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七章武术资料。。。 下载本文

64.拳术指徒手练习的功法运动.(套路)

70.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黏随,寻机借劲发力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对练项目.(竞技)

71.长拳指以拳,掌,勾为期主要手型,以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主要步型,

结合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朴实,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拳术.(舒展)

78.刀术指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刀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单个动作演练形式.(套路)

79.剑术指以缠头裹脑和刺,点,撩,截,格,洗等剑法,配合步型,步法等而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去掉)

81.棍术是以拦,拿,扎,劈,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结合步型,步法,身法等所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去掉) 85.武术的本质是其艺术性.(攻防技击)

86.武术具有攻防技击和外虚内实,貌似神非等特性.(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87.套路演练在技术上特别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活动区别开来,做到手到眼到,形断神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紧密结合)

88.\习武先修德\,\尚德不尚力\是中国法家伦理型文化和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在武术中的体现.(儒家)

89,受古典审美意识的影响,中国武术形成了形散神聚的运动特色和风格.(形神兼备) 90.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阴阳学说影响,中国武术形成了各门各派内外不一的练功原则和方法.(内外合一)

六、论述题

1.简述历代武术的发展概况。

2.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在国内,国际的发展概况。 3.试述武术运动的内容和分类。 4.试述武术的特点及其作用。 5.试述中国文化对武术的影响。 五、简答题

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按运动的形式可将武术分为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三大类.

3.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4.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和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规律编排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叫套路运动. 5.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叫拳术

6.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以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主要步型,结合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叫长拳.

7.以+,捋,挤,按,采,挒等动作为素材组成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叫太极拳. 8.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的一种步法稳固,节短势烈的拳术叫南拳.

9.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并吸取了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鹰,熊等十二种动物的动作与形态而组成的一种拳术叫形意拳. 10.以摆扣走转的步法为主,以推,托,带,领,穿,搬,截,拦等掌法变换为内容而组成的一种拳术叫八卦掌.

11.以摔,拍,穿,劈,钻五种手法为主要内容,通过圈揽勾劫,削摩拨搧等八法的运用,而生化出许多动作的一种拳术叫通背拳.

12.模拟各种动物的特点和形态,以及表现某些古代人物的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一种拳术叫象形拳.

13.手持武术兵器进行演练的套路运动叫\器械\

14.通常说的刀术是短器械的一种.是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

刀法和另一手的协调配合,并结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叫刀术.

15.剑术是短器械的一种,是以刺,点,撩,截,格,洗等剑法和左手剑指,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平衡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

16.枪术是长器械的一种,以栏,拿,扎为主,还有崩,点,穿,挑,云,劈,舞花等枪法,配合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

17.棍术是长器械的一种,是抡,劈,扫,拨,舞花等棍法,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

18.在单练的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形式叫对练. 19.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叫徒手对练.

20.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术组成的对练叫器械对练. 21.一方徒手,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叫徒手与器械对练. 22.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的集体演练叫集体表演.

23.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志,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叫搏斗运动. 24.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叫散打,又称散手. 25.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方法,双方粘连黏随,通

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对方的来劲,然后借力发劲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叫推手.

26.两人手持一种藤,皮,棉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叫短兵. 27.套路运动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等主要内容.

28.常见的拳术种类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背拳,象形拳等. 29.武具有攻防技击性,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内容丰富,有广泛的适应性等特点. 30.武术的本质特性是其攻防技击性.

31.武术中\内外合一\的\内\指的是人的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外\指的是人的形体活动. 32.\形神兼备\指套路演练时要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手到眼到,形断意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

33.武术具有强身健体;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培养道德情操;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等作用.

34.武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尚武崇德

形成传统;2)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阴阳学说的影响,形成内外合一的练功原则和方法;3)受古典审美意识的影响,形成了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和风格.

35.武术对其他文化形式的主要影响有:1)尚武精神对民族精神的塑造;2)武术对文学,艺术的影响;3)武术对传统戏曲艺术形式的影响;4)武术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六、综述题

1.历代武术的发展概况,可参考教材,从商周时期的\田猎\和\武舞\;春秋战国时期的\角试\,武术走向民间;秦,汉,三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武术由单纯的军事技能向竞技

化,表演化的方向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术与养生的结合,唐代的武举制促进武术的发展;

两宋时期,民间结社的兴起,武术在民间的发展;元代武术与艺术的结合;明清武术的大发展以及国民党时期一些主要的武术活动对武术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概述之.

2.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在国内的发展概况,可参考教材,从50年代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的武术工作会议,倡导发展武术运动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武术活动;80年代全国范围内的传统武术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散打运动的试验和推行;90年代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武术学科专业博士点,武术作为一门学科已迈入学术领域的最高殿堂;9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等有效地促进武术的发展等方面概述之.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概况,可参考教材,着重简述80年代以后,武术如何走入国际化的进程.

3.武术内容丰富,分类方式繁多.如传统分类中有以是否\主捕于人\而分为内家和外家;或按地域分为少林,武当,峨嵋等门派,以及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目前有人依习武范围与目的将武术划分为竞技武术,学校武术,民间传统武术和军事武术等;也有依体育竞赛的分项将武术分为长拳,南拳,太极拳,同类拳种的器械及传统拳和器械.目前一般按运动形

式将武术分为三大类:1)功法运动.2)套路运动.主要内容有①拳术:如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背拳,形象拳等;②器械:如刀,剑,枪棍,它们是武术竞赛的主要套路;③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④集体表演.三、搏斗运动:散打,推手.

4.武术的特点及其作用可参考教材从以下几方面概述:武术的特点:1)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2)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3)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的作用:1)

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2)提高防身自卫能力;3)培养道德情操;4)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5.中国文化对武术的影响,可参考教材,着重从如下三个方面概述:1)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