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与答案 下载本文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与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三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属于论辩文的是()。

[A]《庄子·天下》 [B]《淮南子·要略》 [C]《史记·太史公自序》 [D]《过秦论》 2、下列对“解”和“释”辨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A]“解”和“释”都有“解开”的意思。 [B]“解”和“释”都有分析的意思。 [C]“解”和“释”还有各自的习惯用法。

[D]“解”和“释”的意义古代和现代完全一致。 3、下列各种格式中,不用于表示反问的是()。

[A]何以……为 [B]得无……乎 [C]不亦……乎 [D]何……之有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选自() [A]《蜀道难》 [B]《梦游天姥吟留别》 [C]《侠客行》 [D]《大车扬飞尘》 5、下列作品属于沈约的是()。

[A]《谢灵运传论》 [B]《答谢中书书》 [C]《哀江南赋序》 [D]《文心雕龙》

6、关于“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解释正确的是哪项() [A]“解”是“解开,排解”的意思。 [B]“将”是动词,也是“带”的意思。 [C]“解”是“能够”的意思。 [D]“将”是语气词。 7、“子以我为不信”中的“信”正确的解释是()。 [A]信息 [B]语言 [C]信息真实 [D]言语真实 8、下列句子中的“载”,当“用车装载”讲的是()。

[A]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 [B]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C]春日载阳。 [D]载好其音。

11 / 17

9、杂剧和散曲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带有() [A]动作 [B]音乐 [C]科白 [D]角色

10、“淮陰侯挈其手,辟左右與之步於庭”中“辟”的含义和用法应该是() [A]避开,使动用法 [B]开垦,一般用法 [C]避开,以动用法 [D]避开,一般用法 11、“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的“寄”应解释为() [A]寄托 [B]邮寄 [C]依附 [D]委托

12、“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13、“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中的“掉”应解释为 () [A]失去 [B]抛弃 [C]悬挂 [D]摇动

14、下列句子中的“学”字,表“学校”的是()。 [A]学而不厌。 [B]学而优则仕。 [C]有颜回者好学。 [D]术有序,国有学。

1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谁的诗句() [A]杜牧 [B]苏轼 [C]李白 [D]白居易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下列个句子中,()句中的“乡”的意思相同。

[A]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B]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 [C]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D]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是( )。

[A]至于成立 成立:成长,能自立 [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 [C]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的古称 [D]岂敢盘桓 盘桓:徘徊、逗留 18、下列各词的古今词义发生转移的是()。 [A]走 [B]宫 [C]狱 [D]货 19、下列各句,属于判断句的是()。

[A]此庸夫之怒也。 [B]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C]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D]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20、下列句子的“议”,特指“议论政事”的是()。

[A]或出于风议。 [B]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C]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D]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21、下列句子中的“肆”,当“放肆”讲的是()。

[A]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B]而自肆于山水间。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与答案

[C]其流奔放肆大。 [D]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22、“羹”在古义中指带汁的肉,下列句子中包含有此义项的是()。 [A]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B]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C]粝粢之食,藜藿之羹。 [D]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23、下列汉字中意思相近的是()。 [A]训 [B]贬 [C]谪 [D]斥

24、下列句子中的“赠”,含有“以言相赠”之意的是()。 [A]情往似赠 兴来如答。 [B]临别赠言。

[C]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D]太康十年卒,诏赠司徒。 25、“遂”在()句中作“于是”讲。

[A]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 [B]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C]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启明星和长庚星是火星的别称。 () 27、“民且狼顾”中的“狼”用作状语,表示比喻,像狼一样。 () 28、《报孙会宗书》的作者是司马迁。 () 29、“屈平、宋玉导源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3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第一个“老”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格,每空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1、《史记》是一部( )体史书,其中的( )一篇记载了韩信将军的生平。 32、一般的律诗是八句,只有四句的叫( ),超过八句的叫( )。

33、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 ( )、( )、( )、( )、( )。 34、“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这两句都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5、爵 36、对策 37、分承 38、论辩文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9题10分,第40题15分,共25分)请将答

13 / 17

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9、什么是近体诗中的“粘”和“对”?

40、给下列古文加上现代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 之 所 谓 豪 杰 之 士 者 必 有 过 人 之 节 人 情 有 所 不 能 忍 者 匹 夫见 辱 拔 剑 而 起 挺 身 而 斗 此 不 足 为 勇 也 天 下 有 大 勇 者 猝 然 临 之 而 不 惊 无 故 加 之 而 不 怒 此 其 所 挟 持 者 甚 大 而 其 志 甚 远 也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与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三 答案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A] [B] [A] [D] [D] [A] [C] [A] [C] [A] [D] [D] [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 17 18 ACD 19 20 21 22 23 24 25 BCD ABD ACD BCD BCD ABD BCD ABC ABC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答案 26 27 28 29 30 F T F T T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31、纪传、《淮阴侯列传》 32、绝句、排律

33、《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4、委婉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35、旧说周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汉代封爵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三国以后,历代封爵制度不尽相同,但是同姓封王基本一致,异姓则一般封为公侯伯子男。晋宋以后,爵号加“开国”字样以示尊贵,不加“开国”的称谓散爵。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九单元,第十四讲,古汉语通论(二十一),古代文化常识(三)姓名、礼俗、宗法。

36、对策是奏议的一个附类。这是应举时由皇帝出题目,写在简上,叫做策问;应举者按题陈述自己的意见,叫做对策。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十章,古汉语通论(二十三),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对策。

37、分承”格就是“合二为一”,即把本来应写成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的话,合并为

15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