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的写作教学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的写作教学

作者:唐继俊

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1期

内容摘要:乡土文化对乡村教育影响深远,如邻里之间的密切往来形成的充满亲情、乡情的精神空间,这是一种口耳相传、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方式,对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乡土文化 乡村 写作 教学

乡土文化就是在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总和,它其实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民风民俗。乡村文化对乡村教育影响深远,如邻里之间的密切往来形成的充满亲情、乡情的精神空间,这是一种口耳相传、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方式,对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乡村有乡村的色彩,但脱胎于都市文化的大众传媒正日渐成为现代生活的重构者。接触现代传媒正在成为乡村孩子越来越重要的生活方式。于是,乡村孩子开始习惯聆听悬浮于无线电波当中的时尚话语,渐渐地熟知并向往城市生活,任媒介不知不觉地挤压他们体味乡村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说乡村的故事、写乡村的生活渐渐成了一种被遗忘、被忽视的写作方式;乡村的作文课堂成了批量生产毫无生命意识的作文“工厂”;各式各样的“模板”成了把乡村人变成“城市人”的捷径……这样,离乡村孩子最近的乡村,却渐渐淡了,悄悄远了。

当年轻的一代对生养、培育他们的土地一无所知,对蕴含的深厚文化和厮守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产生疏离感和陌生感时,他们实际上就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乡村教育的最大误区,在于我们没有想尽办法引导孩子们热爱乡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培养乡村少年对脚下土地的情感教育,是需要死守的。乡土教育是学生对其生活空间进行价值澄清与态度养成的学习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情意取向的活动。乡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使学生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理解乡土的居民如何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过程中,透过各种活动,和乡土本身关联着,并塑造出乡土的独特风貌;也让学生在不断的参与和适应自己的乡土生活中,真正的意识、肯定、认同、关怀、尊重和欣赏自己的乡土。

写作教学是进行乡土教育的有效途径。农村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乡土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作文虽然不同于成人的文学写作,但同样具有文学的特性——离不开生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不要让学生一开始就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要鼓励学生先写观察作文,要让学生置身于森林、田野、果园、草地、河边这些神奇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周围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产生“鲜明的思想”和“活生生的语言”及“创造精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入人心。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点是相当明确的,“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以其独特的教育思想而自成一家的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写作教学中,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在周末和节假日野游,引导学生深入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为作文寻觅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恰当地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乡土素材,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了学生的写作资源,使学生能够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故乡的感情,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感情,从而使学生做到作文与做人的完美统一。 培养乡村孩子回归乡村的经验能力,能使他们“修炼”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会收集乡村的点点滴滴,重拾一颗对乡村生活敏感的心;能帮助他们拨开眼前迷雾,还原乡村生活,还原那里的人和事,还原那里的一草一木;让他们以个性化的语言书写属于他们的游戏、歌谣,以及他们熟悉的花草树木……从文字到思想,乡村作文要植根于乡村,又要有助于提升乡村生活的人文价值,这才是它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叶圣陶先生认为:“凡是好的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自己有一种经验、一个思想、一个意思,觉得它跟寻常的经验和意思有些不同,或比较新鲜,或者特别深切,值得写下来作为个人生活的记录”。当乡村孩子具备发掘乡村生活经验的能力时,当他们真正与乡村融为一体时,当他们有“不得不写”的感觉时,乡村作文教学也就迎来了它的春天。

唐继俊,甘肃省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