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1112考试批次《应用统计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D) 估计标准误差Sy=0 (E) 估计标准误差Sy=1 正确答案:B D 解答参考: 四、主观题(共10道小题) 18. 实际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和方式主要有 、 和统计报表等。 参考答案:普查,抽样调查 19. 采用组距分组时应遵循 原则,为了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中习惯上规定 . 参考答案:不重不漏,上组限不在内 20. 四分位差是说明 代表性高低的测度值,异众比率是衡量 代表性程度的测度值. 参考答案:中位数,众数 21. 影响时间数列的因素通常可以分为 、 循环波动和不规则波动四类。 参考答案:长期趋势,季节变动 22. 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的权数是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权数是 。 参考答案:基期变量值总量,报告其变量值总量 23. 简要说明在对两组数据差异程度进行比较时,能否直接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 参考答案: 当对比的两个事物是同属性,并且平均水平相同时,可以直接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 在两组数据属性不同时,或平均水平不等时,需要通过计算离散系数说明其平均数的代表性强弱。 24. 企业有技术工和辅助工两类职工,而且技术工的平均工资高于辅助工。假设本年与上年相比,各类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没有变化。试问:全厂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会发生变化,请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有可能发生变化,尽管报告期和基期相比,工资水平均没有变化,但其人员结构若有变化,也会导致总体工资水平的变动。 25. 某收购公司分别在甲、乙两个市场收购某种产品,其收购价格和收购额资料如下: 试比较哪一市场的平均收购价格低,并说明原因. [些出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乙市场的平均价格高于甲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乙市场高价格的商品销售量大,由于销售量结构不同导致两市场平均价格不等。 26. 某百货公司两种商品的有关销售数据如下: 要求: (1)计算两种商品的加权价格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 (2)计算两种商品的加权销售量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 [些出公式,计算过程,指数百分比保留2位小数] 参考答案: 27. 甲、乙两个生产车间加工相同的零件,甲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的均值为150件,标准差为13.2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的分布如下; 计算乙车间日加工零件的均值及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 (写出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为小数) 参考答案: 所以,乙车间日常零件数离散程度小于甲车间。 应用统计学第2次作业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道小题) 1. 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 (A) 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 (B) 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 (C) 规模较大的单位 (D) 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2. 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 )。 (A) 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 (B) 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 (C) 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 (D) 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3. 已知甲、乙两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甲班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7.5分;乙班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7.5分。由此可知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 ) (A) 甲班较大 (B) 乙班较大 (C) 两班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4. 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平均亩产为( )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5. 时间序列若无季节变动,则其各月(季)季节指数应为( ) (A) 100% (B) 400% (C) 120% (D) 1200%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6. 用最小平方法给时间数列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当b<0时,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是( ) (A) 上升趋势 (B) 下降趋势 (C) 水平态势 (D)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7. 某地区今年和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提高12%,则用同样多的货币今年比去年少购买( )的商品。 (A) 10.71% (B) 21.95% (C) 12% (D) 13.64%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8. 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 (A) 精确性 (B) 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