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报告(六份)(加精) 下载本文

////

三官殿中学语文学科组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九年级语文试卷命题基本以十堰地区中考题型为主要模式,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结合本地人文知识,适度增加了探索性、研究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基本做到了客观、全面的考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一、基本情况

本次试题满分120分,共分语文积累、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其中积累运用20分,现代文阅读阅读34分,古诗文阅读16分,作文50分。总体来看,这套试题题型接近中考而又有所创新,难度适宜、结构合理。全面贯彻落实了新课改理念。

二、具体分析 1、试题难度适宜。

试卷在难度上既照顾了中下等学生,让他们有话可说,又使尖子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既侧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了能力的考查。试题特别注重学生的人文性教育,侧重考查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感受,靠死记硬背来得分的试题较少,主观性试题比例明显增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2、试卷结构合理。

试卷整体结构设计合理,语文积累、阅读、和作文的安排与中考“一卷四块”的设置完全一致。实践证明,这种结构设计简约、科学、合理。特别是语文综合运用的安排更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三、试题分析: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涉及内容广,主要考查学生字词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古诗文积累和名著知识积累等内容,共20分,比例适中。

第1小题从基础知识易混淆的字形、字音进行了考查,学生对易混淆的字掌握较差,如 “销”“镳”。

////

////

第2小题考查古诗文积累。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较好。

第3小题考查学生名著知识积累,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比较,回答不够完整,有的学生回答比较片面。

第4小题仿写句子,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抒发真实情感,让学生做到言为情出。

第5、6小题考查了新闻概写能力,和情感的教育。

第二部分课内和课外现代文阅读题材各异,其闪光点是试题体现出了很强的人文精神,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人格精神有很大的帮助。第(一)个短文考课内说明文《环球城市风行绿墙》,学生队第3题概括能力较差,错误率较高。第(二)题为议论文阅读,此篇阅读分析就“荣辱”问题对学生进行了熏陶教育,学生在答题的同时受到了思想启迪,本题中第14小题学生由于语言表述不到位而得分不完整。第(三)题为记叙文阅读《父亲心中的那只鸟》第15题学生对文章理解片面,回答不够完整。第18题“通篇采用的写法”指向不够明确,学生回答多样,错误率较高。

第三部分为古诗文文阅读,是一篇课内阅读《与朱元思书》考查难度不大,但却由于对句子的翻译不准确而丢分,这是老师平时教学的失误,只是点到而没有做严格的要求。“邈”字的解释错误较多。

第四部分为写作,第(1)属于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把《爱是 》先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我觉得这个题目,与学生平时的生活体验密切结合起来了,让学生把自己真是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的作文让学生有材料写,有情感发,但学生的习作缺少新鲜感,雷同较多。第(2)个为话题作文,学生选这个题目的较少,

四、存在的问题:

这次考试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下:

1.部分同学知识面较窄,课外知识贫乏,应变能力不强。

2.写作题中,个别学生拘泥于原材料,题材陈旧,内容空洞,文章缺乏时代

////

////

气息,缺乏真挚的情感,文面较差。

3.学生阅读量不够,有待扩大阅读面。

20XX年1月28日

丁家营中学20XX-----20XX年度九年级语文试题分析

一、试题情况: 本次语文期末考试题严格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中考命题的要求及原则,渗透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紧扣初三教学,又适度联系初一、二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适度地向课外迁移。

二、试卷的结构、分值:试卷共四大块,26小题:(一)积累与运用(20%);(二)阅读理解(34%分);(三)文言文阅读及诗词赏析(16%);(四)写作(50%)。现代文阅读仍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块,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三、试卷考查的内容、特点、亮点:试卷在处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与地域文化五者的关系作了很好的努力,突出了语文学科特点,同时试题中为学生留出发挥个性的空间,倡导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 (一)注重联系生活,注重学生情感教育。

如第5题,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第6题,综合实践活动,都贴近学生生活。

(二)题型围绕三年中考方向,兼顾灵活性,多样性,考点密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文体突出。

1.积累与运用的文本考查了字、词、音、形,汉字规范书写,名著阅读中不是只考作家,作品的简单文学常识,而是比较人物性格的异同,大多学生未精读名著,失分较多。默写题有直接默写,有理解提示性默写。

////

////

2.文言文阅读,课内考实词,,对重点句的翻译注重,文章整体阅读,写作意图、主旨、筛选信息,比较分析的能力都得以考核。

3.现代文阅读,课内外结合,文体突出。基础与能力,整体感悟鉴赏和情感态度,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都在7-19题中得以考核。

5.写作继续采用“二选一”的命题形式,运用提示加半命题,话题,题目贴近学生,让学生能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看法可发表,作文从文体、立意、构思、内容表达上都是灵活的、多样的、彰显学生的个性和思想。

(三)突出语文母语学科特征,强调语言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名句名篇默写,诗文的阅读。汉字的书写(1题)、成语的积累(11题),广告词的拟写(6题)无不体现汉字语言的魅力。

四、试卷不足:

1.试卷缺少人文关怀及亲和力,应加入些温馨提示和激励性的言语。 2.对句子的运用,重点词、句的赏析考查力度不够。

3.试卷出现校对、检查的疏漏。如第2题文本还有一个错字“烈士暮年”的

吗“暮”写成“幕”,第22题的“水之清”写成“水之游”,未及时发现。

以上的“三大亮点,三个不足”是我们丁家营中学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对此套试题所作的浅要分析。

六、学生考试情况,学习情况:

尽管备课组的教师很努力,每一个学生都要实实在在参加考试,又不能丢下

任何一个差生,因此,语文成绩的提高很缓慢。每节课上下来达不到预期的量,学生对语文成绩提高慢容易失去信心,总觉得没有理科上升得快。学习的劲头不是很足。此次考试情况如下:总分9426,总平均分79.8,及格人数89,及格率75.42%,优秀人数32,优秀率27.12%,,最高分105,最低。

此次考试学生亦反映出以下问题:

1.基础不牢,书写差,基础已拉出距离。如:1题:字;2题,根据课文内容

填空; 11题,理解成语丢分大;12题修辞手法都不明白;

////

////

2.做题的态度,思维品质差异大。差生书写乱,不审题,丢弃文本乱答题,

好的学生很严谨、很认真,今后学生学习习惯,方法仍需下大力气。

3.应变能力差,做题的思维不开阔,归纳能力,整体感知能力,语言整合能

力,表达能力差。如:3题,15、17、19、题。

4.学生主动阅读,课外拓展意识不强,写作立意,构思、驾驭语言的能力弱。 七、改进措施:

1.重视课堂40分钟,在单位时间出最大的效益。要做到此,必须抓好“备课”环节。加强备“点”、“专题”、“学生”。每节课重内容,勿重形式。

2.摒弃急切近利的思想,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教学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少做题,丰富知识,扩大见闻。

3.深入研究教材,不脱离教材,善于利用教材,站在教材之上的高度看教材,开发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注重课内知识的掌握,吃透教材,阅读教学定要扎扎实实,立足课内,拓展到课外。

4.加强识字、书写教学,重视双基教学,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加强语文积累,表达能力的训练力度,表达意思要写明,写清、写顺。

5.规范文体教学,规范答题。

6.继续发扬备课小组集思广义,集体合作的精神,加强教研工作。 7.拟定并落实写作复习训练计划,将写作复习抓实抓牢。

如何搞好语文复习,是一种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去研究和探索。我们一切都要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搞好语文复习。

( 丁家营中学 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