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发言《我们能为一年级孩子做些什么》 下载本文

一( )班家长会

我们能为一年级孩子做些什么?

【发言提纲】 分析“儿童入学成熟水平” 我们班孩子的发展类别及应对措施 我们可以做什么?

【说明】孩子上学两个月,有的班开美食会,有的班进行户外活动,我呢,决定开家长会,原因,孩子上学两个月,孩子们有很大的进步,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跟家长们沟通,大家都调整状态,让孩子们能更顺利地从幼儿的状态,过渡到小学的学习状态中,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1、由两个案例说起。

① 一是我自己的儿子。儿子上大学后,我是如释重负。有高兴,有遗憾。高兴的是,孩子顺利地考上了大学,遗憾的是,如果当年把自己的教育状态调整调整,孩子可能会更优秀。调整的地方:一是让孩子更多地看些课外书。二是多让孩子做事,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三是多点跟外界接触,让他多长点见识。四是,孩子的性格培养上,可以让他更活泼外向些。但时光不可以倒流。

② 二是我接触的一个孩子。七岁的孩子,如三岁的智商,没有判断能力、没有控制能力,没有危险意识,没有学习能力,没有生活能力。都不知道这样的孩子如何面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其实孩子智商没有问题,是被家长娇生惯养带养成这样的。我想,世界没有后悔药,如果有,家长一定不会养成这样。

最近我作了一个尝试,我教完一课14个生字、4个偏旁,叫了五个小朋友过来认:两个小朋友全都认识。一个小朋友认识9个字,一个小朋友只认识2个字,一个小朋友一个字都不认识。这就是区别。

时间相同、地点相同、教材相同、老师相同、教学方法相同,为什么学习效果却完全不相同?有孩子还天天抓来补课,为什么成绩远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

1

我们是住宿制的学校,现在国家施行义务教育,而我们学校的收费,一年在三万多。因为家长忙,所以才选择我们学校。有的家长认为,我花了钱,我就得得到相应的服务,你们老师,就得给我把孩子带好、教育好。 还有的,孩子上学后,成绩不理想,质疑老师:怎么把我的孩子教成这样,我的孩子挺聪明的啊。你老师怎么就不会教呢?是不是不认真教我的孩子,还是教育、教学水平有问题? 当然,这是少数家长的想法。

带着问题,我去寻找答案,其实,对学习困难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我已经寻找了多年的答案。

最近因为一个特殊的孩子,我偶遇了一本书:《入学早知道》,接触了这样一个概念:儿童入学成熟水平。从中找到了一些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 儿童入学成熟水平 是从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语文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品质等八个方面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状态判断孩子是否达到作为小学新生应该达到的要求。

孩子达到了“入学成熟水平”的,行为能够自理、学习与掌握知识、语文表达、理解老师的暗示语言、暗示眼神、暗示动作等方面十分迅速。被老师表扬的机会多些。教师的积极评价会影响同学对孩子的评价,孩子自我定位就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

孩子未达到“入学成熟水平”的,尽管孩子不笨,由于不在同一起跑线,陷入消极的恶性循环中,影响孩子的发展,孩子学力不好,学业不良,迟缓多动,经常违规,不会听讲,磨蹭。学习习惯出现问题。孩子还会出现紧张、焦虑、自我评价低等心理健康问题。

① 视知觉出现问题叫做:空间知觉障碍。有这种障碍的孩子,会出现容易混淆的拼音、数字、汉字会不清,数位对不齐,写字左右颠倒。看图形时,总是看不到图上画的是什么。解数学应用题时,别人关注关键的词语,他无却去看无关的问题。视觉的再认能力差,认知物体的速度慢。 ② 听知觉出问题,表现在:上课走神、发愣,老师上课说的话听不到,问他老师说什么,答不上来。很容易被外界的。听力完全正常,却听不到

2

别人在说什么。让孩子复述,更是说不出来。没办法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不能举一反三。学习拼音的拼读有问题。

③ 运动协调能力有问题,凡是涉及到运动的活动都不行,写字不好看,作业不整齐,做事情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认字的速度比同龄人慢,这类孩子学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④ 知觉转换,就是“视觉——动作——听觉”的转换过程。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练习:听写(孩子听到老师报的内容,然后写下来。)上课听到老师的指令,做相应的练习等等。出现知觉转换问题,孩子就不能整合外界的信息。学习会一塌糊涂。

⑤ 数学准备,数学要准备什么呢?一是数数,二是数字与物体的对应关系,三是比较的能力,四是分类的能力,五是排序的能力,六是对图形的认知,七是时间观念,八是对钱币的教育,九是数字的推理能力,十是对数字的感觉,知道数字是怎么回事。

⑥ 语言沟通能力 ⑦ 社会适应能力。两方面,我不多解释。

⑧ 学习品质:对学习有兴趣、坚持、能自己负责,乐于智力活动,孩子的独立性,学会合作,专注力好,整齐、规整、层次、有序、有荣誉感。 上面给大家分享的是,“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有问题的孩子的表现,还有是数学应该准备什么,孩子应具备哪些良好的学习品质。

有了这样的依据,再来分析我们班的孩子。我把我们班的孩子分为三类: 一类是发展健康的孩子,这类孩子,学前的训练和家庭的训练都很到位,他们的表现在:上小学后适应很快,他们的学习品质优良(对学习有兴趣、坚持、能自己负责,乐于智力活动,孩子的独立性,学会合作,专注力好,整齐、规整、层次、有序、有荣誉感),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学习不吃力,应对学习问题,能得心应手,动脑的习惯好,有比较多的汉字积累,有数学的基础。这部分孩子,目前的学业是比较优秀的。他们是:龚某某、童某某、傅某某、王某某、陈某某、韩某某等等。

二类是有些许问题的,但问题不大,调整一下教育的方式,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表现是:

3

① 专注力有问题。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有一天我们班的体育课,我去为孩子选运动员,排队了,两个老师在喊小朋友排队,全班其他孩子都排好了,一个孩子还在跳绳。那么,这个跳绳的孩子,学习上虽然很认真,但老师说什么,总是听不到,常常不能按指令做事,跟不上老师和同学的节奏。

这类孩子,一定要他专注地做事,专注的写作业。大人讲话,一定要专注地听,去理解别人说的话。不要看电视看得太多,更不要让他玩电脑或手机游戏。

② 语言理解能力有问题。有一天我让一个孩子到讲台上来,我问孩子问题,他不愿意跟我说。我让他下位去,喊了五次,都没有动静,最后是我用语言加动作,才把她叫下位置,这孩子学习也是有问题,听不懂课。考试时,听不懂题目。孩子很乖巧,虽然有想学好的愿望,但目前的成绩不理想。

这类孩子一定不要以“乖”来评价孩子。只是乖,没有用,孩子会越来越木,成绩也会越来越差。要多鼓励孩子动脑,要孩子多看点课外书,孩子写作业时,一定要鼓励孩子独立完成。

③ 对自己没有责任心,不知道是为自己学习,学习兴趣不浓。提醒一下,动一下,补一次课,学一点。不补了,不单独关注他了,就不学习。

这类孩子是“娇生惯养”惹的祸。千万不要娇惯孩子,孩子还小,有家人娇惯他,但孩子将来长大出去做事了,谁娇惯?我开头讲的第二个孩子,就是家长把他娇惯,都变蠢了。

④ 动作慢,不精细,完成任务慢,写作业时,人家写半天了,我都在教室转一圈了,他还没有开始写。为了赶时间,就乱写。这类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很困难。

这类孩子怎么办?多让他做事,做事限定时间,完成作业也限定时间。 ⑤ 关注别人的缺点。眼睛天天盯别人的缺点,我一到教室就告状,“老师,谁谁,干什么了?”这样的结果是正能量,渐渐被别人的负能量替代,自已在看别人的缺点的同时,慢慢在学习别人的缺点。

4

这样的孩子,我告诉他,以后,老师每次过来,一定要讲一个同学的优点。不能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看,同学的优点很多,都是可以学习的。

⑥ 自已的主意太多,完全不听别人的建议,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孩子还小,他的认知还没有成熟,如果一旦错误的认知占有主导,很容易被自己错误的认知带入歧途。

这类孩子,他一旦想用不好的手段达到目的时,一定不要让他达到目的。家长要有标准。还有,家长教育能力一定要强过孩子,如果被孩子牵着鼻子,走,这孩子基本不会成材。

三类是有很大的问题的:这部分孩子是少数。 什么问题?

一是没有知识准备,语文的一二三四五认识,从六开始不认识,一节课教的生字,一个都不认识,你想想,这个学期要学习500个生字,他怎么能记住,我想想都可怕。

数学教会他5以内的加减法,6以上的教死都不会。 别以为老师是神仙,遇到这样的孩子,教育专家都没办法。 二是,学习方法有问题。

可能是孩子在学前,幼儿园评价孩子的标准,和家庭评价孩子的标准是:“乖”。只要“乖”就认为是好孩子,所以,孩子上课坐得很端正,表面看起来学习很认真,其实大脑没有活动。没有积极思考。这类孩子,想学习有起色,很难。

三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学习是为什么,有的孩子甚至为一点小零食学习。这样的孩子,目光短浅,将来的发展,都要打个问号。 我的语文教学我说两个侧面:

1、拼音教学。(自制教材展示)如果拼读还是有问题,问题在谁? 2、识字教学。(展示字理)字理教学,音、形、义结合,图形记忆。 3、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

孩子有问题,我们该怎么办?肯定要家长的配合,没有家庭教育,教育是不完整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