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十章-神经系统 下载本文

.

25、对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叙述,错误的是:E

A、目前认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除经典的突触性化学传递外,还有缝隙连接和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B、缝隙连接处实现的是电传递,而不是化学传递 C、电传递的速度比化学传递快,几乎没有潜伏期

D、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轴突末梢分支上的曲张体 E、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时间比经典的突触性化学传递要快

2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中的哪些离子通透性增加所致(B) A、Na、K、Cl,尤其是K B、Na、K,尤其是Na

C、K、Cl ,尤其是Cl D、K、Cl,尤其是K E、Ca、KCl,尤其是Ca 27、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E

A、极化 B、超极化 C、后电位 D、复极化 E、去极化

28、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中的哪些离子通透性增加所致(C) A、Na、K、Cl ,尤其是K B、Na、K、Cl,尤其是Na

C、K、Cl ,尤其是Cl D、K、Cl,尤其是K E、Ca、KCl,尤其是Ca 29、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C

A、是去极化局部电位 B、具有全或无性质 C、是超极化局部电位 D、是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E、是突触后膜Na通透性增加所致 30、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D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突触后膜对Ca、K通透性增大 C、突触后膜去极化 D、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 E、突触后膜出现复极化

31、下列哪点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共同特征? A

A、突触前膜均去极化 B、突触后膜均去极化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一样 D、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一样 E、产生的突触后电位的最终效应一样 32、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是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物质 D、一般是在神经末梢突触小泡中合成

C、曲张体是非突触性化学传递释放远质的部位 D、受体阻断剂可阻断递质的传递作用 E、递质释放后很快被降解或回收而失去作用 33、对神经递质叙述,错误的是:D

A、突触传递的实现,必须有递质参与 B、外周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精选WORD文档!

6

2+

+

+

+

--+

-+

2+

+、

-2+

+

+

-+

+

+

-+

+

--+

-+

2+

+、

-2+

+

+

-+

+

+

+

.

C、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比外周神经递质要多

D、现已肯定中枢神经递质中的谷氨酸为抑制性递质,甘氨酸为兴奋性递质 E、肽类递质与感觉兴奋的传递、镇痛等生理过程有关 34、神经调质与递质的主要区别点是(C)

A、是否由神经元合成 B、是否释放入突触间隙 C、是直接传递信息,还是调节传递信息的效率

D、是否与受体结合 E、是否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效应 35、下列哪种神经递属于单胺类(E)

A、乙 酰胆碱 B、腺苷 C、甘氨酸 D、阿片肽 E、去甲肾上腺素 36、在周围神经系统中,下列哪种化学物质不是神经递质(A)

A、肾上腺素 B、甘氨酸 C、多巴胺 D、乙 酰胆碱 E、去甲肾上腺素 37、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末梢所释放的递质为:B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5-羟色胺 D、多巴胺 E、肾上腺素 38、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A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多巴胺

40、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释放的递质为:E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儿茶酚胺 B、多巴胺 E、乙酰胆碱 4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C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42、去甲肾上腺素:C

A、是所有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 B、与多巴胺合成过程相同 C、对突触前、后膜都可发挥调节作用

D、作为递质,其灭活途径主要经过血液带走,在肝肾等组织被COMT和MAO破坏失活 E、作为递质,发挥作用后,主要在突触间隙内被COMT灭活 43、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D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E、5-羟色胺 44、下列哪一类神经纤维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 C

精选WORD文档!

7

.

A、副交感的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绝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D、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E、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45、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所释放的递质是:B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乙酰胆碱 E、γ-氨基丁酸 46、在人体内,下列哪种神经纤维不完全属胆碱能纤维?:D

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47、毒蕈碱受体又叫(C)

A、?受体 B、N受体 C、M受体 D、?受体 E、5-HT受体 48、下列何种效应主要与胆碱M样作用有关? B

A、心脏话动加强 B、支气管痉挛 C、胃肠活动减弱 D、终板电位增大 E、瞳孔扩大 49、可被阿托品阻断的受体是 D

A、α受体 B、β受体 C、N型受体 D、M型受体 E、N和M型受体 50、M型胆碱受体的阻断剂是:A

A、阿托品 B、箭毒 C、酚妥拉明 D、普萘洛尔 E、毒覃碱 51、注射阿托品后,不会出现:C

A、汗腺分泌减少 B、胃酸分泌减少 C、心率减慢 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E、胆囊舒张 52、对于M型受体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 A、属于胆碱能受体 B、能与毒覃碱发生特异性结合

C、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D、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 E、其阻断剂为阿托品

53、下列关于M胆碱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是胆碱受体的一种 B、可以与乙酰胆碱结合 C、可以与毒覃碱结合 D、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 E、阿托品是M受体的阻断剂 54、引起自主神经节神经元兴奋的受体为:B

A、M型受体 B、N1型受体 C、N2型受体 D、α型受体 E、β型受体 55、N型受体的阻断剂是:A

A、筒箭毒 B、阿托品 C、心得安 D、酚妥拉明 E、甲氰咪胍 56、对于N型受体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居于胆碱能受体 B、能与毒覃碱发生特异性结合

精选WORD文档!

8

.

C、存在于交感神经节内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

D、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内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 E、其阻断剂为筒箭毒 57、下列关于N型胆碱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属于胆碱受体的一种 B、可以与乙酰胆碱结合 C、可以与毒覃碱结合 D、箭毒是N受体阻断剂 E、存在于自主神经节的突触后膜上 58、下列效应器上α受体作用表现为抑制性的是:C

A、皮肤、粘膜、内脏血管平滑肌 B、胃肠括约肌 C、小肠平滑肌 D、膀胱括约肌 E、瞳孔开大肌

59、下列效应器上?受体作用表现为抑制性的是(C) A、瞳孔开大肌 B、胃肠括约肌 C、小肠平滑肌 D、膀胱括约肌 E、皮肤、粘膜、内脏血管平滑肌 60、肾上腺素能受体对下列哪些化学物质不起作用(D)

A、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NE B、肾上腺髓质分泌的NE 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E D、乙 酰胆碱类物质 E、血中的异丙肾上腺素 61、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体比较集中的部位是:A

A、低位脑干 B、脑干中缝核 C、纹状体 D、丘脑底核 E、黑质、脚间核 62、α受体的阻断剂是:D

A、筒箭毒碱 B、阿托品 C、普萘洛尔 D、酚妥拉明 E、西咪替丁 63、选择性阻断?2受体的阻断剂为(A)

A、育亨宾 B、哌唑嗪 C、酚妥拉明 D、普萘洛尔 E、丁氧胺 64、β2受体阻断剂治疗高血压的生理学基础是:C A、直接抑制心肌活动 B、直接抑制血管平滑肌活动 C、阻断突触前膜β2受体,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D、激活突触前膜α2受体,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E、抑制肾上腺素释放肾上腺素 65、下列效应器上?受体作用表现为兴奋性的是(A)

A、心肌 B、支气管平滑肌 C、小肠平滑肌 D、未孕子宫肌 E、骨骼肌血管平滑肌 66、引起心肌兴奋的受体为:C

A、α1型受体 B、α2型受体 C、β1型受体 D、β2型受体 E、M型受体 67、治疗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心绞痛患者,应选择下列药物中的哪种为宜? C A、心得安 B、普萘洛尔 C、普拉洛尔 D、酚妥拉明 E、阿托品

精选WORD文档!

9

.

68、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是:D

A、阿托品 B、筒箭毒碱 C、酚妥拉明 D、普萘洛尔 E、六烃季铵 69、下列效应器上β受体作用表现为兴奋性的是:A

A、心肌 B、支气管平滑肌 C、小肠平滑肌 D、未孕子宫肌 E、骨骼肌血管 70、就肾上腺素能受体而言,仅有β受体的器官是:E

A、脑血管 B、皮肤粘膜血管 C、胃肠道括约肌 D、竖毛肌 E、支气管平滑肌 71、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D

A、兴奋和抑制 B、正反馈和负反馈 C、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E、神经内分泌调节和神经免疫调节 72、下列哪种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可以发生总和或整合作用? C

A、单线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聚合式联系 D、环式联系 E、链锁式联系 73、反射活动后发放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C

A、会聚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环状联系 D、链锁式联系 E、侧支式联系 74、反射活动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 B

A、链琐状联系 B、环状联系 C、辐散式联系 D、聚合式联系 E、侧支式联系 75、对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中约含有140亿个神经元

B、在传入、传出和中间神经元中,以中间神经元数量最多

C、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各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有原生质相连 E、各神经元之间最重要、最基本的联系方式是形成突触 76、突触传递兴奋呈单向性特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B)

A、突触前、后膜的膜电位不同 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而后膜不释放递质 C、突触前、后膜受体不同 D、突触前、后膜兴奋时耗能不同 E、突触前、后膜离子通道不同 77、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决定于:C

A、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 B、刺激的强弱和性质 C、中枢突触的多少 D、感受器的敏感性 E、效应器的敏感性 78、在整个反射弧中,最容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C)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元 C、反射中枢中的突触 D、传出神经元 E、效应器 79、关于兴奋在中枢传递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精选WORD文档!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