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作品及演奏分析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作品及演奏分析

作者:黄梦珂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12期

【摘要】《临安遗恨》是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以著名的传统曲目《满江红》——民族英雄岳飞的主要事迹为素材创作的,其倡导“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在现代古筝发展中,古筝协奏曲相对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突破了许多西方协奏曲结构方面的束缚,使其形式可完美地进行中西结合,且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该协奏曲作品还运用了融合抒情性与戏剧性的表现手法,注重人物形象的旋律化塑造及主题变奏与叙事性题材的结合,将古筝的演奏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此作品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奏方面都更具有研究价值。 【关键词】何占豪;《临安遗恨》;满江红;古筝协奏曲 【中图分类号】J648.32 【文献标识码】A 一、音乐创作背景

《临安遗恨》是著名音乐家及作曲家何占豪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1933年8月29日,何占豪先生出生于浙江,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及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可称为中国民族交响乐的经典曲目,他也曾多次荣获国内外金唱片、白金唱片奖。20世纪80年代以后,何占豪坚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民族音乐现代化”,他改编的古筝协奏曲很多,例如:传统乐曲《梁祝》《月儿高》《春江花月夜》《西楚霸王》等,都作了很多新的处理,同时还创作了著名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另外,何占豪先生在民族音乐语言的创新、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提高以及民乐表现幅度的拓展与创新等诸多方面都开展了十分有益的创新探索,被誉为“学贯中西、推陈出新、奖学后进”的中国音乐大师,其中尤以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最为著名。此曲是以民间传统乐曲《满江红》的主要旋律为素材,最初只是为中阮所作的协奏曲,而后考虑到中阮表现力的局限性,于是,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又将它改编为古筝版本的协奏曲,使其不仅具备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还具备了现代古筝曲强大恢弘的气势,让人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能感觉到舞台内容之饱满,气势之辉煌、磅礴。 二、音乐作品分析

作品《临安遗恨》,原曲名《囚思》,这部音乐作品以南宋著名抗金英雄岳飞的主要事迹为题材,主题旋律来源于中国传统民间曲目《满江红》的曲调素材,以多种不同的复杂的情绪集中描写民族英雄岳飞在临安(今杭州)临刑前一天晚上悲愤无奈的思想情感——对人生、对妻儿的眷恋,对百姓、国家的怀念,对敌人、命运的愤慨、悲叹,这些情绪都强烈突出了此作品以情动人的音乐内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创作采用了单一主题的多次不同变奏的变奏曲式,是中西方器乐相互协作而共同刻画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其中,作品分别从几个典型的侧面完整真实地刻画出饱满的英雄形象,生动准确地抒发了旋律素材中的各种情感,同时还体现出了非常强的时代精神。全曲结构共分为七个部分:引子、主题、四个变奏以及尾声。中国民间乐曲运用旋律去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是最为常见的方法,通过作品中主题音乐旋律的多次变奏来塑造各种人物的种种性格以及表达不同思想情感的古筝艺术作品,而《临安遗恨》这部古筝巨作是由两个不同的旋律线条同时发展,来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刻画,一是由古筝所引领的音乐线条,也是音乐的主线条,二是钢琴用丰富的和弦及旋律引领的音乐线条,中西结合的创作手法,在作者手下处理得是恰到好处。古筝作为作品中主要的旋律,其中采用的是传统音乐的五声调式,符合广大群众欣赏音乐的倾向,该曲的曲式结构不仅沿袭了我国传统乐曲的演奏技巧及风格,同时还采用了鲜明的西方作曲技法的特点,使该作品每个部分都有其精彩的技法技巧以及独特的情感风格,因其感情色彩及演奏技巧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时代特征,再通过多种多样的旋律线条,准确形象地刻画出岳飞内心、情感上细微的变化,使旋律完美地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此外,《临安遗恨》还以出现古筝与西方交响乐协作演奏的形式,使这首中国民族乐曲更加具有辉煌、磅礴的气势,更使其成为中西方音乐结合的典范,更加值得去细细品味。 三、乐曲演奏分析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主要情感线条是民族英雄岳飞,整首乐曲主要是悲愤、哀婉的情感基调,因而主题乐段运用古筝的摇指并伴随着左手扫弦、强有力的刮奏以及一些力度很强的柱式和弦来表现乐曲中所表现的如泣如诉的感觉,使乐曲在一开始就具有强大的爆发力,让人眼前一亮,犹如身临其境。继而连续的模进手法在演奏时,速度必须要做出力度上强弱的对比、速度上快慢的细致变化,弹奏时更要注意触弦的角度、力度,音色的扎实、饱满,且尤其注意力度由弱渐强的音色区别,以突出主人公内心的起伏不定、思绪万千,同时要让聆听者感受到乐曲中所表达的那种无奈和彷徨感。快板部分,钢琴使用了节奏紧凑的附点节奏及和弦来进行渲染气氛,古筝紧跟其后,与之前乐曲中的情绪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之更具有可视性和感官上的冲击力,丰富的旋律线条旨在让人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征战沙场的雄伟场景,而后紧接着古筝连续并且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点奏,在演奏时要尤其注意点弦的力度,应由弱到强,演奏者触弦,即音色要清晰、干净。接下来相对应柔板的部分,旋律上是从主题乐段中选材并进行再次展现,但与主题乐段的陈述不同的是,左手的装饰音没有了,加了许多演奏技巧——泛音、滑音、颤音等,因此速度上会更慢一些,从而加强音色的哭诉感,感情上也更为丰富、细腻、绵柔、深情一些,极具抒情性与戏剧性,以此方可更好地体现出岳飞思母以及对家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在全曲结束处,作者采用了双摇的弹奏技法,加之左手的重颤,以此强调主人公岳飞在行刑前的愤恨不平的情绪,再加之左右手同时的七个坚定有力的套撮和弦,与题目中的“遗恨”二字相呼应,那哀婉沉重的节奏及曲调,同时也隐含了世人对英雄深深的惋惜、缅怀以及无限的追思。 四、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非常为注重人物形象的旋律化塑造及主题变奏与叙事性题材的结合,同时,作曲技法中西结合,古筝的演奏技法也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这部音乐作品的演奏及意境都令人惊叹。因此,《临安遗恨》这一巨作不仅是中国民乐、古筝音乐作品中的良品,更是钢琴音乐作品中宝贵的音乐资源,无疑是“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卓越代表,对音乐文化的交流合作以及对民族音乐的创作发展也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汪莹.筝在山东的源流探讨[J].秦筝,2004(2).

[2]吴壬未.浩然正气壮志丹心——岳飞《满江红》赏析[J].山西老年,1996(10). [3]陆敏.中国传统名曲欣赏[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1).

[4]袁莎.临安遗恨——袁莎珍藏古筝乐谱手稿[M].北京: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2009:1-10. [5]吴姝岚,王瑾.评析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J].大众文艺,2010(15). [6]郎娟娟.试论古筝演奏的三个要素[J].艺术教育,2006(10).

[7]胡芳,彭丹雄.浅谈古筝作品《临安遗恨》的艺术特点[J].文学教育(中),2012(2). [8]陈曦.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演奏特点[J].韶关学院学报,2009(8). [9]吴壬未.浩然正气 壮志丹心——岳飞《满江红》赏析[J].山西老年,1996(10). [10]陈爱娟.古筝艺术的新起点——首演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有感[J].福建艺术,2000(1).

作者简介:黄梦珂(1995-),女,江苏省徐州市,新疆师范大学,2017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