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用法2 下载本文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2010届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用法2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文言虚词用法(下)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文言虚词用法(下) 二. 教学重、难点 以 1. 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2. 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舟摇摇以轻?^,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特:(4)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 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4.(附)动词,作谓语。常用义项如下: (1)认为 例释:自以寿不得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用、使用 例释:贤俊失在岩穴,大臣怨于不以。《汉书》 (3)率领、带 例释:(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因 1. 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趁机)、“凭借”,“经过”“通过”。 例如: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 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如: 项羽即日因留沛公饮。《鸿门宴》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3. 附:动词。今译为:沿袭、顺着。 如: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于 “于”通常用作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

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

于”“给”“由于”等。 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1)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 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 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如: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

与 1.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跟”“和”。如: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2. 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和”。如: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过秦论》) 3. 语气助词,通“欤”。如: 为是其智弗若与?(《弈秋》) 4. 固定结构“孰与”“与……孰”,相当于“跟……相比,哪一个… ”。如: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5.(附)动词。作谓语。今译为: (1)亲附、跟随 例释: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2)给予 例释:与斗卮酒。(《鸿门宴》) (3)交往 例释: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 (4)对付 例释:一与一,谁能惧我。(《淮阴侯列传》) (5)允许、赞许 例释:吾与点也。(《论语》) (6)帮助 例释: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论语》) (7)参加、参与 例释:蹇叔之子与师。《左传》 (8)称誉 例释: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 则 1. 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