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会计-基础会计学串讲笔记 下载本文

http://www.9exam.cn

和明细分类科目两类。 第二节账户

[名词解释、简答]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账户分为左方和右方两个基本部分,分别用以记录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加和减少的数额。当左方记录增加额时,右方就记录减少额;当右方记录增加额时,左方就记录减少额。 [简答]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与联系:

会计科目仅仅是对会计要素内容的具体分类项目。企业的经济业务会引起会计要素的数量发生增减变动,因而需要在具有特定结构的载体中详细地分类记录这些增减变动的影响,这就需要通过账户记录取得。所以,设置会计科目后,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一系列反映不同经济内容的账户,用来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记录。

账户与会计科目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一个账户都有其名称,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所以,账户与会计科目一样,都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所进行的科学分类,都说明一定的经济业务内容,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然而,账户与会计科目又不同。会计科目仅仅是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项目,只是说明一定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在数量方面发生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可以提供具体的数据资料。 [多选、简答]账户的对应关系具有的作用:

http://www.9exam.cn

(1)账户对应关系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 (2)账户对应关系有助于发现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合理、合法。 [简答]说明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四个基本数量之间的关系:

账户分为左方和右方两个基本部分,分别用以记录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加和减少的数额。当左方记录增加额时,右方就记录减少额;当右方记录增加额时,左方就记录减少额。

会计要素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会受到许多经济业务的影响,反映会计要素变化的账户就会记录下当期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额,即会计要素的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相抵后的差额,即为本期的期末余额。将本期的期末余额转至下一会计期间,就成为下期的期初余额。因此,每一个账户都会存在四个基本的数量: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一本期减少额 第三节复式记账原理

[名词解释]复式记账法是指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 [简答]复式记账法主要的特点:

(1)复式记账法要求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这样,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不仅能够完整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复式记账法要求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

http://www.9exam.cn

中同时登记,这样,不仅能够使会计要素之间保持平衡关系,而且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从而为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提供了方便。 第四节借贷记账法

[名词解释]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多选、简答]借贷记账法的主要优点表现在:

(1)账户对应关系清楚,可以鲜明地反映各种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2)账户设置适用性强,账户的基本结构为使用既反映资产,又反映负债的双重性质账户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因此,采用借贷记账法不要求对所有账户固定分类;

(3)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无论是全部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都保持借贷平衡关系,对日常核算记录的汇总和检查十分简便。

[简答]简述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目的及方法:

在借贷记账法下,依据记账规则的原理进行的试算平衡,称为发生额试算平衡。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都是以相等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记录的。所以,当一定会计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都过入相关账户后,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相等。这样可以将各个账户当期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列于表内,分别求出合计数,比较是否相等,以检查记账的准确性。发生额试算平衡的公式如下: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http://www.9exam.cn

在借贷记账法下,依据会计等式的原理进行的试算平衡,称为余额试算平衡。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有正常的借方余额,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和收入类账户有正常的贷方余额。所以,依据上述等式,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也必然相等。这样可以将各个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列于表内,分别求出合计数,比较是否相等,以检查记账的准确性。余额试算平衡的公式如下: 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名词解释]单式记账法以现金为主要记账主体,记录现金的收付。单式记账法的记账过程虽然简单,但由于账户设置不完整,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因而无法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

[简答]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记账规则可具体表述如下:

(1)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动金额,都必须在至少两个账户中进行记录;

(2)记录经济业务的账户可以是同一类别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别账户,但必须分别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 (3)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与记入贷方的金额相等。

在借贷记账法下,为了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在账户中记录的正确性,在会计期末(月末、季末、年末)通常需要进行试算平衡,以便及时发现错误并更正。

http://www.9exam.cn

试算平衡,就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对比,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完整的一种方法。试算平衡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两种方法。 [简答]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的特点: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将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按照会计惯例,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 究竟哪一方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额,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不同的。

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额,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登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余额在贷方;收入类账户的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期末通常没有余额;费用类账户的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的减少额,期末通常没有余额。 [简答]试算平衡的原理、作用和局限:

在借贷记账法下,依据记账规则的原理进行的试算平衡,称为发生额试算平衡。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都是以相等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记录的。所以,当一定会计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都过入相关账户后,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相等。这样可以将各个账户当期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列于表内,分别求出合计数,比较是否相等,以检查记账的准确性。 通过试算平衡,如果借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或期末余额合计不平衡,就可以肯定账户的记录或计算有错误,并可以利用双方差额的特性,寻找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