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流速变快,水位升高,径流量变大,含沙量增大。
(3)降水强度大且集中;上游地形起伏大,汇水速度快;下游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4) 甲地区 乙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 风气候 土地利用 类型 水田 主要粮食 作物 小麦 存在的生 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植被 破坏等 [解析] 第(1)题,我国雨带在9月份开始南退,因此形成此次降水的锋面可能是冷锋,冷锋的降水多在锋后。第(2)题,由于降水强度大,汉江的水量大增,其含沙量也随之大增。第(3)题,此次汉江洪灾的自然原因:①降水强度大且集中;②上游地形起伏大,汇水速度快;③下游地势平坦,排水不畅。第(4)题,甲在河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土地利用方式为旱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乙在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利用方式为水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开垦,使植被破坏严重,加上该地为低山丘陵地形,因而水土流失严重。
课时作业(二十八)
【基础演练】
1.D 2.B 3.C [解析] 第1题,A地区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我国新的石油基地和西气东输的起点。第2题,呈长条状的产业带主要沿陇海—兰新铁路分布,这里城市、人口的分布也与铁路线的分布有关。第3题,图中C为三峡地区,D位于我国云南省西南边境。三峡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水能开发是这一地区的重点。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交通建设难度大;该地区邻国众多,为发展边境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C 5.C [解析] 第4题,根据年较差和降水量可知,a、b、c、d分别大致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东北地区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制约农业生产发展,华北地区春旱严重,长江流域盛夏时节常出现伏旱天气,珠江流域在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第5题,甘蔗和橡胶都分布在热带地区,油菜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甜菜和亚麻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适宜棉花生长,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华北地区一般种植冬小麦,东北地区一般种植春小麦。
【能力提升】 6.D 7.C [解析] 第6题,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2003年以后,我国制造业重心向偏北方向移动,原因是近年来天津、河北、辽宁、河南等省市制造业发展迅速,故D项正确。从图中看出,1980年至1997年,制造业整体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1997年以后向东南方向移动,故A项错误。1980—1997年期间制造业向西南移动,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位于115°E以西、25°N以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发展迅猛,故B项错误。1997—2003年期间向东南移动,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技术密集型)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新引擎,故C项错误。第7题,根据我国制造业重心移动特点分析,可以得出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制造业整体重心移动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故C项正确。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制造业整体移动幅度会越来越小,故A项错误。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分布在相对偏向东南的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和政府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重心呈现向北偏西方向移动的重要原因,故B项错误。从不同类型制造业重心分布的相对区域来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重心相对偏向于东南,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重心分布相对偏向于西北,故D项错误。
8.D 9.B [解析] 第8题,明确①②③④⑤所经过的城市、走向即可判断其名称。第9题,⑥位于亚热带地区,盛产水稻,不种植春小麦;⑦是淮河,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⑧是庐山;⑥⑦⑧三者中只有⑥处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
10.(1)推广节水器具,居民生活节约用水;提高工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推广先进灌溉技术,发展节
76
水农业等。
(2)有丰富的原料,如海盐、煤、石油;海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技术力量雄厚;国家政策支持等。 (3)从左向右,自上而下依次:B、D、C、A、E
(4)推进中日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节能环保、减灾防灾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中日经济优势互补、互利双赢;为我国发展生态工业,实现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效应;加快唐山曹妃甸地区的开发建设;推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等。
[解析] 此题考查了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发展重化工业的有利条件以及曹妃甸循环经济园中的相互关系和曹妃甸生态工业园的意义。第(1)题,节约用水应从生活中做起,从提高用水率等方面做起。第(2)题,从资源、交通、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重化工的有利条件。第(3)题,注意抓住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第(4)题,曹妃甸生态工业园的最大优势是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
【选做题】
11.(1)①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②该河段进入平原,河道变宽(坡度较小),水流变缓,加之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沉积;③(泥沙沉积)导致河床逐步抬高;④人为加高堤坝,形成地上河。
(2)①地处洞庭湖(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②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③河网密布,灌溉便利。
(3)适宜发展有色金属采掘、冶炼工业。原因:①该省锑、铅锌矿等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②附近有大型水电站,能源充足;③铁路交通、长江航运发达,交通运输便利;④市场需求量大;⑤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流域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及其分析。第(1)题,可结合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来回答,从植被破坏、河流含沙量及泥沙淤积、河道特征及人为原因等方面分析。第(2)题,水稻生产主要考虑地形、气候、水源等方面。第(3)题,结合图示可知,甲省有丰富的锑、铅锌矿等有色金属,且附近有水电站,再加上交通便利、市场需求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等因素,可发展有色金属采掘、冶炼工业。
课时作业(二十九)
【基础演练】
1.B 2.C [解析] 第1题,从该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示意图上可以看出,该地区坡度大于8°以上的面积占了较大比例,从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地区能源薪柴占了较大比例,再加上南方多雨,若砍伐薪柴不注意保护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第2题,解决该地区环境问题在于解决能源问题,主要途径有开发小水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封山育林禁止采伐不合理,可以采伐与培育相结合。南方矿物能源较缺乏,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不合理,并且大量燃烧矿物能源会造成环境问题。
3.C 4.B 5.D [解析] 第3题,根据经纬网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天山山脉、祁连山脉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长白山脉位于东北地区。第4题,据图可知,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对应的海拔高度约为2 900m,且该地对应的7月份气温约为13℃,1月份气温约为3℃,则年较差约为10℃。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的年径流量和河流的补给方式有关,并不因为工程设施的建设而减少或增加,故A选项错误。水电工程建设使库区的泥沙沉积加快,下泄的泥沙含量减少,故B项错误。水电工程建设以后,库区储水量增加,加大地表水的下渗,地下水位应上升,故C项错误。该地位于横断山区,地质结构复杂,大型工程建设可能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故D项正确。
【能力提升】
6.B 7.A [解析] 第6题,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可知,我国人口重心在南方地区,耕地面积南方少于北方,南方水土资源配合更佳,结合人口和耕地的比重可推出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第7题,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丰富,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较少。
8.B 9.D [解析] 第8题,从表格数据可知,农业雇工日工资平均增长率高于非农产业雇工月工资平均增长率,因此农民工工资增长慢,农民农业生产收入增长快,再加上中西部经济发展,部分农民工就近打工,由此造成了“民工荒”。第9题,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由于外地民工减少,常出现“民工荒”。
10.C 11.D [解析] 第10题,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附近,受板块挤压影响,陆地
77
上多高山。第11题,台湾地势陡峻,河流大多数短小流急,最容易导致泥石流。
12.(1)少 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之地形闭塞,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 (2)伊犁河谷是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形成的西部宽、东部窄,西低东高,向西敞开的三角形区域;近东西走向的中天山山脉又将其分割成山脉、河谷(盆地)相间的分布格局。
(3)伊犁河谷属于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集,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从而成为“西域湿岛”。
(4)有利:受天山阻挡,冬季相对温暖,利于小麦安全越冬,位于山地迎风坡,丰富的降水和地表水为小麦生长提供了较充足的灌溉水源,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不利:易受到低温冻害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了等值线的判读及地形特征的判读、降水的成因、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自然条件等。第(1)题,根据等降水量线可以判读,甲地降水不到50 mm,是因为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之地形闭塞,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第(2)题,从图中山河分布特点可以看出,伊犁河谷位于南北天山之间大致呈东西走向,西部又被中天山隔成两个河谷,大致呈东高西低、自东向西、西部有缺口的三角形区域。第(3)题,由于西部有缺口,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可以深入,此为迎风坡,因而降水较多。第(4)题,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条件。
【选做题】
13.(1)地形:以高原为主,北部地势平坦,南部起伏较大;地势:平均海拔4 000m以上,总体西北高东南低。
(2)河谷农业:海拔较低,热量较丰富,农业用水方便;高原畜牧业(高寒牧业):海拔高,位于高寒草原地带(放牧耐寒的畜种)。
(3)山地垂直 南坡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于北坡,故雪线低 峡谷地带水能开发;河谷平地水稻种植;珍稀药材开发;生态及民族风情旅游业。
(4)地震、冰川跃动(移动)、滑坡、泥石流。
墨脱北侧的雪山,海拔高,每年5月至11月,冰雪消融,公路能够通行,但此时雪山南坡的墨脱一带属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正好进入雨季,冰雪消融和泥石流毁坏公路严重,交通中断,故此时段是北通南不通。
[解析] 第(1)题,对比两幅地形剖面图,不难看出青藏高原的地形和地势特点。第(2)题,青藏高原的农业主要为畜牧业和河谷农业,生产带有明显的高寒特征。第(3)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纬度低,相对高度大,因此自然带的垂直分异明显。雪线的高低既与气温有关,又与降水量有关,一般说来,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藏南地区水热条件较好,可发展河谷农业,并且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水能资源,可发展水电和旅游业。大峡谷有面积达上千平方千米野生原始天然红豆杉林,其所含的紫杉醇对癌症等疑难病症有良好的疗效,可发展珍贵药材开发。但交通十分不便,因此藏南地区发展要先修建道路。第(4)题,藏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且坡度陡,因此地震、滑坡、泥石流较多。5月到11月是藏南地区的暖季,冰雪消融量大,沼泽较多。
课时作业(三十)
【基础演练】
1.B 2.C [解析] 第1题,依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出甲位于我国台湾岛西部,乙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甲的实际范围比乙的实际范围小,甲的比例尺要大于乙。A、B两城市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类型相同。台湾的铁路线主要分布在岛屿四周,形成环岛铁路。澳大利亚铁路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平原。依据经纬度距离可以判断B、C两城市间的距离不超过100km。第2题, D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形成了该地的热带雨林气候。
3.D 4.B 5.A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湖泊的面积正在减小,注入湖泊的一些河流在消失,注入湖泊的径流量不断减少。第4题,湖泊的面积缩小,气候干旱,蒸发加大,土壤的盐碱化加剧。第5题,若想减缓湖泊的继续缩小,人类活动适宜的方式应该是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因农业生产而大量引用注入湖泊的河流的水量。
78
【能力提升】
6.A 7.C [解析] 第6题,甲城市位于汉水谷地,受北部秦岭山地的阻挡,1月份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对甲城市的影响较小,而乙城市位于黄淮平原,地形阻挡作用不明显,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弱,从而导致1月份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第7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8.B 9.D [解析] 第8题,旧金山处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南移,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给旧金山带来大量降水,而M城处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其降水量明显少于旧金山。第9题,中央谷地降水量少,农作物种植一年可以收获2~3次,主要依赖于发达的灌溉系统。
10.B 11.A [解析] 第10题,从甲到丙,城市规模扩大了,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对蔬菜、禽畜产品、花卉等城郊农业的需求量增大。第11题,随着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大规模转移。
12.D 13.A [解析] 第12题,①区位于东北地区,④区位于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气温较东北高,降水较东北多。第13题,③地是长江中游平原商品粮基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由于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大,但因季风活动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
14.(1)棉花(长绒棉) 优势条件是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限制性条件是水源不足(降水少)。 (2)甲区域主要发展原油开采,(原油大量出口国际市场,石油加工业不发达)。原因是该区域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较好;且由于独立前长期遭受殖民主义者统治,工业基础薄弱。乙区域石油化工(加工)发达。原因是该区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科技力量雄厚,市场需求量大。
(3)甲图中的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缩短了大西洋沿岸与印度洋沿岸间的航程。乙图中的京杭大运河,从历史到现在均为我国重要的南北水上交通线,如今运河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北上的输水通道。
[解析] 第(1)题,甲地区是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气候炎热干燥,热量丰富,适宜发展棉花生产。甲地区光照充足,但是水源短缺。第(2)题,甲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业发达,但是由于经济畸形发展和本地区市场狭小,石油加工业不发达。乙地区石油资源较贫乏,石油开采业不发达,但是由于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力量较强,主要依靠进口石油,发展石油加工业。第(3)题,甲图中的运河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缩短了大西洋沿岸与印度洋沿岸间的航程。乙图中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南北水上交通线,现在还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北上的输水通道。
【选做题】
15.(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航空运输 太阳能 风能 绿洲农业或灌溉农业 大气降水 冰雪融水 台风 寒潮(沙尘暴、暴雪)或干旱或融雪性洪水
(2)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增加科技投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降低能源消费过程中污染的排放(或把污染物处理后再排放)。
[解析] 第(1)题,结合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铁路、公路、水运以及航空运输。新疆无发展水运的条件,交通运输方式一栏只可再填航空。海南地处南部沿海,夏秋季节夏季风以及台风势力强大,新疆地处内陆,冬季风势力强大,两地风能资源丰富。海南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能丰富,新疆气候干旱,大气中水汽含量少,太阳能也丰富。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河流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降水较多容易产生暴雨洪涝,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发展农业生产需要依靠水源灌溉,适宜发展绿洲农业或灌溉农业。河流补给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气候干旱,冬春季节常受寒潮、沙尘暴、暴雪等气象灾害影响。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容易造成融雪性洪水。第(2)题,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
课时作业(三十一)
【基础演练】
1.B 2.D [解析] 第1题,GPS技术用于精确定位,GIS技术用于分析、提供数据,为决策者提供依据。RS利用传感器接受地物反射的电磁波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用以揭示物体特征、性质
79
及其变化。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6 月 11日河南刚收割完小麦,故选D项。
3.B 4.D [解析] 第3题,根据GPS手持机呈现的地理坐标(32°03′23.2″N,118°45′54.6″E)可以判断该地的地形区是江淮平原。第4题,从收星界面呈现的接收卫星信号的卫星编号可知,GPS手持机同时接收了11颗卫星的信号。
5.D [解析] 根据图乙数据可以看出该区域河流的海拔高于两岸,为地上“悬河”,因此可以判断此地位于黄河下游。
【能力提升】
6.A 7.D [解析] 第6题,理解图示中的图层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土壤、地形、土地利用和水系分布可以用于耕地的分类和评价。B项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则需要工厂、交通线的图层,与土壤关系不大;C项商业分布和规划则需要商业网点、交通线路的图层,图中没有呈现;D项学校的分布除考虑居民点分布外,还要重点考虑交通状况。 第7题,深埋垃圾场对大气污染小,排除①;造纸厂、印刷厂的分布与建深埋垃圾处理场没有直接关联,③不合题意。深埋垃圾场应建在地质条件稳定的地势低洼地或沟谷,要远离城区,对地下水没有污染或污染小。
8.C 9.A [解析] 第8题,网格11、12、21同属于行政区Ⅰ区,均为商业区,功能相同,人口数量相等。而网格13虽属于商业区,但处于Ⅱ区,人口数量与网格11、12、21不同。按工业布局原理,工业区布局在住宅区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可以判断该地盛行东北风,最小风频是西南风。该城市只有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并且商业区分布在城市西北边缘,城市中心为住宅区,而等级较高的城市一般还包含其他功能区,并且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网格43的人口数量可根据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功能分区、网格代码对应关系,结合商业、住宅、工业人口数量比例3∶5∶2计算,网格43处于Ⅲ区,总人口有17万人,3个住宅区1个工业区,住宅区与工业区人口比例为15∶2,因此网格43的人口数量为2/17×17=2万。第9题,超市应设置在住宅区的中心、地价较低的区域。
10.C 11.D [解析] 第10题,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如图层叠加处理分析。第11题,选定的区域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远离主要道路,植被保护好,最适宜建设水源保护区。
12.(1)① ⑤ ④ ⑥ ② (2)GIS与GPS
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
丙:装载GPS接收机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
丁:RS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
(甲、乙、丙、丁任答一点)
(3)促进土地资源的调查,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库;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国土规划、国土发展、国土管理等国土整治工作。
[解析] 本题考查3S技术之间的关系,3S技术的应用及“数字中国”对我国国土整治的意义。解题关键是明确3S技术的不同工作原理和作用。
【选做题】
13.(1)光谱特征 植被类型
(2)监测范围大;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 (3)垂直地域分异 光、热(温度)和水分随地势的变化发生分异
(4)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如土地、光、热资源等);增加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发展多种经营;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等。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一即可判断。第(2)题,考查遥感技术的特点,需要迁移课本知识。第(3)题,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主要是由光、热条件随地势变化产生的。第(4)题,可以从对土地、光、热等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农业增产,农业增收等角度分析立体农业的好处。
课时作业(三十二)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