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barr小体的观察讲解 下载本文

掉多余乙酸,用镊子将软化的毛囊剥下,去毛干,用针头将剥下的组织均匀分散,待干后将玻片放入硫堇紫染液内染色20min,取出玻片移入75%乙醇30s,轻轻摇动,然后取出玻片晾干。 方法(五)

l.取女性口腔上皮细胞涂片。待干燥。 2.Carnoy固定液中固定15分钟。干燥。

3.5N HCl中10分钟。水洗。干燥。

4.0.2%甲苯胺兰染色2—5分钟。水洗。气干。

5.镜检。

通过几种方法的比较,我选用方法(一)做实验,原因有 ?方法一步骤简单;

②选用的试剂是我们试验室中常用试剂,,它的配置我们较熟悉。 四.结果与分析

1.在实验中取材时应该注意安全;

2. 涂片时应均匀涂成单层,取材细胞要多些。取材前应漱口。

3.镜检应选择完整、核质中颗粒均匀的细胞观察,X-小体大小约为1μm,多位于细胞核边

4. 统计X-小体阳性率,计数应选300—500个细胞。

5. 如果用毛囊细胞进行试验,采样前应清洗头发,因出油后拔取毛发时不易带出毛囊细胞。

6. 涂片时,牙签与载玻片基本平行涂抹,涂片范围为盖片大小。

7. 防止刮伤。

女性口腔上皮细胞

目镜10X 物镜100X 放大倍数 1000倍

图1箭头所指是Barr小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Barr小体位于核膜边缘的内侧,直径为1um左右,其形态有微凸形,三角形,卵形,短棒形和双球形等。

6

五、讨论与结论

1、 Barr小体与其他异染色质一样,那么什么是异染色质及其功能 (1)什么是异染色质?

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早期或中、晚期,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的固缩常较其他的染色质早些或晚些,其染色较深或较浅,具有这种固缩特性的染色体称为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异染色质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和功能异染色质两种类型。结构异染色质是指各类细胞在整个细胞周期内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多定位于着丝粒区、端粒区,含有大量高度重复顺序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称为卫星DNA(satel-lite DNA)。功能异染色质只在一定细胞类型或在生物一定发育阶段凝集,如雌性哺乳动物含一对X染色体,其中一条始终是常染色质,但另一条在胚胎发育的第16~18天变为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该条凝集的X染色体在间期形成染色深的颗粒,称为巴氏小体(Barr body)。 (2)区别

常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浅色,或对孚尔根反应呈弱阳性。异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或对孚尔根反应呈阳性。 (3)功能

关于异染色质的功能,目前还未深入了解。但以下的几点是明显的:

1、结构型异染色质可以加强着丝点区,使着丝粒稳定,以确保染色体分离。 2、可以隔离和保护重要基因(例如NOR区的18S和28S基因),防止或减少基因突变和交换。

3、促进物种分化,同源染色体可通过其异染色质区的重复序列在减数分裂时配对,这种配对能帮助染色体全长的联会。重复序列中可以容纳突变,进而形成新的不同重复序列,由此而促进物种的分化和形成。 4、有利于非必要基因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

5、具有斑点位置效应能导致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化,使其中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

6、异染色质可以从两个方面参与基因调控:一是通过一种与“异染色质化”有关的过程,使多数大片段的染色质结构关闭;二是通过稳定更多的已开放的染色质结构来避免其关闭结构状态的存在。 2 为什么巴氏小体一般出现在核膜边缘?

异染色质一般分布于细胞核的边缘地带,大多是由不具遗传活性的卫星序列所构成。其中的基因都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有些即使在常染色质内也无法表现。在细胞周期的S期中,异染色质比真染色质更晚进行复制,因为它螺旋化与其他染色体不同步,而至使被推挤到核膜边缘。

3 为什么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观察到x小体?

雌性个体体细胞是否都有x小体还没有定论。不过,至少生殖细胞没有,雄性动物更没有了。只有雌性间期的细胞有。另外,有些人性染色体只有一条Y,共45条染色体,这种病也观察不到X小体。

4 为什么不是所有雌性动物都可以发现巴氏小体?

英国学者莱昂(M.F.Lyon)认为,这种异固缩的X染色体(巴氏小体)缺乏遗传活性,提出“莱昂氏假说”,其内容主要是:

7

(1)正常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之一在遗传性状表达上是失活的;

(2)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可来源于雌性亲本,也可来源于雄性亲本;

(3)失活现象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一旦出现则从这一细胞分裂增殖而成的体细胞克隆中失活的都是同一来源的染色体。巴氏小体的数目及形态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得知,如可从人的口腔内刮取少许上皮细胞或取头发的发根,经染色处理后即可看到。巴氏小体直径约1微米,位于细胞核周缘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内。通过巴氏小体检查可确定胎儿性别和查出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如克氏(Klinefelter′s)综合征患者外貌为男性,但有一个巴氏小体,可判定患者的核型是47,XXY;而外表为女性的特纳氏(Turner's)综合征患者却无巴氏小体,故判断患者的核型是45,XO。其他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如XXY、XXYY有1个巴氏小体,而XXX、XXXY有2个巴氏小体等。

很多的实验证据都支持莱昂假设。如人类有一种 X-连锁的异常叫做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an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本病主要表现为毛发稀少,牙齿发育异常,无汗或少汗,以及表皮和附件异常。携带的(基因型为杂合子的)女性表现出来有齿和无齿颚区的嵌镶以及有汗腺和无汗腺皮肤的嵌镶。这两种嵌镶的位置在个体之间明显不同,这是由于发育期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所致。 三色猫(又叫做三玳瑁猫)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雌性的三色猫腹部的毛是白色的,背部和头部的皮毛由桔黄色和黑色斑组成,十分漂亮。这种雌猫是一个X-连锁基因杂合体,X-连锁的b基因控制橙色(orange)毛皮,其等位基因B是控制黑色的毛皮。带有b基因的X染体若失活,B基因表达产生黑色毛斑,若带有B基因的X染色体若失活,b基因表达则产生橙黄色毛斑。

X-连锁的6-磷酸葡糖脱氧酶(G-6-PD)的测定也为莱昂假设提供了有力证据。女性虽然有二条X染色体,但其G-6-PD活性和男性的相同,表明其X染色体的总量有一半是失活的,这正好说明了剂量补偿作用。G-6-PD有A,B两种类型,二者之间只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异,但电泳带的迁移率不同,A带比B带移动得快一点。它们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GdA和GdB编码的。GdA或GdB纯合的女人从各种组织取样进行电泳分析都只出现一条电泳带。GdA/GdB杂合的女人电泳的结果却会出A、B两条带。但用胰酶处理杂合体的皮肤细胞,使其分成单个细胞,然后进行克隆培养,每个克隆都来一个单细胞,再从各个克隆中取样进行电泳发现,每个克隆只出现一条电泳带非A即B,非B即A,而绝不出现二条带。表明细胞中虽有一对等位基因GdA/GdB的存在,但由于有一条X染色体失活,使其上的等位基因不能表达,所以只出现一条带。虽然大量的证据表明了莱昂假设的正确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既然女人只有一条X染色体是有活性的,那么XXX和XO的女性也只有一条X染色体有活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异常呢?1974年Lyon又提出了新莱昂假说,认为X染色体的失活是部分片段的失活,这就能很好地解释以上的矛盾。现在已经查明在失活的X染色体上决定一种血型的Xg基因就仍然保持着活性。 7 Barr小体的应用?

8

通过巴氏小体检查可确定胎儿性别和查出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如克氏(Klinefelter′s)综合征患者外貌为男性,但有一个巴氏小体,可判定患者的核型是47,XXY;而外表为女性的特纳氏(Turner's)综合征患者却无巴氏小体,故判断患者的核型是45,XO。其他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如XXY、XXYY有1个巴氏小体,而XXX、XXXY有2个巴氏小体等。

利用Barr小体预测胎儿的性别,方法是用羊水细胞、胎盘绒毛膜细胞以及最近采用孕妇的血、尿、宫颈粘液等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具有Barr小体,若有Barr小体,则为女,若无Barr小体,则为男。但是这种方法预测的不一定只精确的,原因是用些男性细胞中也有可能出现Barr小体,还有一些人患有性染色体异常病或者是性染色体为XO型,出现这些情况,仅仅用检测Barr小体的方法是预测不出胎儿的性别的,还要其他的方法与之结合才能准确的预测出胎儿的性别。其他预测方法有Y荧光小体、微量免疫扩散法、性染色体、嗜中性粒细胞鼓缒体等。

8、X小体的阳性率是细胞水平还是个体水平?

我认为是细胞水平,如果说是个体水平的话,正常女性间期细胞中X小体阳性率为30~50%,那么也就是说只有30~50%的正常女性有巴氏小体,这就违背了实验结果,所以说X小体的阳性率是细胞水平的。 9、X小体的阳性率的意义?

正常女性(46,XX)的口腔粘膜细胞中,X染色质约15%左右,平均16.4%,不超过30~35%,仅含1个X染色质。男性只有0~3%,平均0.7%。在优生学中,对于鉴别性别和预防性连锁疾病的发生有重要价值。有助于Turner综合征之诊断,通常其X染色质为0%;若是45,X/46,XX嵌合体则仍可查到X染色质,但数少,<15%。反之,如是47,XXX、48,XXXX或49,XXXXX则可在同一核内见到2、3或4个X染色质,并且阳性率也大大超出15~30%,故有助于推断X染色体之数目,进而有助于相关遗传病之诊断。含有XXY核型的男性(Klinefelter综合症)发现有1个X染色质的细胞阳性率可达15%,但其与正常核型组成的嵌合型,阳性率是比较低的。

10、性别决定的复杂性?

概述: XY型 外形能明确区分 (一)性别决定的分化发育过程:

1、性别决定:在受精时的一瞬间即决定了,XX-女,XY-男,,X染色体是中性的,Y染色体的有无是关键:有—男性,没有—女性。 2、性别分化:

(1)6-7周之前的期胚胎是中性的,具有两性结构—原始性腺(生殖脊)是由两部分组成:

a、外胚层组织(皮质)和内部质块(髓质)

b、两对与性器官发育有关的原始导管:一对是女性中才可能发育的苗勒氏管;另一对是男性中才可能发育的午非氏管。

(2)初级性别分化:即形成第一性征的重要时期。胚胎发育在6-7周之后,才正

9

式通过初级性别分化。

a、 正常XX胚胎中,皮质部分开始发育逐

渐形成胚胎性卵巢,苗勒氏管逐渐发育成输卵管、子宫等女性生殖器官;与此同时髓质部分和午非氏管逐渐退化。

b、正常XY胚胎中,髓质部分逐渐分化发 育成胚胎性睾丸,午非氏管逐渐发育成男性生殖器官;与此同时皮质部分和苗勒氏管逐渐退化。

(3)次级性别分化:青春期则是性别分化发育的次级性别分化阶段,就是形成第二性征的重要时期。由一系列激素所调控。无论男性女性体内均能分泌雄性和雌性激素,看哪一种占优势。男性—雄性激素优势;女性—雌性激素优势。如果相反,那么就发生男性像女性,女性像男性。 (二)性别异常:

1、概念:性别异常是指性腺发育不全和两性畸形。它包括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性染色体病。

a、如;Turner 综合征45,X 女性;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男性。 b、通常把这两种性腺发育不全的性染色体病称为性别异常,其次,还有各种类型的两性畸形。

2、两性畸形的共同症状:

(1)概念:是患者体内性腺体结构和外部第二性征在不同程度上均具有两性特征,又被叫做间性者,都没有生育能力。 (2)两性畸形又可分为真假两性畸形的类别:

①假两性畸 :遗传性别是正常的XX、XY,但是第一和第二性征与遗传性别正好相反:

a、男性假两性畸形:核型为46,XY;X染色质检查为阴性,Y染色质检查为阳性,女性表型。 XY性腺退化症:46,XY;社会性别女性,胚胎早期具有胚胎性卵巢,但是卵母细胞等过早退化,一直表现类似卵巢退化症症状,属于X连锁性遗传. 睾丸女性化综合症:46,XY;社会性别女性,属于X连锁性遗传;表型的第二性征是典型女性,无女性生殖系统,没有子宫、没有卵巢及输卵管;但是有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没有受体,与男性结婚后才被发现。

b、女性假两性畸形:核型为46,XX;X染色质检查为阳性,Y染色质检查是阴性,表型接近男性。 肾上腺皮质过度发育综合症:46,XX;社会性别男性;由类固醇代谢的某种酶缺陷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输卵管和子宫,但是外生殖器和外部第二性征男性化。 罕见的45,X男性

②真两性畸形:是不同遗传性别细胞系的嵌合体,所以第一和第二性征呈现混合状态。

a、雌雄嵌合的开米拉(chimaera):46,XX/46,XY;46,XX /47,XXY;46,XX/4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