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下载本文

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修订稿 园艺学院 (2005年5月)

一、 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茶学专业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研究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志于献身农业科学工作;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掌握茶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茶学专业知识、相应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了解茶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使用一门外语;具有从事茶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能力,且具有指导茶生产、从事技术推广和科技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求硕士研究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取得有一定创新性的成果或新见解。 二、研究方向:

1. 茶树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 2. 茶叶品质与加工 3. 类茶与药用植物研究 4. 5.

茶叶经济贸易与茶文化 茶叶经济与资源利用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除按规定修读完课程外,应有不少于一半的时间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最多可延长一年,优秀硕士生其学习年限可适当缩短。 四、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在选拔研究生、选修课程、确定论文题目和研究设计以及科学道德培养等方面起主导作用。指导方式采取直接由导师邀请有关教授(或研究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2-3人组成指导小组,协助导师审定培养计划,做好论文指导工作。硕士生也可到外单位进行试验研究,由导师临时邀请外单位的专家协助指导,或合作培养。

培养方法采取在导师指导下自学为主,修读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参加研讨和各种有关活动;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硕士生入学后在第一学年内初步确定研究课题,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入学后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并在第四学期初对硕士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和健康状况进行中期考核,合格者转入以论文研究为重点的培养阶段;不合格者由导师和院学位分委会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终止学习。 五、课程设置:

导师应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对硕士生修读课程提出指导性建议,一般要求完成30—34个学分。具体安排及学时分配见课程规划表。

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讲课 实验 实习 讨论 4 6 9 开课 学期 1、2 3 1 1 2 1 1 1 1 1 2 2 2 主讲 教师 刘乾刚等 孙威江等 金心怡等 郭雅玲等 叶乃兴等 刘乾刚等 林金科等 备注 学 位 课 英语 专业英语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5 1 2 1 250 30 50 30 60 23 40 40 60 40 8 9 实践 生物化学 茶树优质高产理论 茶叶加工原理 茶叶专题讨论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管理 茶文化专题 类茶与药用植物专题 2 2 40 40 2 2 孙 云等 孙威江等 40 指定选修课 专 业 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计算机语言 茶树遗传育种专题 高级茶叶生物化学 茶树实验技术 40 25 15 3010 修 课 茶叶品质化学 茶叶加工工程学 茶树生理生态 茶叶经济 茶叶经贸与企业经营40 25 15 40 40 40 2 2 2 2 2 郭雅玲等 金心怡等 孙威江等 杨江帆等 孙威江等 合计 补 修 课 本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30学分 茶树栽培学 茶叶加工学 茶叶生物化学 茶树遗传育种 2 40 60 40 40 >8 1-2 1-2 1-2 1-2 袁地顺等 孙云等 刘乾刚等 郭玉琼等 实践教育 教学实践(120学时) 社会实践(周) 学术活动 3 1 3、4 读书报告(次) 2 3、4 课程简介

茶学专业英语 1学分 (讲课40学时)

主讲教师:刘乾刚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教学材料主要选自专业杂志,内容涉及栽培、化学、加工、药理及贸易等。教学中,注重增加专业词汇及提高学生翻译、阅读与理解等能力,采用考试与讲解相结合的办法强化记忆和阅读的速度及其准确性,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的听、说、写、读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茶树高产优质理论 2学分 (讲课35学时,实验8学时,讨论9学时)

主讲教师:孙威江

主要讲授茶树高产优质的形成途径;茶树生态与逆境生理;茶树品种与高产优质的关系;茶树合理的群体结构和理想长相;肥、水、剪采等主要农业技术对高产优质的影响;茶园营养诊断与生长调控;茶叶的污染及防治;茶叶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等。通过学习,掌握生态适应性理论、物侯学理论、群体协调理论、营养平衡理论和综合因子理论。以茶叶市场为导向,采取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相应措施、获得高产、高效益、无公害的优质鲜叶。

茶叶加工原理 2学分 (讲课35学时,实验9学时)

主讲教师:金心怡、吉克温、孙 云

《茶叶加工原理》是茶学硕士学位课程之一,主要研究茶叶制造理论和茶叶深加工理论。本课程以陈椽教授编著的《制茶技术理论》为基本教材,采用内容介绍、查阅资料、讨论、读书报告等形式加深理解和开拓思维。内容共分五个专题:一、鲜叶(含茶叶)化学成分及其保健研究进展;二、制茶的化学作用;三、制茶的酶和微生物作用;四、制茶的机械与力的作用;五、茶叶深加工进展及原理。

茶叶专题讨论 2学分(讲课35学时,讨论15学时)

主讲教师:郭雅玲、孙威江

茶叶是一种饮料。具有商品率高、出口数量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等特点。同时其生产、采制、加工、包装、托运、营销、商检、贸易等形式多样,技术复杂,环节繁多,最后到消费者杯里必须保证品质、卫生、安全保健。因此按本科所学知识和研究课程,还不能满足培养高级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的要求。为弥补以上不足,结合我们的实际和需要,逐选了“茶树育种进展”、“茶树优质高产栽培的生理基础”、“名优茶的开发与利用”、“茶叶的深加工”、“国内外茶业工程新进展”“福建茶叶出口概况与成就”、“茶叶的商检与进展”等,采取讲述、讨论、检索收集文献和做笔记与专题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以达到了解上述诸方面领域的进展与成就。

茶树遗传育种专题 2学分(讲课50学时)

主讲教师:叶乃兴、林金科

茶树遗传育种,着重围绕茶树种质资源,茶树染色体,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与变异,茶树高产育种,抗性育种,以及育种的早期鉴定技术等主要内容的讲述,达到了解这些方向在育种上的地位和作用,及其进展和最新研究方法。并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作笔记和问题讨论,使其在整体上提高了茶树遗传育种的理论水平,掌握主要育种途径的技术和手段,具有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

高级茶叶生物化学2 学分(讲课50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