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选择题题目 下载本文

1. 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称为(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控制标准 C.环境基础标准 D.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属于(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控制标准 C.环境基础标准 D.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 3839 – 83) 属于(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控制标准 C.环境基础标准 D.环境方法标准 4. 污水中第一类污染物的取样处应当位于()。 A.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 B.单位总排出口

C.单位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D.排出口受纳水体处 5. 污水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的特点是( )。

A.不允许排放 B.浓度控制 C.不加任何控制 D.总量控制 6.污水中第二类污染物的取样处应当位于( )。

A.设施排出口 B.单位总排出口 C.车间排出口 D.排出口受纳水体处 7.污水中第二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的特点是( )。

A. 浓度控制 B.总量控制 C.不加任何控制 D.不允许排放

8. 建设新的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按照评价要求进行的监测是()。 A. 污染事故监测 B. 仲裁监测 C. 考核验证监测 D. 咨询服务监测 9. 对环境本底值进行监测属于()。

A. 监视性监测 B. 特定目的监测 C. 研究性监测 D咨询服务监测 10.环境监测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之为( ) A. 环境监测阶段 B. 污染监测阶段 C. 污染防治监测阶段 D. 自动监测阶段

11.环境监测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二阶段称之为( )。 A. 环境监测阶段 B. 污染监测阶段 C. 污染防治监测阶段 D. 自动监测阶段 12. 下列哪个不是环境优先污染物的特点?() A.出现频率较高 B.具有生物易降解性 C.毒性较大 D.现代已有检出方法

13.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的污染物?()

A. 氰化物 B. 砷及其化合物 C. 锌及其化合物 D. 铬及其化合物 14.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包括14种化学类别共()有毒化学物质。 A. 48 B. 58 C. 68 D. 78

15.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包括14种化学类别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有()种。

A. 48 B. 58 C. 68 D. 78

16. 对排入GB3838中Ⅲ类水域的污水,应当执行排放标准的( ) 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级标准 D.一级或二级标准 17. 对排入GB3838中Ⅳ、Ⅴ类水域的污水,应当执行排放标准的() 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级标准 D.一级或二级标准

18. 对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的() 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级标准 D.一级或二级标准

19. 对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的( ) 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级标准 D.一级或二级标准 1. 水质监测是指( )。

A.水体监测 B.水体和水污染源监测 C.水污染源监测 D.水中污染物的监测 2. 水体和水污染源监测称为( )。

A.常规监测 B.水质监测 C.例行监测 D.优先监测 3. 总磷、总氮属于地表水监测项目中的( )。

A.基本项目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C.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常规项目 4. 硝酸盐属于地表水监测项目中的( )。

A.基本项目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C.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常规项目 5. 甲基汞属于地表水监测项目中的( )。

A.基本项目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C.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常规项目

6. 下列哪项属于地表水监测项目中的基本项目?()。 A.硫酸盐 B.甲醛 C.氟化物 D.氯化物

7. 下列哪项属于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监测项目?()。 A.硝酸盐 B.甲醛 C.氟化物 D.氯化物

8. 下列哪项属于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监测项目?()。 A.硫化物 B.甲醛 C.氟化物 D.氯化物

9.在我国的分析测试方法体系中,尚未成熟,但急需使用该方法进行测定,此方法属于()。

A.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B.全国统一分析方法 C.等效方法 D.试行法

10. 在我国的水质监测常用的方法中,哪种方法使用的比例最大?() A.容量法 B.分光光度法 C.原子吸收法 D.气相色谱法

11. 水质监测中河流监测对照断面的设置位于()。 A.监测河流段前 B.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 C.每一个排污口下游 D.排污口上游

12. 水质监测中河流控制断面的设置位于( )。 A.监测河流段前 B.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 C.每一个排污口下游 D.排污口上游

13. 水质监测中河流控制断面一般设置在排污口下游的()m处。 A.100 B.500 C.1000 D.1500

14.一个河段设置监测断面时,对照断面一般设立()个。 A. 1 B. 2 C. 3 D. 4

15. 一个河段设置监测断面时,消减断面一般设立()个。 A. 1 B. 2 C. 3 D. 4

16. 一个河段设置的消减断面一般设立于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m处。 A. 100 B. 500 C. 1000 D. 1500

17. 设置河流监测断面后,应根据()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的深度确定采样点位置和数目。

A. 采样的位置 B. 水面的深度 C.垂线的深度 D. 水面的宽度

18. 设置河流监测断面后,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确定采样点位置和数目了。

A. 采样的位置 B. 水面的深度 C.垂线的深度 D. 水面的宽度 19. 对于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一般不少于( )次。 A. 1 B. 3 C. 6 D. 12 20. 污水排污渠每年采样一般不少于( )次。 A. 1 B. 3 C. 6 D. 12

21. 对于 设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第一类污染物的监测取样点应当位于()。在布设采样点。

A. 车间 B. 车间排放口 C. 处理设施的排放口 D. 工厂总排放口 22. 下列哪个地方不需要设置城市污水监测取样点?() A. 非居民生活污水排水支管接入城市污水干管的检查井 B. 城市污水的干管的不同位置

C. 污水进入水体的排放口 D. 污水总排放口 1.一般测定有机及生物项目应选用:()

A. 硬质玻璃容器 B. 高密度聚乙烯瓶 C. 硼硅玻璃容器 D. 普通塑料瓶 2. 当测试成分在水样储存过程中会发生明显时,下列哪种水样 不适用( )? A.混合水样 B.瞬时水样 C.综合水样 D.平均水样

3. 在 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起来所得到的水样是()。 A.瞬时水样 B.混合水样 C.综合水样 D.平均水样 4. 下列哪种采样器采集的水样可以用来分析溶解氧()。

A. 深层采水器 B.简易采水器 C.自动采水器 D.急流采水器 5. 测定下列哪个指标时采样可以不采满整个容器?() A.氨氮 B.生化需氧量 C.有机污染物 D.溶解氧

6. 下列水样中的水质指标,不需要在现场测定的是(D)。

A. pH值、水温 B.色度、浊度 C.电导率、透明度 D.亚硝酸盐 7. 测定下列哪个水质指标时不需要单独采样(C)? A. 溶解氧 B.生化需氧量 C. 氯化物 D.油类

8. 测定废水流量时,对于不规则的污水沟、污水渠中废水流量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是(B)。

A.流量计法 B.溢流堰法 C.容积法 D.浮标法

9.水样的运输时间,通常以(B)小时作为最大允许时间。 A. 12 B. 24 C. 48 D. 72 10. 轻污染水样最长贮放时间一般为(C)小时。 A. 12 B. 24 C. 48 D. 72

11. 严重污染水样最长贮放时间一般为( A )小时。 A. 12 B. 24 C. 48 D. 72

12. 在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是起什么作用?()

A. 防止分解 B.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C. 生成稳定化合物 D. 防止挥发 13. 在测定酚的水样中,用H3PO4调节pH值至4,加入适量CuSO4,起作用是()。 A. 防止氧化 B. 缓冲溶液 C.抑止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D.调节pH值

15. 测定硫化物的水样,加入抗坏血酸,其作用是()。

A. 防止生成沉淀物 B. 防止被氧化 C. 防止被还原 D. 防止分解 16. 测定溶解氧的水样,为了固定溶解氧,需要加入()。

A.少量MnSO4 B. K2CrO7 C. KI D.少量MnSO4和KI 17. 采用硫酸-磷酸消解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消解温度和效果 B. 消除Fe3+离子的干扰 C. 增强氧化性 D.联合使用来消解难氧化的有机物 18. 下列关于湿式消解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硝酸-高氯酸联合使用可消解难氧化的有机物水样 B. 硝酸-硫酸消解法是为了提高消解温度增强效果 C. 硫酸-磷酸消解法是为了屏蔽Fe3+的干扰

D.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是为了提高消解温度增强效果

19. 水样消解的方法中,干灰化法适合于下列哪个组分()? A.铬 B.汞 C.镉 D.砷

1.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水样的色度时,采用的标准色列是用( )配成的。 A.硫酸钾与氯化钴 B.氯铂酸钾与氯化钴 C.重铬酸钾与氯化钴 D.氯铂酸钾与硫酸钴

2.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水样的色度时,不适用于()的测定。 A. 较清洁的水样 B.带有黄色色调的清洁水样 C.天然水和饮用水的测定 D.工业废水的测定 3.稀释倍数法测定水样的色度不适用于()的测定。 A.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面水 B.工业废水颜色 C.清洁水样的测定 D.污染的饮用水

4.用臭域试验测定废水样品的臭味时,臭域值的计算方法是()。 A. 水样体积/无臭水体积 B. 无臭水体积/ 水样体积 C. [水样体积+无臭水体积] / 水样体积 D. [水样体积+无臭水体积] /无臭水体积

5.通常指的废水样品中的悬浮物(SS)是指( )。 A.总残渣 B.总可滤残渣

C.废水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余的物质 D.总不可滤残渣 6.关于水样浊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B.一般用于污水和废水的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C.一般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的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D.目视比浊法和分光光度法的结果没有可比性

提示:浊度、透明度常用于天然水而不用于工业废水的测定。

7.关于水样浊度测定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光光度法是用硫酸肼与6-次甲基四胺配制标准系列。 B.目视比浊法是用水样与硅藻土配制标准系列。 C.NTU是目视比浊法测定的浊度单位。

D.目视比浊法和分光光度法的结果没有可比性 提示:C是分光广度法的单位

8.关于水样透明度的测定,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铅字法是向筒中逐渐注入水而塞氏盘法是把塞氏盘逐渐沉入水中。 B.塞氏盘法把刚好看不到盘面黑色时的水深计为透明度 C.铅字法所测值大于30cm为透明水 D. 塞氏盘法是一种现场测定方法

9.下列关于水样物理性质的测定,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透明度常用于湖泊、水库、海洋水的测定 B.浊度常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的测定

C.残渣量常用于工业废水中不溶物的测定

D.矿化度值与该水样在103-105℃时烘干的总残渣值相近 10.水的电导率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仅以有机碱有关 B.仅以有机酸有关 C.与有机酸、碱、盐的量有关 D.仅以蛋白质有关

11. 可过滤态金属和不可过滤态金属的区分方法是()。 A. 能不能能通过孔径0.45?m的滤膜 B. 能不能通过滤纸 C. 能不能形成沉淀而被过滤 D. 是否能通过半透膜 12. 下列关于仪器分析法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冷原子吸收法是气态原子对特征波长的吸收

B.冷原子荧光法是气态原子吸收特征光后发射特征荧光 C.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原子吸收特定波长光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态原子吸收本身特征波长光

13. 新亚铜灵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样品中的铜,使用的还原剂是()。 A.硫酸亚铁铵 B.氨性柠檬酸盐-氰化物 C.盐酸羟胺 D.新生态氢 提示:必需用弱还原剂,仅仅还原到Cu+而不是Cu。 14. 下列分光光度法中,试剂使用不正确的是()。

A.铜离子与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作用 B.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DPC C. 砷离子与新银盐作用 D.砷化氢气体与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AgDDC)-三乙醇胺的三氯甲烷溶液作用

15. 对于较高浓度的含Zn废水,应该采用的测定方法是()。 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C. 阳极溶出伏安法 D.示波极谱法

16. 用新银盐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砷,新银盐是指()。 A. HNO3-AgNO3-聚乙烯醇-乙醇溶液 B.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 C. 硼氰化银

D.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AgDDC)-三乙醇胺的三氯甲烷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