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分散对消极面的注意力 B.努力忘却产生的消极情境状态 C.增加个体对威胁情境的回避能力 D.镇静剂的应用 E.意志的锻炼
33. 有效应对应激评价调整方法 34. 应对应激减轻紧张的措施 题35~36
A.躯体无器质性变化 B.疾病多数与某种特殊性格类型无关 C.发病因素与情绪障碍 D.心身与时间相关 E.心身与神经递质相关 35. 心身疾病的特征
36. 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二、名词解释 37. 心身医学 38. 应激 39. 应激源 40. 认知评价 41. 应对
42. 心理防御机制 43. 社会支持 44. 心身疾病 45. 心身反应 46. 心身障碍 三、问答题
47. 简述心理应激引起的机体的变化。 48. 简述心身中介机制影响健康的途径。 49. 如何减少心理应激对个体的损害?
50. 简述心理因素影响免疫系统的可能途径。 51. 简述心身疾病诊断、治疗原则。
52. 如何理解心理社会因素是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因素?
53. 学生王某考前总要头痛,考完试症状随之缓解,试用应激理论进行解释。
54. 某医科大学年轻教师,平时身体健康。一次偶然检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异常增高,后证实是白血病。心身马上被击跨,抑郁焦虑、沮丧,封闭孤独,失去康复的希望和信心,不到半年绝望离世。试用心身医学的观点加以剖析。
[自我评价]
1.C 2.B 3.B 4.A 5.B 6.B 7.B 8.C 9.D 10.C 11.B 12.D 13.B 14.B 15.C 16.C 17.C 18.A 19.D 20.B 21.B 22.D 23.B 24.D 25.D 26.A 27.A 28.B 29.C 30.E 31.B 32.E 33A 34.D 35.C 36.D
37. 心身医学是指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科学。 38. 应激是指个体“察觉”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的或适应不良的。
39. 应激源是指机体内、外环境向机体提出的适应或应对的要求,经个体认识评价后可以引起心理和(或)生理反应的紧张刺激物。
40. 认知评价是指个体对遇到的应激源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的估计。 41. 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是人们用来控制应激事件或对它们的反应的对策。
42.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减轻焦虑及其他消极情绪的一种方法,是当个体在应激情况下难以作出直接应对时,由潜意识自动采用的防御性策略。
43. 社会支持指由他人提供的有益于应对应激的帮助。是个体与社会方面所产生的精神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21
44. 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
45. 在刺激作用或威胁情境消失后躯体功能就随之恢复的称为心身反应。 46. 心理刺激过强或作用较久,则使反应持续存在,但仍属功能性改变的称为心身障碍。 47. ①当机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常有明显增强。在某些情况下,某些个体可出现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的情况,如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和血压下降、血糖降低等,甚至导致休克等。②在心理应激状态下,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强,同时抑制葡萄糖的消耗,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有时盐皮质激素也增加,引起血容量增加。③心理神经免疫学的研究表明:大脑作为环境与免疫系统间的协调者,在调节机体对各种应激源的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应激引起的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可以伴有儿茶酚胺及阿片样物质的释放,作用于淋巴细胞受体。
48. ①心理—神经中介机制:主要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进行调节,非特应系统功能增高,而与之对应的向营养系统功能则降低。如果应激源刺激过强或时间太久,也可造成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或紊乱。②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通过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进行调节,胰腺和甲状腺也起一定作用。③心理、神经、免疫中介机制: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着双向性调节。一般认为,短暂而不太强烈的应激不影响或略增强免疫功能,中等度的应激可增强免疫应答,强烈的应激则显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
49.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是人们用来控制应激事件或对它们的反应的对策。可分为情绪关注性应对(包括心理防御机制、重新评价情境和减轻紧张)和问题关注性应对(包括事先应对和寻求社会支持)。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减轻焦虑及其他消极情绪的一种方法,是当个体在应激情况下难以作出直接应对时,由潜意识自动采用的防御性策略。常见的有:否定作用、退行作用、幻想作用、反向作用、合理化作用、升华作用、幽默作用、潜抑作用。重新评价情境是指由于应激依赖于对事件的评价,所以可以通过估计证据的份量以及将消极评价转为积极评价的能力,以降低应激程度。通过重新评价情境,可以集中思考积极方面,分散对消极面的注意;产生积极情境状态,阻止消极情绪;增加个体对威胁情境的控制能力,产生应对应激的效果。 通过应用镇静剂、体力锻炼、放松训练等,可以直接抑制应激引起的生理唤起以及相关的症状,是重要的应对应激的措施之一。
通过获得信息,为建立有效地应对作好心理准备;对应激情境的模拟想象、实践和排演等提高相应的应对能力;学会解释消极情绪、认知曲解以及发现唤起应激的因素,帮助认知调整,降低应激反应等事先应对可作为对付即将出现的应激情境的技巧,减轻应激反应。由他人提供的有益于应对应激的信息和指导,关怀、影响和教育及鼓励与保证等社会帮助,使个体与社会方面所产生的精神和物质上的联系,可减低应激程度。
50.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应激造成暂时性皮质醇水平升高,后者损伤细胞免疫作用,但持久应激与短期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效果不同,有时可使细胞免疫功能增强。②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与淋巴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影响淋巴细胞功能。③中枢神经与免疫系统有直接联系。免疫抑制可形成条件反射,改变免疫功能。
51.①心身疾病的诊断包括躯体诊断、心理诊断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躯体诊断在采集病史时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事件、行为方式、人际关系以及心理、人格发育情况、早年生活经历及遗传情况等;在体格检查时,应想到某些病人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或者说是“心理、自主神经症候群”或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心理诊断常用方法是晤谈、心理测验、心理生理学检查、行为观察等。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常用方法有眼心反射、皮肤划纹征、皮肤温度测定。②心身疾病的治疗: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生物医学手段在躯体水平上处理现存的病理过程,另一方面必须在心理和社会水平上加以干预或治疗。具体方法有:适应环境(尽可能帮助病人适应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应激源)、药物治疗(当病人负性情绪水平很高或已维持很长时间、认知能力很差时,可以选用某些改善情绪的药物来控制过度的心理生理反应。当病人的情绪通过药物作用变得较为平稳后,他们接受医生所给予的正确的思维和应对方式、主动纠正自己原来的认知偏差的能力也会明显提高)、心理治疗(目的在于影响病人的人格、应对方式和调整情绪)。
52.①心理社会因素在癌症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②癌症
22
病人不良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对其病情的发展和生存期有严重影响。③某些负性情绪与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④具有某些情绪和个性行为特征的人其癌症发病率较高。⑤癌症病人的不良情绪反应和应对方式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癌症的发展和转归。⑥采用支持性和行为干预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使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延长。⑦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是促进还是抑制癌症则取决于:心理社会因素的性质、强度和作用时间,心理社会因素的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与生物源性病理性刺激的间隔时间,个体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心理与生理耐受性。
53.①考试是应激源。②各种中介因素影响。③中介机制引起生理反应。
54.①身患癌症是负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心理应激,然后通过心理神经免疫学机制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②突然患病引起严重的心理反应,加重病情发展。③抑郁情绪导致免疫力下降,加速癌细胞生长和扩散。④缺乏社会支持加速病人病情的恶化过程。
(梁光霞)
23
第五章 心理变态
一、 选择题
[A1型题]
1.变态心理又称
A.病态人格 B.精神病态 C.人格障碍 D.病理心理 E.精神障碍
2.临床实践中,哪条不是判断心理正常与否的标准 A.经验标准 B.社会适应性标准 C.经济水平标准 D.统计学标准 E.医学标准
3.下列哪项不属于变态心理的表现
A.情感异常 B.行为异常 C.人格异常 D.血压升高 E.思维障碍
4.心理过程障碍不包括
A.感知障碍 B.人格障碍 C.情感障碍 D.智能障碍 E.思维障碍
5.重度心理异常是
A.行为严重脱离周围环境 B.知、情、意严重失调
C.对自身及环境缺乏自知力 D.不能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 E.以上都是。
6.人格障碍的特征不包括
A.意识障碍 B.人格严重偏离正常。
C.智力正常 D.是从童年或少年期开始。 E.不易改变
7.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征不包括
A. 固执 B.多疑
C.自命不凡 D.反社会行为 E.嫉妒心强
8.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
A.过度的焦虑 B.奇异的信念 C.言语怪异 D.行为怪僻 E.以上都是
9.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不包括
A.无责任心 B.有极强的掩饰能力 C.焦虑情绪强 D.缺乏真正的洞察力 E.鉴别能力差
10.以“刻板固执、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性”为特点的人格障碍是 A.偏执型人格障碍 B.强迫型人格障碍 C.分裂型人格障碍 D.焦虑型人格障碍 E.癔症型人格障碍
11.以“具有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情感易变化、高度的自我中心”为特点的人格障碍是
A.分裂型人格障碍 B.偏执型人格障碍 C.回避型人格障碍 D.癔症型人格障碍 E.强迫型人格障碍
24
12.以“无主见、易受伤害、无独立性、遗弃概念”为特点的人格障碍是 A.依赖型人格障碍 B.攻击型人格障碍 C.偏执型人格障碍 D.自恋型人格障碍 E.强迫型人格障碍 13.对性心理障碍的判断
A.以对他人的影响为标准 B.以现时的社会道德规范为标准 C.以对社会的影响为标准 D.以生物学特点为标准 E.以上都是
14.性指向障碍不包括
A.同性恋 B.恋童癖 C.窥淫癖 D.恋兽癖 E.恋物癖
15.性偏好障碍不包括
A.易性癖 B.异装癖 C.露阴癖 D.受虐癖 E.施虐癖
16.恋物癖的特点是
A.大多为年轻女性 B.通过抚摸、嗅、咬恋物而获得性满足 C.接触异性肉体引起性的兴奋 D.大多数性功能亢进 E.无自责、悔恨感
17.对露阴癖病人正确的描述是
A.易发年龄在60岁以上 B.以女性病人居多 C.一般都有性暴力 D.意识是清楚的 E.事后无自责感
18.下列疾病,不属于神经症的是
A.恐怖症 B.孤独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E.焦虑症
19.关于恐怖症不正确的描述是
A.明知恐怖症状不合理、不必要,却无法控制 B.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 C.药物治疗是本病的最重要手段 D.女性多于男性 E.行为治疗是本病的最重要手段 20.对焦虑症的不正确描述是
A.与遗传因素有关 B.发生于面临危险时 C.放松训练可以减轻病人的焦虑程度 D.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E.肌肉紧张和强直
21.惊恐发作为下列哪一项神经症的症状
A.焦虑症 B.恐怖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E.神经衰弱
22.强迫症的表现有
A.强迫观念 B.强迫意向 C.强迫动作 D.强迫洗涤 E.以上都是
23.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是
A.自杀 B.睡眠障碍 C.思维迟缓 D.躯体症状 E.意志丧失
24.父母对儿童过分溺爱放纵易造成的人格障碍是
A.偏执型人格障碍 B.分裂型人格障碍 C.癔症型人格障碍 D.焦虑型人格障碍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