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训练----------------------话题作文训练 1
话题作文训练(一)
训练目的
训练学生利用话题中“导引”的作用,准确理解题意,紧扣题意写作的能力。 训练重点
审清题意要求,紧扣题意写作 训练内容
一、知识点
1、要明白话题作文中“导引”的作用,准确理解题意。
要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明白话题中的“导引”,写作前要认真阅读、细心审察材料,进而读懂、吃透材料,然后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把握材料要点及含义。要多做一些审题方面的比较练习,明白“导引”作用,还应注意将命题“要求”(或“注意”)上的用词进行分析比较,以减少作文盲目性,
如:对80年代出生的人,有人总是担心:“这一代人不能吃苦,缺乏意志,不会合作……怎么得了。”但也有人说:“这代人见识广,肯动脑筋,有闯劲……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对此,我们8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有什么看法?请以“我们这一代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从某一方面反映我们这代人的特点,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一个主题反映我们这代人的特点;可记身边的观点,也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2)或反映自身的缺陷,引起我们这一代人正视;或显示几身特点,展示我们这代人的风貌。
3)自选文体,自选题目,不少于600字。 文题分析:1)导引部分包含的信息:
A.对八十年代的青年人的看法
B.看法有两种
C.文题要求我们思考
D.主题:我们这一代;主体:我们。
2)要求部分
A. 写作内容:可以是“我们这一代”的特点,也可以是自身缺陷。 B. 写作角度: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注意构思。 C. 文体特点:根据写作内容,选取合适的文体。 2、要紧扣题意展开记叙、描写。
写好话题作文要以“导引”为基础,紧扣题意,然后较自由地选取角度和文体,有理有据地展开,不必像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展开想象,也不必把材料用于作文中去。但作文中也有不少的学生未把握这些特点,拘泥于材料,犯偏离题意的毛病。
例: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是一道富有诗意的每景;家庭中感受亲情,是一道充满温 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是一道多彩多姿的美景……
请你结合你的生活实际,选取感受最深的某个方面,以“美景”为话题,写一篇内容最体,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容易出现的毛病:
A.面面俱到,导引中的内容全部用到文章中去。
初中作文训练----------------------话题作文训练 2
B.文题写得大,没有把大题化小,内容空乏,因而写不出感受最深的某个方面,没有真情实感。
C.文体与内容不符合题意,不作思考,随手掂来,写成:“四不像”
另外,还由于话题作文往往是多角度的,故平时应加强对同一话题进行多角度、采用不同文体的横向训练,不妨将同一命题或同一话题连写上二到三次,每次解决一个问题。这样既可以克服偏题、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又可以培养自己的求异创新能力。 附练习: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鼓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鼓掌。
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出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以写出你的见解和认识。
提示和要求:
1) 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 不要忘记拟一个题目。 3) 文章不少于500字。 4)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话题作文训练(二)
一、教学准备: 1、情境设置
这是观点的展示台 这是思辩的演练厅
这是灵气、才气、文气的校阅场 2、相关知识 话题作文:
①就是要求考生很据提供的话题情境和内容范围,进行思辨、联想、想象,结构成文的作文形式。
②用一段揭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的特点: ①开放性。“话题”不是规定,只是谈话的中心。
②更宽松的环境。具有较大的写作空间,鼓励创新,拒绝平庸。
③文体选择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选择最适合的文体。 ④表达方式的运用更为灵活。
⑤文题不限。可以充分展示文题的个性。
初中作文训练----------------------话题作文训练 3
(例 “诚信是桨” “以生命践约”’ “一生弄懂两个字” “谎言不开花” “纯天然诚信口服液” “我诚信,我美丽”’ “出色人生的意义”……)
话题作文的注意事项: ①淡化审题并非不要审题。要与“话题”相关,“话题”是行文构思的轴心。 ②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自由表达并不是随心所欲。
二、教学安排
⒈ 由身边的“话题”,引发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看法。
学生为什么不在作文里说真话? 到底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⒉ 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与学生共同交换看法。分享彼此的观点、情感、态度。拉近师生的距离,创设自由言论的学习情境。
一篇题为《我渴望变成一个坏孩子》的作文,写出了一个好孩子的种种艰辛,表达了渴望休息、娱乐的心声,作为高三语文老师,我亲眼目睹了一个高三学生的辛苦,也理解这些的确是她的心里话,是真话。但,我必须让她重写。我的理由是:1、思想不健康。你们是祖国的花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学得苦是太正常的事了。不刻苦怎么能掌握知识。2、纵然没有第一点所说的那么严重,也不能姑息任其发展,学生的错误思想没有被及时驳斥,以后认为这种思想是可写的,可表露的,以后难免在考试中出问题。 望着学生稚嫩的脸庞,听着她奉若圣旨连声称是,心里真不是滋味。仔细想想我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就是一句话:高考这样写怕得不到好分数。
我手写我口,一向是我们所提倡的。写真话也是我们要求的。但到底如何对待生活中那些尴尬的灰色,我们采取的是逃避。我们要求写健康的向上的生活。可是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没有谁的生活会永远阳光灿烂。成年人在生活的重压下尚且要倾诉,何况孩子。我们强迫孩子扮出虚假的笑脸,然后再评判哪一个扮得更像。
孩子的生活中的确有许多健康向上的内容可写,但我们永远只允许他们从这一面中挑选材料,他们的文思怎么可能不枯竭,长此以往,编作文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学生整日埋头苦读,对生活早己没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对于写作文要求的符合生活又真实的素材,你叫她到哪里找去?所以,学生很讨厌写作文。 学生们久经“沙场”,已经总结出了一条真理: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老师也日复一日地看着千篇—律的作文。
如果,学生乐于写作文了。那么,必是在作文中可以畅所欲言了,可以说真话,说心里话了。这就需要对作文有一个民主的态度。需要评判者给一个宽松的氛围。到那时候,学生会把写作文看成一次抒发、一次宣泄、一种自醒、一次旧查,老师看作文也将不再是一个苦差事。 (北京铁二中 李玲玲) ⒊ 明确讨论的意图:
其实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实际上已经在进行一场口头话题作文了。
⒋ 提供优秀高考作文范例,学生揣摩,比较评价增强对话题作文的感性认识。 《患者吴诚信的诊断报告 》……
⒌ 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围绕“话题作文的特点”各抒已见,谈自己的认识。 你觉得话题作文与我们以往写的作文有什么不同吗? ⒍ 归纳学生的一些带共同性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