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下载本文

总 说 明 书

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为交叉口改造项目,工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东北侧,伦教镇东侧。主线道路为碧桂路,被交线道路为龙洲路。本工程近期按菱形立交实施,远期为枢纽式立交,其中以碧桂路跨线桥为主体工程。本工程近期实施方案设计范围,碧桂路南起K59+571.497,北止K61+051.497,长1.48km。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会议于2008年3月14日在顺德区召开。根据评审会意见,我单位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认真研究后,对相关章节进行了修改补充及

完善。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期间,业主又先后召开了数次“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协调会”,并形成了《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补充大纲》。本施工图修编设计按照《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意见》及《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等有关文件来编制。

1.1 任务依据

1)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2)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合同。

3)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07年4月)。

4)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2007年4月)。

5)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方案施工图设计原则(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 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7年12月)。

6)《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函》佛交函【2007】475号。 7)《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8年3月) 8)《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9)有关会议纪要。

1.2 采用规范

1 JTG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 JTJ061-99 《公路勘测规范》 3 JTJ064-98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4 JTJ062-91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 5 JTG C30-2003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6 JTJ004-89 《公路抗震设计规范》 7 JTJ/T 006-98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8 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9 JTGD6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10 JTJ017-96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11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12 JTJ024-8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13 JTG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14 JTG D4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15 JTG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16 JTG/T 60-01-2004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17 JTJ018-96 《公路排水设计技术规范》 18 JTG D81-2006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19 CJJ37-9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20 CJJ11-93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21 CJJ77-98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规范》 22 GB5768-199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23 GB 505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24 JT/T367-1997 《公路照明技术条件》 1.3 测设过程

1.3.1 勘测

2007年11月15日进行初步设计审查,2007年12月提交初步设计修编,其后项目组开始进行详勘工作。2008年1月提交定测数据后,当月进行了测量和勘探外业验收工作,2008年4月完成所有地质钻探外业工作和地质报告内业工作。

中桩高程和横断面测量主要采用GPS测量。其各项指标均满足限差FH=±30L的要求后,按距离进行简易平差计算中桩高程。横断面测量宽度一般为设计边线左右各50米,高差比较大的地方为60-70米。测量方法采用GPS逐桩施测,其方向与路中线垂直,曲线路段与测点的切线方向垂直。所有距离与高差均相对中桩而言。所有横断面都已输入电脑生成电子文档。

在路线测设工作进展的同时,各专业组相继展开了调查工作。桥涵专业组在初测、初步设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沟渠断面、河床比降、特征水位等的测量工作,同时向地方水利及河道管理部门调查、核实水文和流域规划资料,对初步设计水文计算和分析进行检核。对于涵洞,根据涵位处地形、地质条件和涵洞功能,结合路基设计、综合排水设计及筑路材料的供应情况,现场拟定形式和孔位,并通过水文计算予以验证。

公路工程地质除不良地质路段勘察采用钻探、物探等手段外,还进行了大量的沿线地质调查,并采取大量土样在工地进行土工试验,基本查明了沿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等自然概况。路基防护、综合排水方案均在充分调查工程地质、筑路材料、自然环境、水文条件、农田排灌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并充分注意到环境保护和综合社会效益。筑路材料尤其是路基取弃土的调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范围广泛的调查。对占地、拆迁、工程经济、施工组织及临时工程等方面的内容在勘察中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工作深度满足施工图设计和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1.3.2 施工图设计修编

施工图设计修编工作从2007年3月下旬开始。设计中,按照施工图设计评审专家意见及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补充),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同时,按照我所ISO9000质量体系管理的要求,对设计修编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设计质量。同时,施工图设计修编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和部颁有关规范执行,文件编排及图表内容格式按照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规定执行。

2007年4月,完成施工图修编设计文件的编制,装订出版。

1.4 旧路现状

本工程范围内碧桂路已按快速路标准建成主线双向8车道,两侧辅道均按单向2车道标准建成;龙洲路主车道已按双向6车道标准建成;交叉口目前为平交渠化路口,采用信号灯控制。碧桂路已实施的道路断面宽度如下:8m辅道+5.5m绿化带+15.5m主车道+2m中央分隔带+15.5m主车道+5.5m绿化带+8m辅道=60m。主、辅道全部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状况良好。

二、工程概况

2.1 技术标准

根据工可及施工图设计评审意见,碧桂路采用主车道与辅道相结合的断面形式,主车道部分的道路等级为公路一级,设计车速为80km/h,碧桂路主车道车道数为双向8车道,在高架桥段减为双向6车道;两侧辅道的道路等级为城市Ⅰ级支路,设计车速为40km/h,每条辅道基本车道数为2车道。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项 目 名 称 单 位

技术标准 主车道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主车道数量 一般路段2×4;高架桥2×3

主车道设计速度 km/h 80 辅道设计速度

km/h 40 平曲线半径

主线一般最小 m 4500 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

m 6000

竖曲线最小半径

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

m 3200 最小竖曲线长度 m 125 最大纵坡

%

3.5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g 0.1

桥涵、路基

公路-I级

车辆荷载等级

路面

标准轴载100KN

2.2 路线起讫点与前后路段的衔接及区间其他路网的关系

本工程近期实施方案,碧桂路设计范围南起K59+571.497,北止K61+051.497,长约1.48km。包含碧桂路跨线桥和三洲路口交叉口。碧桂路与规划伦教横九路交叉口东西向拓宽部分不包括在本次设计范围内,但在交叉口处碧桂路主桥横跨规划伦教横九路跨径组合和交叉口调头车道均提前预留。远期实施方案为一枢纽型全互通立交,根据工可及初步设计修编预测交通量分析,2018年交通量达到三级服务水平,开始实施远期方案。

碧桂路是顺德区“三横五纵快速路骨架路网”中一条纵向快速路,它的建成,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强顺德伦教、大良、容桂组团间的交通。龙洲路是连接顺德和番禺的重要交通干道;同时它也是佛山市“五纵九横快速路网”基本骨架之一本工程的建设可有效改善碧桂路—龙洲路交通节点的各向交通条件,缓解日益紧张的交通状况,促进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强顺德中心城与周边组团和城市的联系,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加快顺德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2.3 标段划分及工程概况

本项目施工图修编内容包括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照明工程、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其他工程、筑路材料、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等。

设计文件共分为三册,具体分册情况如下:

第一册: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照明工程、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其他工程、筑路材料、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册:桥梁涵洞; 第三册:施工图预算。

三、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3.1 地理位置和范围

本项目位于佛山市顺德区,顺德区全区现有10个镇(街道),108个行政村,89个居民区,2005年末户籍人口1163056万,比上年增加14398人,增长12.5%,旅居港澳台的乡亲

及国外华侨40多万。境内绝大部分是江河冲积的平原,河涌交错,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

3.2 地形地貌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珠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境内公路交通发达,属经济发达区。场地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三洲管理处碧桂路东南桥。地貌总体属海陆交互沉积地段,地面较开阔平坦。

3.3 气候条件

区内项目所在区域气候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是:春湿多阴雨,夏长无酷热,秋冬暖而晴旱。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3.1·C,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8.7·C。年平均降水量1649.9mm,

全年多北风(旱季)或南风(雨季),年平均风速为1~2m/s。冬夏季的风向变化明显,从春季至初秋盛行偏南风,秋季至冬末盛行偏北或偏东风。本区属台风影响区,大风暴雨较多,风速最大达34m/s。每年夏秋季台风暴活动频繁。洪涝和台风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构成水网地区。

3.4 区域地质

3.4.1 区域地质构造

根据广州、江门幅1:20万区域地质测量资料,本场地桥位于华南褶皱系,粤中拗陷(三级构造单元)的中部偏北,增城-台山隆断束(四级构造单元)中,场区地质条件简单,均为第四系覆盖、覆盖层厚度在15.9~31.4m。

该场地处在地质构造背景相对稳定区,适宜建造本工程。 3.4.2 地层岩性

路线经过区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Qme)、第四系三角洲海陆相沉积层(Qmc)、残积层(Qal)及白垩纪(K)和下元古界(Pt1)地层,其地层岩土性特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广泛分布于本场地,由填筑土、亚粘土、淤泥质土、粉砂、淤泥、细砂,残积亚粘土等组成。

2)白垩纪(K):分布于ZK4~ZK6。岩性为泥质粉砂岩,与元古界之间为不整合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