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幸福感体现在哪里 下载本文

教师的幸福感体现在哪里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教育以人的生活为目的,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教育最终以人的幸福为目的。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的幸福能力。人们常说:有了幸福的教师,才可能有幸福的学生。”从而引出了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教师的幸福或者说教师的幸福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青年教师,本人觉得教师的幸福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爱学生并得到学生的爱,从学生身上获得幸福感。

每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他们都有一颗敏感的心,渴望被尊重,渴望表扬,渴望老师亲切的笑,同样也渴望老师的爱。爱是相互的,我们要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学生;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往,我们才能在孩子身上获得幸福感。 每天上下班进出校门口,当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对着我喊:“老师好”“老师再见”的时候;双休日、节假日,在大街上、小区里,当教过的学生向我打招呼的时候;当他们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友好与尊重时,我会感到非常的满足与幸福,多么纯真的孩子呀,他不会为了你曾经在课上批评过他而对你视而不见。我们学校五年级有一位丁某某同学,是个女孩子,她曾经是父母和老师头疼的对象,经常逃学,不愿意到学校,即使父母送到了校门口,也不愿进教室上课。班主任、任课老师,就连我们校长都跟她交流了一番,但情况还是时好时坏。一次,她又拎着个书包站在操场的一角扭捏着不肯进教室,于是我也走上前劝解了一番,不知是老师们的话对她真的起作用了,还是她自己真的醒悟到了什么,拎着书包回了教室。后来,经常在校园内看到她,每一次,她都会很真诚的对我说:“老师好!”还加一个基本能达到90度的鞠躬,我也总会友好的回她一句:“你好!”心里也挺受感动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虽然我不是她的任课老师,和她接触也就那么一、两次,可她却一直记得你,每一次都会主动和你打招呼,对你又这样的尊敬和友好,难道你会觉得不幸福吗? 2、业务上的收获,从自身的专业成长中获得幸福感

作为青年教师,特别需要在业务上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种专业的成长,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成长,同时包括专业精神、专业修养和专业技能等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地向书籍、报纸、杂志和网络学习,多读书、多反思,不局限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从模仿开始、从读书开始、从反思开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当一节公开课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当你写的一篇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当你辅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了,这时候,你会体会到工作带来的乐趣,你的付出得到了肯定,我想这也是一种幸福的表现。

3、家长的认可,从家长身上获得幸福感。

如果学生家长非常信任、肯定和尊重你,我想你肯定会觉得比较幸福。

那么,如何获得家长的信任、肯定和尊重呢?首先,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要让家长觉得把自己的孩子放在你那里是放心的。其次,也要尊重家长,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心倾听家长的意见,不要动不动就打电话叫家长到学校,当面训斥他的孩子是如何如何的不听话,成绩是如何如何的差,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家长也会把自己的一些疑惑告诉老师,从而建立一种积极的家校合力关系,如果得到了家长的有效配合,工作开展起来就比较轻松,效果也会比较好。教师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可以说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自然从中也能够体会到幸福感。 4、领导的赏识与肯定。

选择教师这一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辛苦和汗水,可能没有非常优厚的待遇,工作之余可能还要完成一些临时性的、琐碎的事务,但只要自己用心去做,即使所做的事不一定能取得很大的成功,领导也会看到你进步了,你成长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成绩赢得领导的赏识和肯定。我想,领导的肯定也会让你体会到幸福感。

最后,引用一位老师说的话,“其实,教师想真正获得幸福感,最重要的一条是自己调整好心态,经常换位思考,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情。时刻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时刻发现生活中的美!”作为教师的你,体会到幸福感了吗?

心得一: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对他们采取各种惩罚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心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讽刺、挖苦他们,一点点的挖掉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甚至组织全班同学来冷落他,让他没有朋友,没有关爱,没有温暖??

耳闻目睹了许多类似的教育事实,让我非常震惊,这些孩子真的不可救药了吗?这些教师是真的爱自己的学生吗?

也许,这些教师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恨铁不成钢”,希望在自己的教鞭下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才,于是“宁给好心,不给好脸”。岂不知,这样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爱,是一种无视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爱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坐在最后一排》,文中的主人公叫乔小叶,她的个子很矮,却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原因是她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资格坐在前排或中间位置,那是优等生的专有位置。乔小叶认为自己又丑又笨,没有人喜欢和她交往,她总是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开始自暴自弃。可是幸运的是,一位姓白的语文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次语文自习课上,这位老师及时表扬了她,从此唤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她开始努力,并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一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不是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因获得自己的私利而爱,相互利用的爱是不是在我们的教师当中存在着?对于那些差生、后进生,我们是不是给予了他们与优等生同样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纯洁的、公正的,不能有半点的虚

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特别是对那些差生教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因为他们受到的斥责、冷遇比较多,亲近他们的同学也很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得到别人的重视。教师应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一些表扬他们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激起他们的信心,成为他们前进的起点。能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心灵美的表现,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表现。在教师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之下。

二、要学会宽容学生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杨磊的男生,是后来转学来的,可以说,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优点,对学习马马虎虎,在班里更是横行霸道,一般任课老师对他不闻不问,只要不影响自己上课就行,一开始,我也本着这样的态度,可是,杨磊并不因为我的不理睬而在课堂上遵守纪律,我们终于闹僵了,有好几次,因为他,我非常生气批评他,看着我生气了,他非但不害怕,反而洋洋自得,这更让我火上浇油,我俩几乎是成了仇人。就这样过了很久,假期里的一天,我和一位同学逛街,杨磊从正面走过来,我们几乎是同时怔了一下,在我还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时,杨磊喊了一声“李老师好”,而后,对我很自然的笑了笑,走开了。我呆呆的站在原地,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心胸是那么狭窄,还不如一个小的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杨磊相处得很快乐,我再也没有因为学生的过错而发过火,因为,在我的学生身上,我发现了一种宽容的美德。在生活中,两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如果我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行一下换位思考,或许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存在如此多的矛盾和摩擦。具有宽阔的胸襟是人的美德,这一点对于教师而言,则更重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另外,教师的这种宽容的美德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极易波动,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教师是他们人生的指路人,要做好正确的引导。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学生生活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几乎没有经受过挫折,感情非常脆弱,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另外,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给予的时代,只懂得索取,不知道奉献,面对家长的无私给予,老师的默默奉献,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指出体验和表达感激的能力是情感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相应,他认为忘恩负义是情感病态的明显标志。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重视孩子思想教育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是啊,如果现在的孩子不懂的回报,只知道一味的索取,那我们的社会还怎样向前发展!合格的人才,不仅是指具有高深的文化知识,更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排除学生心中的烦恼,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