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来安县简介 下载本文

安徽省来安县简介

[1]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滁州市东部。古名棠邑,西汉始称建阳,南朝设置新昌郡,唐朝划出清流县东部建立永阳县,南唐改称来安县,邮政编码为239200。

来安区位独特,是安徽省距六朝古都南京最近的县,属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层,所辖的汊河镇与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相邻,离南京长江一桥仅12公里。全县辖12个乡镇,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1481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

来安交通便捷,沪宁洛高速公路、104国道和312省道贯穿境内,津浦铁路、合宁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倚县而过;县城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离津浦铁路滁州站仅10公里;内河航运直通长江。

中文名称:来安外文名称:Laian别 名:建阳、永阳、顿丘、包田之都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安徽省滁州市下辖地区;新安镇等8镇4乡政府驻地;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塔山中路电话区号;0550邮政区码:239200地理位:安徽省东部,滁河西岸面 积1481平方公里人 口50万人(2011

年)方 言江淮官话洪巢片南京小气候条件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著名景点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皖东烈士陵园等机 场南京马鞍国际机场火车站滁州北站、滁州站车牌代码皖M2生产总值108.5亿元(2013年)汽车站来安汽车站

春秋战国 先后为楚、吴、越分踞。西汉 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始置建阳县,后废除。三国 先属吴,后属魏。东晋 属南谯州。南北朝 宋 属南谯郡。梁改南谯郡为北谯郡。

隋,开皇(公元 581~ 600年)初,废北谯郡,置滁州。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复置滁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唐景龙三年(709年)析永阳郡清流县东部置永阳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永阳郡”为“滁州”。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改永阳县为来安县,县治在今于北双塘乡瓦岗村。

宋属滁州,隶属淮南路,后属淮南东路。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迁县治于今县城(新安镇)。元来安属滁州,初隶滁州路,后隶扬州路。明朝来安属滁州。公元1386年,升滁州为直隶州,来安县属之。清朝来安县属江南省滁州。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设安徽省,来安县属安徽省滁州。

民国 元年(公元1912年)4月,来安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以后,属安徽省第五专区。

1949年元月,来安县解放。4月改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1952年4月12日改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元月12日滁县专区并入安徽省蚌埠专区。1961年4月13日滁县专区脱离蚌埠专区,来安县属滁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滁县专区改名为滁县地区,来安县隶属其不变。1992年底,撤销滁县地区,设立滁州市(地级),来安县属其管辖。[2]

行政区划编辑

来安县共辖8个镇、4个乡,县城驻新安镇。

来安县区划[3]

新安镇、半塔镇、水口镇、汊河镇、大英镇、雷官镇、施官镇、舜山镇、三城乡、独山乡、杨郢乡、张山乡。[3]

3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

shadow

拍摄日期: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来安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长江北岸,与南京市隔江而望,环邻江苏省南京市、淮安市和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及明光市、天长市。县城新安镇距离南京市区60公里、京沪铁路滁州站18公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宁洛高速公路滁州出入口5公里,104国道从南京长江大桥自东向西贯穿全境,与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隔河相邻。来安县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南京江北的重要门户、安徽的东大门、滁州的副中心城市。[4]

气候

来安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4]

资源

来安分布有100多种野生动物和600多种野生植物;粮食年生产能力可达5亿公斤,油料5000万公斤,蔬菜、瓜果、畜禽及水产品等产量可达4亿公斤,盛产大蒜、花红、雷官板鸭等土特产和蜈蚣、夏枯草等中药村;非金属矿藏储量大、品种多、品位高,主要有钾长石、膨润土、玄武岩、石英石等20多种,其中已探明的钾长石分布面积达80平方公里。[5]

4人口编辑

2011年末全县总户数16.6万户,户籍总人口50.2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45‰,下降1.71个千分点;死亡率为8.42‰,增加0.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03‰,下降2.41个千分点。 5经济编辑

综合经济

2013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增长25.5%;财政收入15.04亿元,增长18.7%;外贸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增长24.6%;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增长115.6%;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9700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10780元,增长14.2%。

主要指标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跨入“百亿俱乐部”;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5亿元,近三年翻了一番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分别首超1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1万元,超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主要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县域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发展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位居全市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位居全市第2位、增幅居全市第3位,财政收入总量居全市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市第2位,外贸进出口总量居全市第2位、增幅居全市第3位,利用外资总量居全市第1位、增幅居全市第3位,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居全市第3位。

2013工业经济提档升级。预计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15.2%。新增规上企业28家,总数达121家,总数和新增数均位居全市第二。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发展到38家,其中金禾、中普分别超30亿元。实施技改项目34个,完成投资26亿元,增长12%。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6个,67个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增长25%。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8个、市级技术中心4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全市第2位,金禾公司“麦芽酚系列生产工艺及技术创新”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增私营企业397家、个体工商户1663户。

现代农业增产增效。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亿元。粮食生产喜获“十年丰”。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总数达52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8.5亿元,增长42.5%。新增土地流转7.6万亩、专业合作社106个,家庭农场发展到546户。半塔绿茶、金弘安大米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罗庄”牌葡萄商标获批省级著名商标。大英有机稻米示范区跻身省级行列,嘉吉动物蛋白产业链项目基本建成投产,林桥苗木示范区成为全省重要的苗木生产基地,桃花蔬菜示范区、相官威光绿园获批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农业物联网项目完成县级控制中心和林桥苗木、桃花蔬菜示范区技术应用点建设。获批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9.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亿元,增长14.2%;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2户。南京湾商贸物流基地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一期精品商业街基本建成。金太阳装饰城入驻商户达589户,全年营业额25亿元。

全年接待游客2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1亿元。房地产业完成投资37.3亿元,增长12%,保障房、商品房建设同步推进,完成投资额、开发面积、销售收入等6项主要指标均居全市前列。[6]

农业

来安被誉为“包田之都”,以“包田小王子”王世泽为首的包田大户,发展了新型的包田产业,活跃了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