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 下载本文

1.抛击玻璃破碎裂纹

放射纹较长、较直,多数贯通至边界。有时可出现圆形或弧形裂纹。放射纹断口上的弓型纹从自由面向入射面上汇聚,弧形裂纹端口上的弓形纹从入射面向自由面汇聚。

2.敲击破碎裂纹

放射纹长、直、贯通边界,断面上有弓形纹,从自由面向入射面汇聚。 3.撬压裂纹

放射纹从边界开始,并向其他三边扩裂,放射纹数量少,一般只有2-3条。放射纹断口上有弓形纹,其汇聚方向与撬压方式有关。

4.热冲击破碎裂纹

裂纹通常是弯曲的,且均匀分布于玻璃表面,裂纹呈“金鱼”状,在“鱼身”处裂纹相互平行;在“鱼尾”处,裂纹从“鱼身”的一端呈放射状分布。

5.吸盘拉断裂纹

其断口特征:玻璃刀划口边呈齿状,有平行棱线,棱线与齿状边相接。 (三)玻璃破碎痕迹的勘验和检验

1.观察玻璃破碎的位臵、碎块的分布方向及分布范围;寻找打击物体。 2.观察玻璃碎块上的附着物、手印、足迹。

3.提取散落的和残留的全部碎块,并对接所有碎块,以此观察裂纹的形态和分布。 4.根据玻璃表面域边缘的附着物,分析玻璃在门、窗框上的原始方位,以分析玻璃受打击的方向。

5.玻璃破碎裂纹的检验。以分析打击方向和打击方式为主。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考核知识点 1.牙齿痕迹。 2.车轮痕迹。 3.锁痕。

4.整体分离痕迹。 5.纺织物痕迹。 6.玻璃破碎痕迹。 (二)考核目标

第一、重点考核目标 1.识记

(1)牙齿痕迹概念。 (2)牙齿痕迹特征。 (3)车轮痕迹概念。 (4)锁痕概念。

(5)整体分离的概念。 (6)织物组织。 (7)玻璃破碎方式。 2.理解

(1)牙齿痕迹特征。 (2)牙冠。

(3)牙齿痕迹检验。

(4)机动车轮胎痕迹特征。 (5)特殊工具开锁痕迹。

46

(6)分离痕迹特征。 (7)变形分离痕迹概念。 (8)无断口分离痕迹概念。 (9)分离痕迹检验。 (10)纤维鉴别步骤。 (11)抛击玻璃破碎裂纹。 3.应用

(1)牙齿痕迹检验的:特征对照法、特征接合法、牙列曲线重叠法。 (2)整体分析检验的:断口接合法、线痕结合法、数据比对法。 第二、次重点考核目标 1.识记

(1)牙齿立体痕迹。 (2)机动车行驶特征。 (3)选配钥匙开锁痕迹。 (4)分离方法。 (5)纤维鉴别步骤。 (6)针织物的密度。 (7)敲击破碎裂纹。 2.理解

(1)食品或物体上的牙齿痕迹特征。 (2)非机动车行驶特征。 (3)弹子锁的结构。 (4)分离痕迹的结构。 (5)纱线的捻度。 (6)撬压裂纹。

第三、一般考核目标 1.识记

(1)牙体结构。 (2)非机动车。 (3)锁的种类。 (4)捻向。

(5)热冲击破碎裂纹。 2.理解

(1)人体皮肤上的牙齿痕迹。 (2)三轮车行驶特征。 (3)增配钥匙开锁痕迹。

(4)钥匙痕个山检验的方法、步骤。 (5)金属无断口分离痕迹特征。 (6)织物密度。

(7)玻璃破碎痕迹检验。

47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李烽主编:《痕迹检验学教程》(省自考委核准的指定教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一)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三)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理解,这可以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四)痕迹检验学应用性较强,许多问题需要领会其精神实质,融会贯通,才能正确掌握。《痕迹检验学教程》的第一章,是后五章的纲,它对后五章诸多共同之点做了指导性的归纳,因此,先要研读好第一章的内容。第二章至第五章每一章的内容,以及第六章的每一节的内容,都各自自成体系,各具独立的特点,不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要依据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在考试大纲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考核知识点,明确考核目标。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一)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二)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三)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四)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五)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六)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解决问题。

(七)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八)助学学时:本课程6学分,建议总课时108学时。 课程名称:痕迹检验学 课程代号:003806 课程教材:《痕迹检验学教程》(李烽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课程学分:6学分

课程学时:总课时108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

48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 痕迹检验学概论 8学时 第二章 手印检验 32学时 第三章 足迹检验 32学时 第四章 工具痕迹检验 14学时 第五章 枪弹痕迹检验 14学时 第六章 其他痕迹检验 8学时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一)本大纲各章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二)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30%、“应用”为50%。

(三)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四)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五)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计算题.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痕迹检验做出同一认定是依据痕迹具有的( ) A.反映性B.特定性C.稳定性D.关联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个至五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标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属于狭义痕迹物证的是( )

A.案犯翻乱的抽屉B.案犯扔在地面上的衣服C.案犯踩踏凳子留的足迹D.案犯丢弃的烟头E.案犯遗留的帽子

三、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在空格内)。 形成痕迹的三要素是造痕体,_____和作用力 四、名词解释题。 形象痕迹 五、简答题。

49

什么是弧形纹? 六、论述题。

如何研究穿鞋足迹的形象特征? 七、分析计算题。

某一室内盗窃案现场,在一软皮面椅上,发现一枚加层穿解放鞋足迹,其全长28厘米,拇趾压前缘距掌前边缘2.6厘米,掌重压面呈横条状,顺足迹中心线方向测量重压面前后边缘的间距为4.8厘米,起、落足方位正.分析案犯的身高,年龄,腿型,并分别写出结论的依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