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笔记 下载本文

儒墨:以有为求有为 禅宗:以有为求无为

第六集(总第18集)儒道是非 道家为什么讲无为:

1.古代无为;2.道无为;3.天无为。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

1.古无为而今有为;2.道无为而德有为;3.天无为而人有为。 儒道之争的内容: 1.古今之争; 2.道德之争; 3.天人之争。

道家认为道德的三重含义: 1.道是规律,德是方式; 2.道是远古,德是近古; 3.道是理想,德是现实。 道家认为:

1.规律高于方式; 2.远古好于近古; 3.理想优于现实。

结果:道家大气,儒家实在。 儒墨道三家的特点:

1.道家是无为而无求(道家无求同于道); 2.儒家是有为而无求(儒家无求得于德); 3.墨家是有为而有求(墨家有求求于鬼)。

第四部 儒法之争

第一集(总第19集)血染的思想 诸子年龄排行榜: 孔子 儒家 七十三岁 荀子 儒家 七十六岁 孟子 儒家 八十四岁 庄子 道家 八十四岁 墨子 墨家 九十三岁

商鞅 法家 五十二岁(死于非命) 韩非 法家 四十七岁(死于非命)

商鞅之法的优点: 1.公正严明; 2.不畏权贵; 3.血荐新法。

商鞅之法的缺点: 1.立法太严; 2.执法太酷; 3.不容置疑。

第二集(总第20集)谋士的哲学 反对法术的两种人:

1.朝中大臣;2.人民群众。 法家的主张: 1.尊崇君主; 2.消灭五蠹; 3.防范臣下。

五蠹所指的五种人: 1.儒生; 2.侠士; 3.食客; 4.纵横家; 5.工商业者。

墨子站在天下的立场为天下谋;

杨朱、庄子站在个人的立场为天下谋; 孔子站在君主的立场为天下谋; 韩非站在君主的立场为君主谋。 儒墨道法四家代表不同的士: 1.儒家代表儒士; 2.墨家代表侠士; 3.道家代表隐士; 4.法家代表谋士。

儒家学说是文士的哲学; 墨家学说是武士的哲学; 道家学说是隐士的哲学; 法家学说是谋士的哲学。 谋士的三个特点: 1.有职业道德; 2.懂权谋;

3.主张一定要有用。

法家与其他三家的两点不同: 1.三家理想主义,法家面对现实; 2.三家复古守旧,法家与时俱进。

法家的特点:

1.面对现实;2.与时俱进。 法家成功的原因: 1.面对现实; 2.与时俱进; 3.“横行霸道”; 4.“两面三刀”。

第三集(总第21集)横行霸道 道:

1.道家讲天道;(原始氏族社会之道) 2.墨家讲帝道;(部落联盟时代之道) 3.儒家讲王道;(邦国时代之道) 4.法家讲霸道。(帝国时代之道) 当时的国家制度: 天下 →天子 ↓ ↓ 国 →诸侯 ↓ ↓ 家 →大夫

韩非如何批判继承之前的思想遗产: 1.非先圣; 2.反传统; 3.批孔墨; 4.变老庄。

孙子兵法体现军事辩证法;老子思想是哲学辩证法;韩非子的思想是政治辩证法。 韩非主张无为的三个原因: 1.无为尊贵; 2.无为明智; 3.无为安全。

第四集(总第22集)两面三刀 管仲的霸道: 1.查户口; 2.定编制; 3.实行军管。

管仲在齐国建立的十五个士人之乡: 五家一轨,设轨长(5兵);十轨一里,设里长(50兵);四里一连,设连长(200兵);十连一乡,设乡长(2000兵);五乡一军(10000兵)。(每家每户抽一人当兵) 全国十五个乡,编成三军,中军由国军率领,左军右军由大夫率领。 法家的两面:1.赏;2.罚。

法家的第一把刀:势(建立威望)。 法家的第二把刀:术(对付官员)。 法家的第三把刀:法(统治人民)。

韩非法的三大特征: 1.明文规定; 2.官方制定; 3.公开宣布。

第五集(总第23集)人性是个问题 孟子:人性向善。

孟子认为人的四种天性: 1.恻隐之心;(仁) 2.羞恶之心;(义) 3.恭敬之心;(礼) 4.是非之心。(智)

荀子:人性包括“性”和“伪”。人为的就叫做“伪”,天生的就叫做“性”。伪就是人的社会属性,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

荀子划分世界存在物的等级: 第一等: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人,有物质有生命有感知有道德) 第二等:禽兽,有知而无义。(动物,有感知无道德) 第三等:草木,有生而无知。(植物,有生命而无感知) 第四等:水火,有气而无生。(无机物,有物质无生命) 荀子:人性有恶。

第六集(总第24集)儒法是非 荀子的四大法宝:

1.君权;2.礼义;3.法度;4.刑罚。

孔子不谈人性;孟子认为人性向善;荀子认为人性有恶;韩非认为人性本恶。 儒墨之争的关键:要兼爱还是仁爱,区别儒墨两家的是一个“兼”字。 儒道之争的关键:是有为还是无为,区别儒道两家的是一个“无”字。 儒法之争的关键:要德治还是法治,区别儒法两家的是一个“法”字。 韩非法制三原则下的“三不怕”: 1.不怕人民不服从; 2.不怕君主没能力; 3.不怕官员干坏事。 三个问题:

1.是什么(实话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2.为什么(前因后果);3.怎么办(继往开来)。

第五部 前因后果

第一集(总第25集)事出有因 晏婴反对的理由: 1.儒者不可重用; 2.礼乐不可复兴。

第二集(总第26集)以人为本

殷商王朝如何不把人当人:1.人牲;2.人殉。 周朝统治者做的事情(“以人为本”的三点表现): 1.把人当人(人道主义); 2.把神当人(理智态度); 3.把人当神(道德精神)。

人与天的关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人与神的关系: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人与命的关系:祸福无门,惟仁所召。

第三集(总第27集)新文化与新制度 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的核心: 1.以人为本; 2.以德治国。

周人以德治国的原因: 1.殷商的教训; 2.统治的需要。 五服的等级: 1.斩衰:

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皆服丧三年。(特例:嫡长子去世,父母穿,服丧三年) 2.齐衰:

母亲去世(父亲已死),儿子穿,服丧三年; 妻子去世,丈夫穿,服丧一年;

祖父母去世,孙子孙女穿,服丧五个月; 曾祖父母去世,曾孙曾孙女穿,服丧三个月。 3.大功:

堂兄弟姐妹去世,已经嫁人的姐妹去世,已经嫁人的姑姑去世,丈夫的祖父母去世,皆服丧九个月。 4.小功:

外祖父母去世,舅舅去世,姨妈去世,皆服丧五个月。 5.缌麻:

高祖父母去世,岳父岳母去世,外甥去世,外孙去世,女婿去世,皆服丧三个月。 五服的区别: 1.布料不同; 2.做工不同;

3.(穿着)时间不同。 五服的作用:

1.别内外,定亲疏; 2.序长幼,明贵贱。

乐音的区别:1.音高;2.音长;3.音强;4.音色。 音乐的三大功能: 1.宣泄功能; 2.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