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下载本文

气体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液体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理想气体黏度与压强无关,实际气体和液体的黏度一般是随压强升高而增加,但在4.0MPa一下液体黏度随压力变化不大。 傅里叶热传导定律表达式: 费克扩散定律表达式: 伯努利方程:

伯努利方程:=常数,稳定流动下常用方程为:

历年考题:

1999年: 一填空

1. 化工过程的传递速率与过程的____呈正比,与____呈反比。(1分) 2. 制定管中流体流动的型态用____准数,其数学式为____。(1分) 2000年: 一填空

1. 不可压缩流体在管径为D0的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平均流速为u0,现流量不变,而管径为D0/2,则通

过管内的平均流速为原来的____倍;(1分) 2003年: 二

温度为20oC的水,以2 kg/h的质量流率流过内径为10 mm的水平圆管,试求当流动充分发展后:(1)流体在管截面中心处的流速和剪应力:(3)壁面处的剪应力。(已知水在20oC下,ρ=998.2 kg/m,μ=0.0011 Pa?s)(15分) 2004年 一填空

6. 某一黏度μ为0.1 N?S/m的液体在一内径为100 mm的水平圆管内稳定流动,已知流动为层流,且单位管长的压力降为320 N/m,求在径向距管壁20 mm处某一点的流动速度为____。 二(30分)水以60 m/h的流量在一段变径管中流动(如图所示),已知d1=100 mm,d2=200 mm。1-1截面到2-2截面的垂直距离为2 m,在此两截面间有一U形压差计,指示液位汞,其密度为13600 kg/m.,1-1截面到2-2截面的阻力可忽略不计。

试求:1、若将上述管子水平放置,U形管两侧的指示液液面哪侧高,其读数R为多少?

2、如右图倾斜放置时,其读数R又为多少?试推导。 2005年: 一填空

3

3

22

3

10.当时,流体为____流体。 2006年: 一填空

1. 水灾内径一定的圆管中稳定流动,若水的质量流量保持恒定,当水温度下降时,Re值将____。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不确定 2007年: 一填空

1. 牛顿黏性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该式应用的条件为____流体做____流动。

2. 当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在水平放置的变径管路中作稳定的连续流动时,在管子直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

力____。

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不确定 2008年: 一填空

1. 某液体在内径为d的水平管路中稳定层流流动,其平均流速为u,当它以相同的体积流量通过等长的

内径为d′(d′=d/2)的管子时,则其流速为原来的____倍,压降ΔP是原来的____倍。(2分) 3. 图示为一异径管段,从A段流向B段,测得U形压差计的读数为R=R1,从B段流向A段测得U形压

差计的读数为R=R2,若两种情况下的水流量相同,则____。 A ,R1>R2;B, R1=R2;C,R1

2011四川大学考研化学工程学院化工类专业课复习指引(4)

四川大学考研网 / 2010-08-15

第3章 流体输送

直管阻力损失:hf=λ 层流时摩擦系数:,湍流时 定义:绝对粗糙度ε,相对粗糙度 粗糙度对流动阻力的影响:

层流时,粗糙度对阻力无影响,刺峰埋在缓慢流动的滞流层内,

湍流时,粗糙度对流动阻力有重要影响,湍流微团与刺峰发生碰撞而消耗能量,, 局部阻力计算:

阻力系数法:,当量长度法:若流体流过某局部的阻力在数值上等于长度为le的同径直管的阻力,则称le为当量长度,局部阻力用长为le的直管阻力表示 即:

柏努利方程的形式 解题步骤:

1.画出系统流程图;2.选定基准水平面;3.选定截面;4.列柏氏方程并简化求解; 注意:

1.截面与流动方向垂直;2.截面上的能量取平均值;3.压力一律化为N/m

2

输送流体所需的有效功: ,流体输送机械的轴功: 管路计算:

1.简单管路计算:

简单管路无分支管路,由不同管径的管道串联组成。简单管路的基本特点是: (1) 通过各段管路的质量流量不变,服从连续性方程:w=V1ρ1=V2ρ2=.....=常数 (2) 管路流动阻力为各段直管阻力及所有局部阻力之和 2.并联管路计算:

由主管分流而后又汇合于主管的并联管路, 其特点:

(1) 主管中的质量流量等于并联各支管内质量流量之和w=w1+w2+w3

(2) 任一并联处流体的势能(位能与静压能之和)唯一,从分流点A至合流点B,单位质量的流体无论通过哪一根支管,阻力损失都相等,即

(3) 并联各支管流量分配具有自协调性。任意两支管i、j的流量分配比为 3.分支管路计算:

主管分支、支管再分支。分支点既可以是分流点,也可以是交汇点,取决于支管流体流向。了解。 管路特性曲线

以单位重量流体为计算基准的柏努利方程,式中各项单位为m流体柱 输送机械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机械能: 其中

HL称为管路的扬程或压头, 其物理意义等价于将该流体提升 HL的高度而具有的位能, 扬程HL与升扬高度(z2-z1)不同。 又根据管路中的流速u与体积流量V的关系

+

阻力平方区l与流量无关,令 从而得到管路特性方程+

管路特性曲线,表述了一定管路系统所需提供的机械能与流量的关系。+固定不变,K值代表管路系统的阻力特性,高阻管路K值大,曲线更陡峭,表明完成同样的流体输送任务需要提供更大的扬程。

流体输送机械

主要为离心泵

离心泵结构:高速旋转的叶轮和固定的泵壳,叶轮上装有若干叶片,叶轮将输入的轴功提供给液体。

离心泵工作原理:液体随叶轮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叶片间通道向外缘运动,速度增加、机械能提高。液体离开叶轮进入蜗壳,蜗壳流道逐渐扩大、 流体速度减慢,液体动能转换为静压能,压强不断升高,最后沿切向流出蜗壳通过排出导管输入管路系统。 离心泵特性曲线:

性能参数:流量V [m3/s];压头H [mH2o];轴功率N [kW];效率? [%] 特性曲线:

H—qV曲线:离心泵的压头H又称扬程,是指泵对单位重量的流体所能提供的机械能[J/N],单位为m。因此H—qV曲线代表离心泵所提供的能量与流量的关系,离心泵压头H随流量

qV增加而下降;

N—qV曲线与?—qV曲线:离心泵的轴功率N是指电机输入到泵轴的功率,流量最小时轴功率最小,因此启动泵时应关闭出口阀,使启动电机电流最小,保护电机。流体从泵获得的实际功率为泵的有效功率Ne,由泵的流量和扬程求得,其中,由图可知Q在80~100间离心泵的效率最高,即高效区,工作时尽量在此区内。

特性曲线的变换:

特性曲线是制造厂用20℃清水在一定转速下实验测定的。若输送液体性质与此相差较大,泵特性曲线将发生变化,应加以修正,使之变换为符合输送液体性质的新特性曲线。

液体密度的影响:离心泵的理论流量和理论压头与液体密度无关,H—qV曲线不随液体密度而变,η—qV曲线也不随液体密度而变。 轴功率则随液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离心泵启动时一定应在泵体和吸入管路内充满液体,否则将发生“气缚” 现象。

液体粘度的影响:液体粘度改变,H—V、N—V、?—V曲线都将随之而变。

叶轮转速的影响—比例定律:转速变化特性曲线变化, 在转速变化不大于±20%范围内

,,

叶轮直径的影响—切割定律:减小叶轮直径特性参数随之而变,对叶轮圆周进行少量车削

,,

汽蚀现象:叶轮内缘处的压强低至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部分液体将汽化,产生的汽泡随即被液流带入叶轮内压力较高处因受压缩而凝聚。凝聚点处产生瞬间真空,造成周围液体高速冲击该点,产生剧烈的水击,称为汽蚀。因此汽蚀状态下工作的离心泵噪声大、泵体振动,流量、压头、效率都明显下降。高频冲击加之高温腐蚀作用使叶片表面成海绵状而迅速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