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般病情较急,其它发病缓慢,遇诱因常反复发作
病理变化:虚实两方面
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肺肾 病性:以正虚为主,本虚标实 病势:早期为实邪阻滞心络,扰乱心神;日久病机复杂,病情加重
病机转化:与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程度有关
鉴别:胸痹;奔豚 辨证:辨惊悸与怔忡;辨标本虚实
治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治法:辨证加养心安神或重镇安神
胸痹 源流:
东汉·张仲景《金匮》对胸痹进行了专门论述,病名最早见于此书。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制定了9张方剂治疗本病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舌下含化苏合香丸治胸痹
明·徐彦纯《玉机微义·心痛》对心痛与胃痛进行鉴别。揭示胸痹不仅有实证也有虚证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诸痛门》提出用大剂量桃仁、红花、降香、失笑散治死血心痛 清·陈念祖(修园)《时方歌括》用丹参饮治疗心腹诸痛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之胸痹心痛
16
病因病机:
病因:素体虚损,外邪侵袭,饮食失节,情志失调 病机:心脉痹阻(“阳微阴弦”) —阳微:即本虚,即是“阳虚知在上焦”,为心之气血阴阳的虚损
—阴弦:及标实,为邪气郁阻脉络
发病:经脉、络脉系统失常,亦能影响到心 病位:在心及心之络脉,涉及肝、脾、肾
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本虚:心气、血、阴、阳不足
—标实:痰热、痰浊、热毒、阴寒、淤血、气滞等病邪郁阻脉络
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以淤血最常见
病势:由标及本,由轻转剧 病机转化: 鉴别:悬饮;胃脘痛;类心胸痛;脾心痛
辨证:辨病位;辨病性 治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驱邪扶正” 治法:补益心气,活血通脉(“通”“补”)
不寐
轻者多梦,重者彻夜不眠 源流: 《素问·逆调论》“胃不和则卧不安”
东汉·张仲景认为病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将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类 病因病机:
病因:感受外邪,情志失常,饮食不节,体虚不足,久病之人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阳不交于阴) 发病:因外感火热或饮浓茶,或大喜大悲大惊大恐等因素直接影响心神者,发病较急。因体虚不足,或它病之后等以内伤为主者,发病一般较缓
病位:1)在心,总因心神失舍而成;但与肝(胆)、脾(胃)、肾有关。2)阴维、阳维二脉 病性:总属营卫失和,阴阳不交,心神失守,虚多实少之证 病势:由外向内,由其它脏腑向心发展
病机转化:
鉴别:喘息不得卧
辨证:辨中心证侯;辨虚实 治则:有虚实之分及有邪无邪之别。治总以扶正祛邪,补虚泻实,调其阴阳以安心神为大法 癫狂 源流: 《素问》“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难经》提出“重阴者癫,重阳者狂”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癫狂》提出与“痰”的密切关系,为后世用吐法治本病建立理论基础
17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开创淤血学说之先河 病因病机: 一、癫
病因:禀赋不足,情志内伤,饮食失节
病机:痰气郁结,蒙蔽心窍 发病:多缓慢,呈渐进发展 病位:心(脑)、肝、脾,亦可涉及肾
病性:属阴证、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心脾两虚 —标实:气滞、痰阻 病势:初期可表现为实证,但可虚实夹杂之证 病机转化:
鉴别:郁病;痴呆
辨证:辨证侯特征;辨别病性 治则:扶正祛邪 二、狂
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禀赋不足 发病:多其余仓卒之间,多呈急性发病
病机:痰火上扰,心神不宁 病位:心、脑,与肝胆关系密切,涉及脾、胃、肾等脏
病性:多属热证、阳证、实证。久病不愈可致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病势:有阳证、热证、实证,渐向虚实夹杂转化,邪去正衰可向癫病过渡 病机转化:
鉴别:癫病;蓄血发狂
辨证:审中心证侯;辨病性 治则:扶正祛邪 对偶:
—癫病机:痰气郁结,蒙蔽心窍
—狂病机:痰火上扰,心神不宁
痫病
源流: 《素问》指出痫与先天因素有关 宋.陈无择指出多种因素导致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痫》强调痰迷心窍引发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与元气虚“不能上转入脑髓”,和脑髓淤血有关 病因病机:
病因:七情失调(主要责之惊恐),禀赋不足,脑部外伤,其它疾病之后
诱因:劳累、情志过度、惊恐等 病机:
发病:起病急骤为特点
病位:心(脑)为主,脾、肝、肾
病性:一般虚实夹杂多见。发作期以邪实为主,间歇期以脏腑失调为主
病机: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痰内动,蒙蔽清窍 病机关键:元神失控 病理:风火痰(顽痰)淤 病势:由实转虚,虚实夹杂 病机转化:
18
鉴别:中风病;痉病;厥病 辨证:辨中心证侯;辨病位;辨病性
治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痴呆
源流: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有“癫狂痴呆”专篇 病因病机: 病因:
1)原发病因:先天不足,年老精气虚衰
2)继发病因:中风,感受疫疠毒邪,外伤与中毒,其它疾病 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发病: 病位:脑,与心肾肝脾均有关系,与肾之关系尤为密切
病性:虚及虚实夹杂为主 —本虚:肝肾精亏,脾肾俱虚,髓海不足
—标实:痰浊、淤血、气滞、以及痰热、风火
病势:多较徐缓,渐进加重 病机转化:
鉴别:狂病;健忘;昏迷 辨证:辨病位;辨病性及虚实缓急
治则:辨明虚实何者为主、为急;何者为次、为缓。把握通降祛浊不伤正,滋补养正不致邪壅 治法: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治标;补虚扶正、充养脑髓治本
厥证
源流:
《卫生宝鉴》初步提出内伤杂病与外感杂病之厥的不同点 明·李梴《医学入门》首先明确区分外感发厥与内伤杂病厥证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也”。总结前代对厥证的认识,提出虚实论治厥证
五厥:气、血、痰、食、暑 病因病机:
病因:外邪侵袭,七情内伤(恼怒多见),饮食劳倦,亡血失精,剧烈疼痛
病机:气机逆乱,升降失常,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发病:多有明显诱因,起病急骤,以一过性昏厥为发病特点 病位:五脏六腑,但与肝的关系尤为密切
病性:有寒、热、虚、实之别 病势:
病机转化:
鉴别:痫病;中风;昏迷 辨证:辨病因;辨病位;辨虚实;辨寒热
治则:调和阴阳、疏理气机、交通上下。发作时急宜回厥醒神,缓解后调理气血 治法:
实证—开窍、化痰、辟秽 虚证—益气、回阳、救逆 突然昏仆小结:
伴昏迷时间长,醒后有后遗症为中风
19
伴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痫
伴四肢厥冷:厥 伴意识障碍:昏迷
第三章脾胃病证 胃痛
源流: 《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
唐宋以前文献多把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 金·李东垣《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
明清时代进一步提出胃痛的治疗大法
明·虞抟《医学正传》还指出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
病因病机:
病因:六淫外袭(寒多见),情志所伤,饮食失调,生活起居失宜,瘀血停滞,脾胃素虚
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发病:由邪干胃脘引发的疼痛多为急性;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疼痛多为慢性 病位:在胃腑,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 病性:急性以邪实居多,慢性以正虚或虚实夹杂为主
—实:寒凝、气滞、食积、湿热等
—虚:脾胃虚弱,包括气虚、阴虚、阳虚等
病势:病之初在胃,涉及气血 病机转化:决定于邪气的强弱与脏腑功能的盛衰及邪正双方的相对消长变化 鉴别:真心痛;胃脘痈;脾心痛;胁痛 辨证:辨急慢;辨虚实;辨寒热;辨气血;注意兼夹证 治则:急性疼痛应“急则治其标”重在祛邪止痛。慢性疼痛应“缓则治其本”寓补于通,标本兼 治
实者祛邪为主,虚者补虚调养脏腑为主,佐以通降
治法:通降和胃止痛(明.虞抟《医学正传》“通”)
胃溃疡四大并发症是出血、穿孔、梗阻、癌变
痞满
源流:
东汉·张仲景既作出类证鉴别,又创诸泻心汤,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效法
明·朱丹溪《丹溪心法》将其与胀满做鉴别 病因病机:
病因:脾胃虚弱,胃阴不足,情志因素,饮食因素,药物伐中,劳逸失调,六淫外袭,淤血痰湿痹阻 病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 发病:起病缓慢,病情迁延反复,
20
缠绵难愈
病位:在脾胃,与肝胆关系密切 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见 —虚:脾气虚,胃阴虚弱 —实:气郁、食积、热毒、湿阻、痰凝、血瘀
病势:初为实,久则气阴耗伤。虚痞多有邪实存在,又易形成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证 病机转化:
鉴别:胃脘痛;胃癌;胸痹;结胸
辨证:辨虚实;辨寒热
治则:邪正兼顾,扶正祛邪,寒热平调
治法:调理脾胃升降 呕吐 源流: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对呕吐的脉证治疗阐述详尽,而且认识到呕吐有时是人体排除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反映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呕吐的发生于胃气上逆有关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凡呕吐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也”
明·张景岳:将呕吐分虚实 病因病机:
病因:饮食失调,情志失调,外邪犯胃(寒邪犯胃多见),脾胃虚弱
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诸病源候论》)
发病:一般由六淫、饮食、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