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 绪论部分
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15
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16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3.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19-23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28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亦即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唯心主义29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半截子唯物主义的含义33
马克思在辩证唯物主义中提出“半截子唯物主义”的概念。半截子唯物主义是指:在自然界范围内坚持唯物主义,但是一进入历史范畴,就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即是持有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一种思想,并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一种。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30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4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及其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观点。32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错误的,把物质等同于运动也是错误的。 3.实践及其基本特征35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 首先,实践具有客观性(或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具有自觉的能动性。 最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4.为什么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7-39
实践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的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40-41: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的三层次含义:一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二是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三是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白马非马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其主要错误在于割裂了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片面强调白马在颜色的个性,并以此否定白马作为马所具有的共性,用部分歪曲整体。 7.度与适度原则
等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
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事物才能保持它自身的存在,超过了特定的范围,就会向对立面转化。在度中,质和量相互规定、相互渗透,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适度的原则,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量的范围内,既防止 “过”,又要防止“不及”,采取正确的方法,促使在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功。 量变与质变区分的标志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 8.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9.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0.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 11.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12.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主要区别在于:社会规律的历史性。 1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主观辩证法作为概念辩证法、头脑中的辩证法,属于意识的范畴。指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以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概念辩证法。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属于物质的范畴。 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后者反映并依赖于前者。 主观辩证法以客观辩证法为实际内容。
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规律和内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也是思维的基本规律。 主观辨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1)客观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辨证运动规律。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的辩证法,可以概括地把主观辨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2)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在内容上都是客观的,但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客观辩证法是通过客观必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主观辩证法是通过主观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是内容,主观辩证法是形式。
②主观辩证法就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在内容上都是客观的,后者决定了前者的内容,前者是后者的反应形式。客观辩证法决定着主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源泉和基础,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通过主观辨证法,人们才能更好的把握客观辩证法。所以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二章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63 2.简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63-67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其次,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69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第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真理和谬误的关系。75-76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第 2 页 共 6 页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7 6.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75 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又称“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表达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一对范畴。
认识的至上性是指人类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无限的、绝对的。一方面从人类思维的本性和可能性来说,人类是完全可以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因为人类思维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在人类思维和客观世界之间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不可逾越的鸿沟。另一方面,从人类思维的使命和终极目的来说,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的这种需要是无止境的,它推动人类去不断地认识世界,获得真理,以指导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实践的发展也不断为认识提供新的认识工具或手段。在这个意义上讲,人类认识能力是至上的、无限的。
认识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类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有限的、相对的。因为人类认识要通过每一个人和每一代人的认识来实现,而每个人和每代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暴露的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和阶级斗争状况)、主观条件(个人的知识结构、思想认识方法、立场、受教育程度等),生命的有限性等方面的限制,因此,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以,人类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这一对矛盾只有在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中才能得到不断解决。 7.价值及其客观性79
价值是揭示外部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
价值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价值客观性的原因: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8.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63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思维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两者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观是指人的意识、精神;
客观指人的意识以外的物质世界,或指认识的一切对象。
两者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和客观是对立的统一。客观是不依赖于主观而独立存在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第三章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94-95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亦即“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一切历史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劳动或实践)是理解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是人类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把历史看作是思想史或英雄人物的“传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英雄史观)
“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是一样的意思吗?主要区别在哪里?
2.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95
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98
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正如恩格斯说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102-103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形态(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 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5.作为 意识形态(思想上层建筑、文化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与作为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105
第 3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