的污染及其影响远比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严重得多。环境教育已成为国内外中小学的教育课题,作为一名现代的化学教师就应该自觉的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树立环境道德,培养学生改造、优化环境的能力。我在教学中,从实际的教学条件出发,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挖掘课堂教学,增强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已成为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材为此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此,我适时的抓住化学教材的潜在因素,“融”入环境教育。在课堂上运用与化学变化有密切联系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事例,以丰富生动的事例、故事创设情景引学生入“环境污染” ——入我们人类活动之外的一切,初步树立生态环境与人类休戚相关的意识。

例如在“元素”的教学中,通过组成地壳的元素含量与人体血液的元素含量极为相似的例子,向学生引入了生命和地球的关系是通过它们的元素体现的。让初三的学生从刚开始学化学就树立起人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环境意识,让他们懂得环境是人类的生存基础,人类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其周围的环境之中。

初中化学教材涉及的环境问题很多。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白色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等。联系教材我向学生开设《水的利用和水资源保护》、《化肥、农药污染与人体健康》等讲座,使学生明确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动植物生长和工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良好的无机溶剂,在水中可以溶解许多物质,并且与本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分析造成水的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工厂的废水、废气、废渣直接排入水中;②堆放污染物的场地被雨水淋冲污染物流入水中,以及施放农药、化肥的农田灌溉水直接排放入水中;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这些被污染的水,人和动物食用后,毒素就会被吸收到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而影响人的健康。并且还列举了1972年日本某水湾将含汞的废水排入河海,汞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导致283人中毒,60人死亡的鲜明事例。根据环境教育不但具有开放性,社会性的特点,我不组织学生参观了造纸厂,了解造纸厂排入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情况,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原来澄清的河水变成了灰褐色,水质明显恶化成为污水,原来清新的空气中,现在已漂浮着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在做化学实验时能自觉的把废渣、废液倒入废液缸里,而不倒入水槽;在做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中,认真考虑对有害气体的吸收,而不排入大气中。 二、讨论解题方法,渗透保护环境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联系实际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原则,同样也应该充实包括环境教育在内的实际。在解题方法或问题讨论中,我“渗”进环保意识,力图提高学生的改造、调控环境的能力。化学实验总是伴随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生成,这些产物中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水中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在不影响实验结果、观察效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或变化实验的形式,从而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是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的极好机会。如许多实验毒气外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装置漏气。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教育好学生,在实验前首先要做好气密性检验。在一些有毒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里,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者及时烧掉,把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或毒性降解物。许多学生在制取气体时不考虑药品的用量,”跟着感觉走”,搞得实验室毒气弥漫,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要使学生逐渐在化学实验中树立”定量”意识。比如要制取1升氧气(标准状况下),通过计算大约需16克高锰酸钾,那用天平量取16克就是了,不要用药匙一取就是几大匙。这也可称是\见好就收\吧。此外,一些难度比较大、毒性比较强、时间比较长的演示实验,采用实验录像替代,既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实验的感性认识,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计算技能训练中也能渗透环保教育,使环境教学活动丰富生动,饶有趣味。例如编一道这样的题:某工厂每天要燃烧掉含硫1.6℅的煤100000㎏,每年排放出多少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如果将这些二氧化硫加以回收利用,在理论上每年可生产98%的浓硫酸多少吨?这样的数据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环境污染教育,丰富了实际知识。

三、从小事做起,创设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教育家加涅认为“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受到发生在学习者以外的事件的影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安排学习者的环境里的各个条件,使得学习过程可以得到激化、支持、增进和保持”。因此,我向学生提出如下倡议,让学生从以下小事做起,带动全校创设良好的环保意识。 1.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双面使用纸张。班级设置废纸箱,将废纸回收再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节省了资金。 2.不使用一次性木筷,不送纸制贺卡。 3.不使用涂改液,尽量少干洗衣服。

4.不乱扔废旧电池,将废旧电池集中在一起回收处理。

5.不乱扔废旧塑料袋及塑料制品,将废旧塑料袋积攒起来,重复使用,上微机课一律使用鞋套,不用塑料袋。

6.在化学实验中要节约药品,并尽量用生活中的废弃物代替化学仪器,用生活中易得到的物质代替某些化学药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7.不吸烟,有吸烟历史的要戒烟。

四、通过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通过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促进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的学生家长是菜农,他们为了防止蔬菜虫蛀虫咬,使自己的蔬菜卖个好价钱,便频频使用农药,并把有农药污染的蔬菜直接上市销售。这些蔬菜看上去很新鲜,质量很好,但消费者吃了这种菜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经过学生宣传后他们就会有所改变,喷洒农药后应等达到安全期后再上市,农民们不再把施好大粪和化肥不久的蔬菜上市,农民们也不再把有农药的浇灌水排入河中,有再把杂草垃圾随便倒入河中,使水资源得到了保护。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使消费者逐步能吃到没有污染的粮食、蔬菜等“绿色食品”成为现实。

学生通过环保教育实践亲临其境,眼见为实,获得了更多的有关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体验和感受,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深刻的了解到环境与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化学物质虽然能产生污染,引起公害,但化学教学中,不可将化学物质绝对的划分为“有毒”与“无毒”,“有害”与“无害”。每种物质都有好、坏两方面,究竟是好是坏取决于其使用的方式及使用的量,这则是“环境意识”的另一个方面。总而言之,“环境意识”应是建立在一定水平的化学素养之上的。而充分发挥化学教学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化学素养,是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