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2002版 下载本文

清镇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背景 一、区域自然地理背景 二、社会经济背景 三、旅游业发展背景

四、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战略及目标 一、清镇市旅游业的现状和特点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旅游发展战略及目标 四、规划年限 五、规划依据

第三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促销规划 一、客源市场分析 二、旅游市场预测 三、旅游形象策划

四、旅游形象的宣传与促销 第四章 清镇市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清镇市旅游资源及评价 二、清镇市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五章 清镇市旅游功能分区及区域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一、“城连水,水连城”形象品牌的打造与设计 二、清镇市旅游功能分区 三、旅游路线设计

第六章 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发展规划 一、旅游住宿设施发展规划 二、旅游餐饮发展规划 三、旅行社管理规划

四、旅游商品与购物设施发展规划 五、文化娱乐业规划与信息服务 第七章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一、旅游交通现状 二、旅游交通规划 三、旅游通信设施规划 四、旅游能源设施规划 五、旅游区给排水设施规划 六、旅游信息中心设施规划 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旅游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二、效益分析

第九章 旅游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一、清镇市旅游区环境现状及问题 二、两湖旅游区的环境保护规划节

三、规划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 四、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章 清镇市园林绿化规划 一、现状评述

二、城区园林绿化规划 三、景区绿化规划

第十一章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一、人力资源分析与预测 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第十二章 旅游规划的实施与保障 一、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 二、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 三、旅游发展的资金保障 四、旅游发展的人才保障

五、旅游发展的科技保障 第1章 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背景 一、区域自然地理背景 1、概况

清镇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乌江上游鸭池河南侧,东西长42.6公里,南北宽56公里。 在东经106‘07,06”~106‘33,,北纬26‘21,一26‘59,之间。它是贵阳市辖县级 市,市区距省会贵阳市区24公里。东接贵阳的乌当、花溪两区,西邻毕节地区织金 县,南与安顺市平坝县接壤,北与毕节地区黔西县及贵阳市修文县交界。是我省经济、 文化、旅游和交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清镇市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置镇西卫,二十六年置威清卫。清康 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威清卫,二十六年(1638年)改置清镇县。1949年11月 14日解放,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1992年更名为清镇市;1996年划归贵阳市。

全市总面积1492.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设6个乡、4个 镇。2000年木统计,总人口49.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97万人。市内有汉、 苗、布依、侗、彝、仡佬、水、回、壮、满、白等3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16 万人。占总人口的24.34,以苗族居多,红枫湖镇、牛场和麦格等乡是苗族分布较集 中的地区。

2、自然地理背景

清镇市地处苗岭山脉北侧。地形总的趋势是东北、西南高,海拔1350~1762.7米; 南部和北部低,海拔1200~1250米;鸭池河、猫跳河、暗流河等河谷地带海拔769~ 1200米;地势起伏较大。清镇市平均海拔高程为1290米,最高海拔在站街镇茶山

大坡宝塔山,海拔1762.7米,境内最低点位于北部暗流乡猫跳河流入鸭池河河口处, 海拔769米,相对高差994米。东部和西南部为低中山山地;中部海拔1000~1450 米;东、北及西部边界的河谷地带,海拔在800—1000米。

清镇市地貌在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类型。从成因看,可 分为溶蚀和侵蚀两大类,以溶蚀地貌类占优势(约占75%)。从形态看,可分为山地、 丘陵和坝子。山地、丘陵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1%和59%,坝子占5.5%。中低山和 中山分布在东北部的宝塔山、云归山、九龙山以及西南部老黑山、大威岭等地;西 北部流长、新店、卫城镇的暗流、木刻等乡碳酸盐岩广泛出露,属典型的溶丘洼地 区;卫城一占街暗流河及其支流干河和东南部猫跳河上游地区,第四纪剥蚀面保存较 好,地表起伏和缓,红色粘土深厚,坝田、坝土分布较集中成片。

清镇市地表出露的地层和岩石有前震旦系的变余砂岩、变余凝灰岩和板岩,震旦

系、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二叠系、侏罗系的石灰岩、白云岩、砂岩、页岩,第三系的砾岩,第四系的堆积物及海西期的玄武岩等。强烈的燕山运动先后使东部

岩层形成近南北向褶皱(川黔经向构造体系),西部岩层形成北东向褶皱(黔西山字

形构造体系)。褶皱带内大规模走向断层发育,横向与斜向断裂交织成网,相互成层的 可溶性岩石和非可溶性岩石经褶皱断裂后呈带状交错,它们在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 逐步形成各种岩溶地貌和常态地貌形态。喜马拉雅运动使本地区进一步抬升,老第三 系的砾岩也产生断裂,并控制现今几个陆相红色沉积盆地。第四纪以来,地壳明显抬升, 河谷深切,裂点、瀑布、跌水随处可见,如羊皮洞瀑布落差达40余米。清镇市地面经 两次大的造山运动和一系列溶蚀、侵蚀和剥蚀后,终于形成东部及西南部高和南部 及北部低的地貌格局。

本市位于苗岭山地北坡,西北部界河为乌江上游三岔河及鸭池河。境内猫跳河 及其支流、暗流河等均发源于安顺、平坝县境,向北流入本市,注入乌江。发源于 本市东北部云归山区的干河、羊叉河、龙滩河、长冲河及西南山区的油菜河等为三 岔河的小支流,河道总长370余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每秒423立方米。5—9月 径流量占年总量的76—80%。全年水资源总量8.93亿立方米,水力资源可开发37.7 万千瓦。

清镇市水系较发达,均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以上的 河流有3条,即乌江干流鸭池河、乌江一级支流猫跳河及其支流暗流河(又名跳蹬河)。 除上述三条主要河流外,流域面积在20~100平方公里之间的河流有8条,即乌江一级 支流油菜河、猫跳河一级支流羊叉河、麦西河(又名龙滩河)、东门桥河、长冲河,暗 流河一级支流干河,羊叉河一级支流乌沙河等。鸭池河为清镇市第一大河,它环绕市 西北界,在市境内河段长68.5公里。

猫跳河为清镇市第二大河,发源于安顺七眼桥镇郑家屯,经平坝流入市境,为清镇 市与贵阳市的乌当区、花溪区及修文县的界河,在清镇市北端汇入乌江。

暗流河为猫跳河一级支流,是清镇市第三大河,发源于平坝县,河流由南向北流经 清镇市蔡水,中部卫城、占街等乡镇,再伏流两段共约7公里出羊皮洞汇入猫跳河。全 河长约66.7公里。

清镇市境内建有红枫湖、百花湖和东风湖三大水库。其中红枫湖建成于1960年, 是猫跳河六级水电站的第一级,位于河流上游,水库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16 公里,库区分南湖、北湖和后湖。水库集水面积1596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约57.2 平方公里,总库容7.5288亿立方米,具有发电、防洪、工农业用水、旅游、养殖、 水上运动等多项功能,而且是贵阳市的主要后备水源。流域内主要有羊昌河、桃花 园河、麻线河、后六河等河流流入库区。百花湖位于清镇市东南面,猫跳河中游, 是猫跳河梯级水电站的第二级水库, 集水面积1895平方公里,总库容2.2082亿立 方米,水面面积约14.5平方公里,具有发电、防洪、工农业用水、旅游、水产养殖 等多项功能。百花湖水面辽阔,湖中岛屿星罗棋布,风景秀丽,是贵州省重要的旅 游景区之一,红枫湖和百花湖大部份在清镇市境内。现百花、红枫两水电站经机组改造后,装机容量均为2.4万千瓦。东风湖位于清镇市新店镇,是乌江干流上继乌

江渡之后的第二大电站。该水库集水面积18161平方公里,总库容10.25亿立方米, 坝高168米,水面面积19.7平方公里,装机容量51万千瓦,具有发电、防洪、工 农业用水、水产养殖等功能。此外,清镇市还有小1型水库一座(银燕水库)和小 2型水库14座。

清镇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多年平

均雨量1147.8mm,多年平均气温14.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9~C,极端最低-8.6 ℃(1997年2月),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6~C,极端最高气温34.5℃(1961年7 月) 。

清镇市东部山高坡陡,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13—14~C,年总辐射80~86 千卡/平方厘米。中南部丘陵坝地,地势开阔,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西北部丘陵山 地区,气候温和;南部丘陵区与东部气候类似。

由于地势高差较悬殊,气候垂直分异较显著。三岔河、鸭池河、猫跳河下游谷 地气候温热,低中山地气候温凉,中山则具冷凉气候的特点,有利农、林、牧综合 经营。本市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冰雹和春秋冷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境内土壤类型繁多,组合复杂,有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和水稻土等 五个土类。黄壤及水稻土较集中地分布于中南部暗流河、猫跳河上游湖区;黄棕壤 呈岛状分布于云归山、老黑山等海拔1450米以上的中山区;石灰土集中分布于西北 部岩溶丘陵洼地区;紫色土成条带状散见于各地。由于成土自然条件和人为耕作影 响的不同,各类型的土壤形态特征,理化性状和生产性能均有很大差异,土壤的各 种养分含量差别也较大,自然土壤肥力不高,有机质含量多在2~6%。

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由于人为活动的种种破坏, 多演替为次生的植物群落。其中以灌丛草坡为主。在灌丛中,又以石灰岩灌丛所占 面积较大。目前仅在九里箐、云归山东侧有两片残存的原始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 有黑壳楠、新木姜、丝栗栲、青冈栎等。全市现有森林面积16 785公顷,森林覆盖率 为26.9%,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壳楠、新木姜、丝栗栲、青冈栎、油茶、油桐、漆 树和杜仲等。东部温凉湿润,是针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另外,鸭池河谷还有柑桔 等喜温作物的分布。中南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是农业植被、石灰岩灌丛、经济 林、防护林区。西南部生长着栎类灌丛、用材林及草地。

矿产有铝土,铁、耐火材料、磷、重晶石、煤等。其中铝土矿储量大,晶位高, 分布较集中,多为露天开采。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南部。铁矿与铝土矿共生,较 大煤田有沙鹅、席关、鸭池等地。 二、社会经济背景

清镇市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集水、电、路、矿、旅游五大优势于一 体,加之地处黔中腹地,临近贵阳中心市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十分突出,市内交通方 便、有\国道,贵黄高等级公路自市东茅山入境,沿城东簸箩龙滩坡出境,滇黔、清毕、清织三条公路干线在境内汇合,铁路有湖潮至林歹,林东至后午两条支线通过,境 内有8个火车站,初步形成了较为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对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繁荣农村 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发展现代旅游业和城市建设的物资条件, 现已成为贵外1省著名的旅游区。

2000年清镇市国内生产总产值25.3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15 517万元,比上年增 长10.8%。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为5479元,增长5.47%。农民人均纯收入1 910元,增长3.40%.

清镇市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除著名的红枫湖国家级风景区外,还有省级的百花 湖、东风湖、暗流河、迎燕水库等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旅游胜地。现已初步形成了

集山水风光、溶洞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在贵帅I省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清镇市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而成为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重 要支柱。

三、旅游业发展背景

清镇市的旅游景区质量和级别较高,带动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清镇市经济发

展的速度近几年明显加快。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1999年增长了18.7%;第 二产业的产值1998~2001年年均增长率为22.5%。清镇市1999—2000年的经济发 展目标,确定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22.9%。在这种发展速度下,旅游业保 持高速发展是有可能的。首先,是因为清镇市的旅游业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潜力 很大。其地处贵阳生态环境保护带和水源地,不可能发展大工业。在这种背景下,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导 向作用,清镇市本身又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一个近距离的贵阳大市场,因而,大 力发展旅游业,并由此带动整个市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清镇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 项重要战略措施。清镇市的旅游业在全市处于较高地位,在全市的第三产业体系中, 旅游业也以其带动效应处于主导地位。

由于清镇市区位优越,第三产业比重较高,因此清镇市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良 好经济基础。

清镇市的经济发展依靠第三产业是必由之路,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之一,又 具有劳动力容量大,能带动一大批相关行业发展等优点,结合清镇市旅游资源较丰 富,商业服务较为发达等有利条件,旅游业应当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加以扶 持,在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较好的基础上,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把旅游业建成 清镇市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但不利的条件是:

1、市旅游管理机构不很健全,行业管理水平较低,力度小,缺乏有效的宏观调 控手段。目前,全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管理的权限较小, 不能充分发挥行政管 理部门的作用。

2、清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较大潜力可以开发,但是从整体

上来说,缺乏有系统、有重点的规划。对于一些著名景点开发利用多、建设保护少。城市规划中考虑旅游业发展不够、投入旅游业的资金也很少。

3、清镇市由于投入资金较少,硬件设施不足,特别是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使旅 游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市内旅游饭店少,条件差。

4、对于旅游业的开放性、经济性、综合性、带动性等认识不足,旅游宣传尚缺 乏系统性和针对性,致使一批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至今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 能广为世人所了解。

5、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目前,清镇旅游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处在 起步阶段。在旅游行业职工队伍和从业人员中,60%左右的人员未受过专业教育, 翻译、导游和中、高级管理人员更为缺乏,直接影响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6、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由于规划滞后,开发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红 枫湖和百花湖景区水污染比较严重;另一方面,旅游商品开发档次不高,特色不突 出,也未形成规模。

7、信息网络尚未形成。在旅游业发展上,与省内外联系较少,不能相互提供信 息,相互输送游客。

四、清镇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旅游资源类型较丰富,晶位较高

清镇市具有全国旅游资源6大类中的全部,具有全国74种资源中的28种。一

个小小的清镇市,就具有全国种类的38%,可谓资源类型较丰富。在众多的资源中, 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一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百花湖。此外,东风湖风景 区和暗流河风景区的景观质量较好,均具有贵州喀斯特景观的特色,为开展生态旅 游和科学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