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要点:成功塑造了一批神话人物形象,赋予其深刻的社会意义;想象丰富,描绘出神魔世界的魅力;幽默恢谐的风格;语言韵散相间,生动传神;具有一定的童话文学色彩

影响

第八章 《金瓶梅》及明后期其他长篇小说

第一节 《金瓶梅》 要点:成书年代和作者

一部描绘明代社会现实的作品,标志着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新阶段,

一部描绘出封建统治阶段的种种丑恶及社会黑暗污浊面的小说;以集官僚、恶霸、商人于一体的西门庆为中心,对世态人情进行详细全面的表现与揭露,超越同时代的作品;小说较多直接表现人物的糜烂生活,较少批判;又以出世的宿命观及虚无思想解释人生,缺乏思想高度

艺术成就: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对象的长篇小说,开创了世情小说创作传统。标志着中国小说写实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小说有深远影响

第二节 《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

要点:描写武王伐纣的故事;作品以古讽今,曲折表现社会现实;有较浓的民间神话传说色彩 其他重要神魔小说有《西游补》、《四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 第三节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

要点:历史演义代表作是冯梦龙的《新列国志》 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是熊大木的《北宋志传》 阅读篇目:

第九章 冯梦龙和明后期短篇小说

第一节 拟话本的产生及其特点

要点:明代小说家模拟宋元话本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称拟话本

特点:一、主要供阅读,叙事角度主要诉诸于视觉,发挥了书面文学的优势,技巧更趋成熟;二、大多作品因整理宋元话本而成,有专门的集子;三、作家的参与提倡,使拟话本的文学性与艺术品味得到提高

第二节 冯梦龙与“三言” 要点:生平 内容有时代特色

艺术:注重立意,讲究故事的趣味性,重视结构的空间性与时间顺序,善于通过冲突刻画人物性格,多用白描手法,语言简炼传神

阅读篇目:《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 第三节 “二拍”及其他

41

要点:生平

“二拍”在内容上对商业活动与市井人情的描写较突出 陆人龙的《型世言》

阅读篇目:《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第十章 明后期诗文与散曲

第一节 后七子的复古诗文

要点:李攀龙生平,文学复古主张,诗歌创作特点 王世贞生平,文学主张,诗歌创作特点 谢榛生平,文学主张,诗歌创作特点 宗臣生平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挽王中丞》、《登太白楼》、《报刘一丈书》 第二节 归有光和唐宋派 要点:王慎中的文学主张 唐顺之的文学主张

归有光的生平思想,文学主张,散文创作的特点 唐宋派文论与创作对前后七子复古主义文学的冲击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项脊轩志》 第三节 袁宏道和公安派

要点:在公安派出现之前,思想家李贽的文学活动对文坛的影响;李贽的文学主张 袁宏道生平

袁宏道及公安派文学主张:独抒性灵,反对复古,反对假道学,文学应随时代而变化 公安派的散文成就

公安派之后的竟陵派,代表人物钟惺和谭元春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满井游记》、《徐文长传》 第四节 王磐、冯惟敏等散曲家

要点:陈铎的散曲注重对世态风俗的描绘

王磐的散曲多自娱之作,也不乏讽刺,诙谐风趣,有里巷歌谣的特色 此外还有薛论道等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水仙子》(瓦匠)、《朝天子》(咏喇叭)、《胡十八》(刈麦有感) 第五节 晚明文社及爱国诗文作家 要点:最主要的是复社,领导人张溥 张溥散文风格质朴、有豪气,称名一时 晚明著名爱国诗人陈子龙、夏完淳、张煌言等

42

小品文作家张岱,描绘景致简洁明了,富于诗情画意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五人墓碑记》、《别云间》、《西湖七月半》、《柳敬亭说书》

第八编 清及近代文学

概 说

要点:清初至中叶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基本特征、文学分期

第一章 清前期诗文词

第一节 概说

要点:清初诗文词力矫明末冗弱空疏习气,无论遗民或降臣,内容都较充实,充满故国之思,有强烈的民族特性。

第二节 顾炎武等爱国作家的诗文

要点:清初以遗民诗人为创作主体,立足传统民族立场和气节,深刻反映清初社会和民族矛盾以及诗人们的种种心态。

代表: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吴嘉纪、屈大均 顾炎武生平

顾炎武诗歌特点:寓强烈家国兴亡之感;取材宏富,反映特定时代风貌,被称为“一代诗史”;诗风苍凉沉郁,富于书卷气

清初散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侯方域文章流畅通达,词藻富赡,有小说意味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顾《精卫》、侯《李姬传》 第三节 钱谦益 吴伟业 王士祯

要点: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合称“江左三大家”,都是降臣;诗歌宗唐,反对剽窃与拟古的萎靡诗风,开启清代诗风

吴伟业生平

吴诗特点:广泛反映明末清初史实;辞藻优美,音调和谐,长于七言歌行,号“梅村体” 王士祯生平,倡“神韵说”;此说源自严羽,以神韵为宗,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最高境界;创作实践则流连风景,咏怀古迹,词藻典雅,音律和谐

从顾炎武到王士祯,清初诗坛由强烈的家国兴亡的感愤向朦胧的唯美诗风转变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钱《后秋兴》、吴《圆圆曲》、王《真州绝句》(江干多是) 第四节 清前期的词派和词人

要点:清初词人辈出,“驾元明上”。词兴中兴于陈子龙,以阳羡派陈维崧、浙西派朱彝尊成就高、影响大

43

陈维崧生平

陈词有苏辛之长而自成一家,气势雄浑,笔力迥健;题材广泛,且“填词之富,古今无两”;然间或雄爽有馀,沉厚不足

朱彝尊生平

朱词以姜夔、张炎为宗,绮旎风雅,精工隽永,然多记琐事,多宴游应酬之作 纳兰性德生平

词近李煜,流丽自然,描写边塞生活的小令和悼亡词为世称道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朱《桂殿秋》(思往事);纳《长相思》(山一程)、《金缕曲》*

第二章 清前期戏剧

第一节 概说

要点:明末清初的动荡在戏曲创作中成为主流,以“垂戒来世”、“惩创人心”,出现《长生殿》、《桃花扇》等作品,而苏州派戏剧家集团和李渔的创作为其前奏

第二节 李玉和苏州派戏剧家

要点:苏州派戏剧家是明末清初承前启后的剧作家群,大抵以苏州为中心,活动于明末至清康熙二十年左右。他们多是出身低微的职业性、半职业性戏剧家,作品多描写重大历史事件,风格近于写实而少浪漫色彩,剧作与舞台演出实践相联系

李玉生平

李玉明末作品以《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最有名;清初作品《万里圆》、《千钟禄》、《清忠谱》在思想和艺术上超过前期作品

特点:取材面向生活,或史事,或时事,与流行的才子佳人传奇不同;风格与体裁多样化,悲喜兼擅;戏剧语言和关目排场能因剧作内容赋予不同风格;少案头之作

同派作家:朱佐朝、朱素臣、叶雉斐、张大复等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朱素臣《十五贯》 第三节 《清忠谱》

要点:《清忠谱》是李玉、毕万后、朱素臣、叶雉斐的共同创作,描写明末东林党人和苏州市民反对阉党的斗争,把市民政治搬上舞台,是本剧的一大创造

艺术成就:塑造了东林党人周顺昌的形象,再现了浩大的群众斗争场面,展示了不同阶层人物的不同性格;主题突出,线索关目简洁洗炼,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事俱按实”的时事剧,对《桃花扇》产生影响

第四节 尤侗及其他戏剧家 要点:尤侗生平

尤侗剧作雄奇壮丽,气势纵横,而音律或乖,不宜演唱;有传奇《钧天乐》,杂剧《读离骚》、《吊琵琶》、《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

44

吴伟业有传奇《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反映亡国士大夫的悲观绝望心情 第五节 李渔和他的戏曲理论 要点:生平与创作

戏曲理论见《闲情偶寄》,分词曲、演习两部,系统总结明中叶以来传奇家填词和表演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李笠翁十种曲》,强调舞台效果和娱乐性

第三章 洪昇与《长生殿》

第一节 生平与作品

要点:生平:生于明亡第二年,又遭家难,流离北京;因在佟皇后丧中演出《长生殿》被削籍回乡,后因醉落水遇难。有民主思想与民族感情

除《长生殿》外,还有杂剧《四婵娟》 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 第二节 《长生殿》故事的流传和发展

要点:李杨爱情故事的流传史,《长生殿》继承历史创作传统,成就最为突出 第三节 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要点:歌颂李杨爱情,表现作者的爱情理想;通过他们的爱情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民族矛盾,以及宫廷奢侈生活加于人民的苦难

将李、杨两人都塑造为钟情的悲剧人物,对他们的批判有一定限度,也造成思想倾向的分裂性,内蕴丰富,思维空间大

艺术:继承《梧桐雨》、《浣纱记》等以爱情故事反映一代兴亡的手法,又吸取《牡丹亭》运用幻觉情节把人物理想化的特点,将理想熔铸在所创造的人物形象之中,具有鲜明的抒情色彩和倾向性;场景壮丽,情节曲折,各场次之间的情节交替发展;曲词清丽流畅

第四章 孔尚任与《桃花扇》

第一节 生平与作品

要点:孔子后裔,早年隐居石门山,因讲经得到康熙嘉奖而出仕;因文字罢官,终于曲阜 除《桃花扇》外,尚有与顾彩合撰的传奇《小忽雷》;诗文集有《湖海集》、《岸堂诗集》、《长留集》等

第二节 《桃花扇》的思想内容

要点: 《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明末动荡的社会现实,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总结经验教训,以为后人鉴戒

第三节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要点:选择以侯李爱情故事为描写南明王朝的兴亡:“上半之末,皆写草花争开之状;下半之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