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厦门大学807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下载本文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2006年厦门大学807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一、名词解释(12题,共30分) 1.高能货币

答:高能货币又称“基础货币”、“强力货币”,指存款货币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中的现金之和。前者包括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超额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负债表负债方式发行货币和吸收存款货币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等负债行为创造基础货币。作为负债的基础货币的增减,是由中央银行的各种资产业务的增减决定的。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增加,如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买政府债券,或增加对商业银行的20贴现贷款,将导致负债方的基础货币增加,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反之,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减少,将导致基础货币减少,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可写成如下公式:

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

2.GDP平减指数

答:GDP平减指数是指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物价总水平变动的综合、全面的国民经济物价指数。它采用双缩法编制。第一步,利用国民经济核算中各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的现价总产出和中间投入数据及其相应的物价指数,来推算各产业的不变价的实际值。这是第一道减缩。第二步,用总产出的实际值减去中间投入的实际值,得出各产业增加值的实际值。这是第二道减缩。各产业增加值的实际值之和即为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数据。利用现价国内生产总值除以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出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以上是按生产法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减缩所求得的平减指数。另外还可以通过按支出法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减缩,来编制平减指数。

3.费舍效应(Fisher effect)

答:费舍效应是指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在长期中同比例变化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费雪(Fisher)在其《利息理论》一书中阐述了这一关系。这一关系假定,在长期中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最终会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的同比例上升;反之,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最终会导致货币存款利率的同比例下降。从国际资本流动来看,费雪效应体现了通货膨胀率、利率和汇率变化的关系。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在外汇市场上将导致该种货币的贬值;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这最终将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的上升。这一关系还可以用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的结合来说明。相对购买力平价表明,在一定时期内两国货币汇率变动的百分比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利率平价表明,两国货币汇率预期变动的百分比等于两国货币存款的预期收益率之差,即两国货币存款未来的利率之差。在长期中,两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即为两国货币汇率的预期变动。这样,两国货币存款未来利率之差就等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用公式表示:

Ra?Rb??a??b

Ra和Rb分别代表两国货币存款的利率,?a和?b分别代表两国的通货膨胀率。该公式表

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国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最终将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同比例上升。

4.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5.奥肯定理(Okun's law)

答:奥肯定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说明经济周期中产出变化与失业变化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奥肯定律可用公式写为:

y?y???a?u?u??

式中y代表现时的实际GDP的增长率,y?代表潜在GDP的增长率,u代表现时的实际失业率,u?代表自然失业率,a代表由现时的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变化系数。该式的含义为: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上升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下降,这时为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上升,这时为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奥肯定律说明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着反向替代关系。奥肯定律提供了一种在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进行选择的“菜单”。它对于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把握潜在产出水平和实际产出水平以及把握实际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6.索洛剩余(Solow residual) 答:索洛剩余又称索洛残差,是指不能为投入要素变化所解释的经济增长率。具体而言,索洛剩余是指在剥离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后的剩余部分。一般认为剩余部分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部分。在发达国家制度比较稳定,除去资本和劳动贡献后确实主要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在发展中国家,很大一部分正在经历了制度变革和经济自由化的过程,显然制度进步会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这样计算出来的“索洛剩余”不但包括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包括了经济制度的改变(改革使市场经济建立,降 低交易费用)对经济的贡献。索洛剩余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A?Y?K?L ??sK?sLAYKL?A?Y?K?L为索洛剩余,为总产出增长率,、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

YAKLsK、sL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在总产出中的份额。

其中,

7.纳什均衡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8.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

答:契约曲线又称效率线。契约曲线可分为消费者的契约曲线和生产者的契约曲线。消费者契约曲线指的是,在埃奇沃斯盒形图中,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轨迹。在此曲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AB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SXY,即任意两个消费者对任意两?MRSXY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两个消费者按此交换都在既定初始条件下获得最大满足。相应的,契约曲线的轨迹是帕累托最优轨迹。生产者契约曲线,是指在埃奇沃斯盒形图中,不同生产者的等产量线切点的轨迹。在此曲线上,任何一点都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即

CD,按此点生产都是最有效率的生产。相应的,契约曲线上的轨迹是帕累托MRTSXY?MRTSXY最优轨迹。

9.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答:公共物品:指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排他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可以排除与阻止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竞争性是指当某个人使用或消费一种产品和服务时,就减少了其他人使用或消费该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国防、海上导航用的灯塔,就是公共物品。一个人享有公共产品的好处时并不能排除其他人也享有它们的好处,一个人享有它们的好处时也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它们的享有。

由于公共产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所以能够从公共产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产品付出费用,这称为“搭便车问题”。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经常需要政府的行动。

10.经济租金(economic rent)

答:经济租金是准地租的—种特殊形式。一般准地租指边际生产力较高、素质较好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由需求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一种超额收入。相反,经济地租则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由需求方面决定,而与供给无关。例如有甲、乙两类劳动生产要素,乙类优于甲类,如果甲类要求每月工资800元,乙类要求每月获得1000元,从长期看,因为乙类劳动者已大量增加,社会普遍工资水平已提高到乙类劳动者所要求的工资水平,因此,他们每月得1000元工资是正常工资,而不存在超额收入和准地租的问题。但是,由于厂商对劳动需求的增加,单靠乙类劳动者不能满足需要,还必须雇用甲类劳动者,因为工资水平已普遍涨到1000元,甲类工人当然也能得到1000元,然而他们本来只要求得800元,于是得到了超过自己要求的工资200元。这200元就被认为是准地租。但是,这种准地租毕竟不同于一般准地租,一般准地租是由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结果,而这种准地租是由于需求数量增加的结果,而且是在长期内存在的,所以被称为经济地租。这种经济地租在一定意义上类似消费者剩余,是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超过他愿意接受的收入部分。

11.股票的?值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12.收入提供曲线(income offer curve)与恩格尔曲线(Engel curve) 答:(1)收入提供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量的轨迹。如图1-1(a)所示,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预算线由AB移至A?B?,再移至A?B?,于是,形成了三个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1、E2和E3。如果收入水平的变化是连续的则可以得到无数个这样的均衡点的轨迹,这便是图1-1(a)中的收入提供曲线。图1-1(a)中的收入提供曲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量都是上升的,所以,图1-1(a)中的两种商品都是正常品。而图1-1(b)中的收入提供曲线会向左上方弯曲,表明商品1是劣等品,而商品2是正常品。

图1-1 收入—消费曲线

(2)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与恩格尔曲线相对应的函数关系为X?f?I?,其中,I为收入水平;X为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由消费者的收入提供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图2中的收入提供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以商品1为例,当收入水平为I1时,商品1的需求量为X11;当收入水平增加为I2时,商品1的需求量增加为X12;当收入水平再增加为I3时,商品1的需求量变动为X13??,把这种一一对应的收入和需求量的组合描绘在相应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以得到相应的恩格尔曲线,如图1-2所示。

图1-2 恩格尔曲线

二、简答题(4题,共20分)

1.比较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希克斯替代效应。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2.简述专利制度与一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系。 答:(1)专利作为制度因素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分析: 由于技术知识具有可复制性,因此当技术创新者进行R&D投资时,他人往往可以通过仿制或改进等方式使用创新投资产生新技术知识,从而分享R&D投资收益,这种现象被称为技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又称R&D溢出效应)。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存在,会使技术创新投资者的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技术创新者的R&D投资动机。专利制度通过授予专利权,使创新者在一定时期内有权独占技术创新投资的市场收益,而他人则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得到专利技术的使用权或所有权来分享技术创新投资的收益。这实际上就确定了技术创新成果的私人产权,将技术创新溢出的外部性内在化于市场关系中,提高了技术创新投资的私人收益率,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激励作用。

(2)对专利制度的深入研究表明,专利制度还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微观机制的作用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

①专利宽度对创新者与模仿者利益关系的调节 专利宽度是指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力度。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的权利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所共同确定的技术特征和权利要求所决定。由于在司法实践中等同原则的运用,对权利要求的文字所表达的保护范围做出扩大性解释,使得市场上具有相同、相近功能的竞争产品或按照相同效果的工艺得到的竞争产品将被视为侵权,从而扩大了专利权的实际保护范围。等同原则实际上限定了具有类似专利技术特征的模仿产品与专利产品必须保持的技术距离,限制了竞争者对专利产品的模仿行为。这样,市场竞争中专利产品的可替代品减少,专利产品缺乏价格弹性,创新企业可以提高专利产品的价格,获得更高收入,从而能增加创新企业的收益,增强企业创新投资的积极性。因此,等同原则的运用可以扩大专利权利范围,减少模仿产品对专利产品的损害,使技术创新者获得更多的市场收益和竞争优势。

通过加大专利保护的执法力度和对侵权者的处罚力度,可以限制竞争者对专利产品的模仿行为,提高模仿者的风险和成本,增加专利权所有企业对专利技术的独占获利能力,从而激励创新者。

专利宽度包括专利权的范围界定和制约模仿行为这两个方面的机制,这是世界各国用以调整创新者与模仿者的利益关系和强化技术创新激励的重要政策手段。特别是近20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扩大专利保护的宽度,提高了专利权的实际价值,增强了创新者获取专利保护的动力,激励着全社会的技术创新活动。

②专利高度:对创新者与改进者利益关系的调节

专利宽度主要是调整创新企业与模仿者在同一技术水平上的经济利益的空间,而专利高度调整的则是不同技术水平间创新者与改进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专利高度是指专利授权审查中的创造性与新颖性条件要求(合称为创新性要求),也就是新技术的创新水平和技术改进程度。在我国专利制度中,发明专利授权中的创新性要求较高,而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创新性要求较低。

由于技术发展具有积累性,因此专利高度对激励技术的持续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专利高度通过设定最小技术距离的方式,为改进技术确定了获得专利权的技术门槛,从而调节创新者与改进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首先,在市场经济中,专利高度通过产品质量、技术、功能差别化来发生作用,它要求改进的产品在技术、质量上有一定的提高,功能有一定的差别。其次,如果把专利高度的门槛提得很高,就可能使原专利权人得到一个垄断市场,进而会降低社会福利;而若降低专利高度的要求,则会使专利权人面对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没有专利保护,产品同质),削弱创新动机,社会福利也不一定提高。

基于以上原因,历史上许多国家通过对专利高度的调节来实现对本国技术创新的激励或产业利益的保护,如日本就借助大量技术小改进的专利形成“专利网”,对美国先进的原创技术进行“围困”,从而提高了专利竞争力。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