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密码 下载本文

破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密码

12-15 14:42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是家庭教育要承担的主要责任之一,这对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很高的要求。一个充满了冷漠与不公,自私与暴力的家庭常常会导致孩子人格的缺陷。因此,和谐的亲子关系对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亲子关系好,家庭教育才能成功;亲子关系糟糕,家庭教育一定失败。”而要想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有效的亲子沟通是根本的途径。

一、亲子沟通中对家长的要求 父母不要“无照经营”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若不顺畅,就可能产生严重的问题。一些极端的案例,都会在家庭教育里找到根源,这里不仅有教育观念不当的问题,更有亲子沟通不力的问题。

这些问题虽然暴露在初高中阶段,但祸根是在多年前就已经埋下的。这就提醒家长应从小就要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多让孩子体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有了消极的情绪应得到及时的发泄和消解,而亲子沟通是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上不仅无“照”,而且无“心”(即没有用心),以为家庭成员之间不必那么“处心积虑”,可是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不用心不用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答案是可想而知的。

“七心”协力有效的和孩子进行沟通

在亲子沟通的问题上,我认为至少需要童心、真心、细心、专心、耐心、恒心以及狠心,“七心协力”,才会有好的效果。在这儿我主要讲一下童心、真心和狠心。

“七心”中最主要的是家长要有童心,要知童趣。这颗童心里要装着好奇、幼稚、善良、乐观以及自由。做父母的若是老是用成人的思维去看儿童的世界和问题,就永远走不进儿童的心灵。

同时,家长要用真心换来孩子对自己的信赖。说父母对孩子不真心,很多人都会反对。但是想想家长让孩子进名校、上兴趣班,有没有与同事或邻居攀比的动机?有多少事情是在听取了孩子的想法或者征得孩子的同意后才敲定下来的?家长犯了错误、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时,能够真心地认错,并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吗了?

明智的沟通还需要一点“狠心”但要把握尺度。“衡量亲子关系好坏的底线是当孩子遇到麻烦和危险时,看他是否敢于对父母说。衡量亲子关系好坏的高线是当孩子犯下严重错误时,看父母是否敢于惩戒孩子以及孩子是否能够承担责任。”显然,做到后者是需要一点狠心的,但狠心不是体罚,更不能使用家庭暴力,是要把握度的。

亲子沟通也有“戒律”

亲子沟通还有不少禁忌,家长应该尽量避免。从沟通的话题看,要忌三句话不离“学习”。孩子还需要健康、友谊、兴趣爱好、以及自由的心境等。除了谈学习还是谈学习的亲子沟通会非常无聊。

从沟通的途径看,要忌面对面地单一说教。沟通的途径很多,可以谈话、可以玩游戏、可以去远足、野炊、也可以用书信来交流,单一的形式只会产生单一的效果甚至没有效果。这最主要的两条即使不能全部戒掉,也要尽力而为。

1

二、父母和孩子沟通应坚持的态度

首先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生活中并不一定会出现,但各位家长可以通过这个例子来感受一下。当孩子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自己跑去饮水机那里玩,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按下了热水开关,这时候孩子被烫得哭了起来。

如果是“控制型”的家长,通常会责骂孩子,甚至在孩子已经很痛苦的情况下,打孩子,增加孩子的痛苦,目的是为了让他能“长记性”。而“宠溺型”的家长会赶紧查看孩子,在确认孩子没有问题之后,出于内疚和自责,会加倍地补偿孩子,比如:给孩子买很多零食,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等等。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大概体会到两种沟通方式的不同,也可以看到两种沟通方式下,尊重已经被抛开了。

当确实需要教育孩子的时候,情绪不要过激,不要上来就吼骂,也不要做出伤害双方的行为。更进一步,除了友善,如果能做到不急不躁,那是最好了。

但是,在哄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定自己的意志。在这一过程中,不管孩子如何撒娇,即使孩子受到了伤害,也不要心软,更不要放弃自己的尊严。有些事情发生了,不要一味责怪自己,允许自己和孩子一样犯错误,并且吸取教训。

所以,尊重孩子、态度友善、内心坚定,这就是和孩子沟通中应该保持的态度。下面我还是用刚刚饮水机的例子来让大家感受一下。

等安慰好孩子,让孩子稍微冷静下来之后,家长需要和善地问清楚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这里,孩子给出的答案可能千奇百怪,我选择两种最大的可能来举例。

第一种

孩子说:“觉得那个看着很好玩的样子,所以就按了。” 这时候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你感觉疼吗?感觉疼的话,下次就不要玩饮水机了,饮水机是用来喝水的,想喝水可以怎么怎么做??

这样让孩子能知道饮水机并不是玩具,而是喝水的工具。 第二种

孩子说:“想喝水,看大人都这么接水喝,自己也想喝。” 这时候,家长可以先给孩子接一杯水,示范给孩子看,然后把水递给孩子喝。 当孩子在喝水的时候,告诉孩子如何操作饮水机,并且告诉孩子下次要小心,要注意安全等等。

家长在事后呢,也不要过于自责,要明白这是孩子在成长中过程中的正常遭遇。在和孩子的沟通教育当中,重要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如何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动机,他的动机说明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尽量在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阻碍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三、总忍不住冲孩子发火怎么办? 吼孩子时,你知道孩子的感受吗?

父母打着爱的名义,用父母的权威,期待孩子能够言听计从。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固执的坚持,或者犯了小错的时候,就去威胁、吼叫。而带着情绪的教育,恰恰是最无用的教育。

因为你在吼叫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是被封闭的,因为心理保护机制会让孩子进行自我保护。孩子的成长本就是一个犯错到改错,叛逆到懂事的过程。

有一个妈妈在朋友圈分享说:刚刚吼完孩子,真的很后悔,心疼儿子成为了我情绪不稳定的牺牲品??看着这条消息下面的点赞和留言越来越多,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多少孩子在默默地当着父母的出气筒啊。

2

孩子真的需要你这样去骂他吗?其实很多时候你自身的焦虑,往往比孩子的问题本身更可怕。比如一个孩子刚刚学说话,口齿不清,一着急就结巴。我想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说不清,心里很着急,这个孩子今后读书怎么办?会不会变成一个结巴?被焦虑控制之后,父母就会严厉而急切地关注这个问题,第一遍可能耐心教导,但是第二遍如果还是老样子,直接就劈头盖脸地骂过去,结果孩子越说越结巴。

本身一个不严重的问题,被父母焦虑的情绪影响着,变成了真正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看似是在控制孩子。而事实上,我们的行为有时只是为了填补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做父母的怎样处理失控的情绪?真正看清孩子的内在需求很有必要。

我们所谓的“为了孩子好”,孩子真的好了吗? 一次绘画班的活动中,我旁边坐着一位妈妈和她儿子。我经常能听到那位妈妈说:“没事,老师说怎么画都行”、“你就随便画画也可以”??整个过程中,她一直在关注孩子的绘画;而那个孩子,则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画一会儿停一会儿。妈妈说什么,自己就去做什么,更多的时候,会选择沉默。在我看来,那个孩子就像妈妈手里的一副牌,想什么时候出,就什么时候出;想出什么就出什么的同时,还不断地埋怨手里没有一副好牌。

这位妈妈的做法,想必各位家长也都听说过,或亲自这样做过——因为孩子做作业慢而亲自上阵代劳,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而把孩子限制在家里,不许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为了锻炼孩子外向的性格,强迫孩子和各种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打招呼、聊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习惯了用自己的想法捆绑孩子的自由。那么多的“我们以为”,那么多的“为了你好”,对孩子造成了无数次地伤害却不知道??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的,只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淡淡的鼓励??如此而已。

父母情绪平和,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呢?仔细回想就会发现这跟自己的童年息息相关。什么样的土壤开出什么样的花。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受着父母及家庭的影响。父母情绪稳定,家庭会更加温暖,才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不要再把发脾气当作是爱,也不要觉得发脾气是真性情,更不要以为发脾气才是有本事。真正能管理好自己情绪的人,才有真本事,才是好父母。

所以要很好的和孩子进行沟通,我们要先学会如何去爱,才能让孩子真的感受到我们的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