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病理部分)思考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有益微生物: 能被人们所利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或好处的一类微生物的总称。 有害微生物: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害的一类微生物。

生防制剂:又称为生物农药,是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是生物源天然产物的农药,非人工合成,具有杀虫、杀菌或抗病能力的生物活性制剂。

微生物体生防制剂:能防治和消灭有害生物的活体微生物。

生物化学生防制剂:以生物体内的活性次生代谢物为原料制成的农药 化学农药综合症:化学农药虽能快速有效的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但随着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而引起病原产生抗药性,造成病虫害再猖獗或新物种的大发生,污染农作物产品及环境残毒等一系列问题,统称为化学农药综合症,又称3R问题。 微生物体农药:以微生物为原料制成的农药

嗜铁素:一类对铁离子具有专一性结合能力的化合物

抗菌素: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了生存竞争需要而产生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保证其自身生存,同时还可杀灭或抑制其它细菌。

抗生素:是指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低分子量的的次生代谢产物,它能在较低浓度下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或将其杀死的活性物质,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所表达的各种对有害生物有杀伤作用的活性物质。 农用抗生素: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病虫草害的抗生素。

半合成抗生素:对天然抗生素透过化学修饰合成的得到的抗生素称为半合成抗生素。

全合成抗生素:根据天然抗生素的结构完全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造的抗生素称为全合成抗生素。

土传病害:主要指那些初次侵染源来自土壤,其传播体一般可在土壤中长时期存活的病原物所致的病害

ISR:诱导系统抗性,各种胁迫、刺激引发的植物对病原物致病性的抵抗作用。(生防因子诱发寄主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使之对病原物的侵染表现系统性抗病反应。)

PGPR:植物根际促生细菌,能阻碍根际有害细菌着生于根上,从而排除了影响作物根部的有害因子。 暂居菌:是偶尔闯入或者人为引进的微生物 习居菌:是固定的经常生活在植物体的一些种群

无公害农药: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比较安全,防效显著,,可控制生物靶标种群,残留低,不易对人畜,有益生物及环境质量造成不良的农药种类。

交叉保护:利用弱毒株系所持有的病菌毒性衰减传递因子dsRNA通过菌丝融合,传递到致病菌株中,毒性株系获得该衰退因子而降低毒力或丧失致病性的作用。

抗生作用:是一种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物质或有毒代谢物对另一种微生物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使另一种微生物群体生长受抑制,而本身不受影响的现象。

重寄生作用:是指一类病原菌被寄生的现象 二、生防制剂防治植物病害有哪些优缺点?

1、对病虫害特异性强,不杀伤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生物,能保护生态平衡。 2、多种因素和和成分发挥作用,病菌和害虫难以产生抗药性 3、对人畜安全低毒、不污染环境、无残毒

4、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属天然产物,它可回归自然,保证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研制开发的农用抗生素有哪些?农用抗生素作为生物农药的优点有哪些?

农用抗生素:武夷菌素、磷氮霉素、白肽霉素、变构菌素、变构酶素 优点:1、化学结构较为复杂 2、活性高,使用剂量低

3、易分解,无积累,环境相容性好 4、选择性极高

5、生产安全,排污少

四、目前世界各国登记注册的植物生防菌剂产品有哪些?P8

白粉寄生菌、镰孢、木霉、大丽轮枝孢、绿黏帚菌、橄榄假丝酵母 五、当前植病生防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1、拮抗菌的筛选工作量大、任务艰巨 2、大多数拮抗菌的定殖能力差

3、拮抗菌的抗逆能力对其抑病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六、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原理(机制)有哪些?

1、抗生作用 2、重寄生作用 3、竞争作用 4、捕食作用 5、交互保护

6、诱导植物抗病性

七、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应用途径和措施有哪些?(网上找的,书上没找到)

途径:1、利用生防因子直接控制病原物及其所致病害

2、利用有益微生物对植物体保护,诱导抗性及促生作用,提高抗病能力 3、利用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控制病害

措施:1、种苗处理:生防细菌,真菌,放线菌,农用抗生素

2、土壤处理:生防菌,有机改良剂

3、喷雾处理:生防菌,抗生素,植物源杀菌剂

4、诱导处理:真菌,细菌,弱毒疫苗,化学诱导因子 SA(水杨酸) 5、其它措施:生防菌浸果,涂抹法,种植抑菌植物和诱捕植物。

八、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防机制?放线菌的应用方式及生防作用是什么?

荧光假单胞菌:因其繁殖速度快,能产生嗜铁素和抗生素,而成为植物位点和空间微环境的有力竞争者

放线菌:应用方式:1、在寄主体外通过抗生作用、竞争作用、捕食和重寄生作用,将的病原菌群体密度及致病力 2、在寄主植物组织内诱发其产生抗性或产生抑菌物质 生防作用:1、阻遏菌体细胞壁的合成 2、影响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 3、作用于能量代谢系统 4、作用于细胞分裂

5、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

6、通过提高植物的致病力而防病治病 九、目前常见的生防真菌的主要有哪些?

木霉菌、毛壳菌、内生真菌、酵母菌、腐霉菌 十、木霉菌的生防特点和作用机制有哪些?

生防特点:1、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 2、广谱性 3、广泛适应性

4、在植物根际能大量定殖 5、能作用于植物内部的病原菌 6、不受土壤抑菌作用的干扰 7、分生孢子有强的耐干燥能力 8、对作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作用机制:1、抗菌代谢产物的杀菌作用 2、胞外酶溶菌作用 3、诱导植物抗性作用

4、水解酶启动植物的防御反应 5、保护酶增强植物抗病性 6、毒性蛋白作用 7、重寄生作用 8、竞争作用

十一、举例说明毛壳菌在植病生防中的应用。(下面写的是其作用机理,不知道该怎么写)

1、 毛壳菌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 2、 毛壳菌促进植物生长 3、 毛壳菌诱导植物产生抗性

4、 毛壳菌能竞争性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

十二、土传真菌病原物和潜在的生防因子主要有哪些?P66

病原物:1、世界性分布的病原真菌:茄丝核菌、瓜果腐霉、终极腐霉、茄镰孢霉、半裸镰孢霉、齐整小核菌、致病疫霉、蜜环菌、烟草根腐霉

2、局部地区分布的病原物:尖镰孢霉、大丽轮枝孢、黑白轮枝孢、菌核病菌

潜在的生防因子:木霉菌、毛壳菌、寡雄腐霉非病原性菌尖孢镰刀霉Fo47菌株、非病原性双核丝核菌 十三、土传细菌病原物和潜在的生防因子主要有哪些?

病原物:根癌土壤杆菌、胡萝卜软腐欧氏菌、劳尔氏菌 潜在生防因子:放射农杆菌、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 十四、土传病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主要有哪些?

存在的问题:微生物生防因子的根部定殖能力差或拮抗活性不强,抗菌谱较窄,易受湿、温度、化学农药和周围其他微生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生物防治的效果不稳定。 改进方法:1、不同的生防因子组合使用

2、作为病虫害综合治理的一个组分,与其他措施协调组和应用 3、遗传改良已有的生防菌株,并开发新的超级工程生防菌 4、应用技术的改进

十五、果蔬采后(贮藏期)病害的主要病原物及其潜在生防因子有哪些?

病原物:真菌病害:腐霉属、疫霉属、根霉属、毛霉属、青霉属、链格孢属、炭疽菌属、葡萄孢属

细菌病害:欧式杆菌属(胡萝卜欧式杆菌烟黑胫亚属、胡萝卜软腐亚种)假单胞杆菌属(边缘假单胞杆菌) 潜在生防因子:1、拮抗微生物的利用:细菌、酵母菌、类酵母菌、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 2、自然抗病物质的利用:酸类、酚类等物质 3、果蔬的遗传特性的利用:培育抗病品种 十六、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机理是什么?

抗生作用、竞争作用、寄生作用、诱导抗性作用

十七、向果蔬表面人工导入拮抗菌的方法有哪些?(此题答案不确定)

1、 用含拮抗菌的悬浮液浸渍或喷施果蔬 2、 采前在花或幼果表面喷施拮抗菌悬浮液 3、 将拮抗菌混入果蔬涂膜材料中

十八、果蔬采后(贮藏期)病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有哪些?

存在的问题:1、与化学防治相比,拮抗菌对病害的防治效果较差2、生物防治技术在推广中缺乏必要的经济刺激 改进方法:1、建立有效的拮抗菌筛选方法2、利用遗传工程手段构建新拮抗菌3、添加低剂量化学杀菌剂及其他物质 十九、怎样分离筛选拮抗微生物? P160

二十、如何测定拮抗微生物的生防活性? P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