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读书报告 下载本文

《包法利夫人》读书报告

姓名:张余骄 学号:20150604007 年级专业:15法语

《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年12月13日出生。他的父亲是外科医生,福楼拜从小在医院的环境中长大,不受宗教的思想约束。他经历了法国七月革命、二月革命、第二帝国等,看到了资本主义繁荣社会的背后是政治腐败、物欲横流、道德堕落、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因此,他理解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的女性的行为[1]。

创造该小说时正处于法兰西第二帝国时代,法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巴黎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资产阶级的权利被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的“金钱至上”等观念影响着社会,金钱也影响着道德标准。

小说描写包法利夫人爱玛为摆脱不幸婚姻,追求不正当爱情而导致堕落毁灭的悲剧。查理丧第一任妻子后,娶了他的富农卢欧老爹的女儿爱玛,一个可爱迷人又热情的姑娘。少女时期的爱玛喜欢浪漫的爱情故事,对理想式爱情、子爵阶级十分渴望和向往。

但是爱玛总觉得查理有时过于木讷,不解风情。直到查理夫妇被一位侯爵邀请去参加舞会,爱玛爱上了侯爵家豪华的气派,高雅的客人,珠光宝气的舞会气氛,经过一夜纸醉金迷的贵族生活,爱玛就再也忘不掉那种感觉了。

爱玛因为过度的幻想而深陷痛苦之中。罗道耳弗是一个情场老手,性格豪放,内心粗俗,但头脑清晰。他欲擒故纵,收放自如,毫不费力就让爱玛当了他的情妇并痴迷于他。爱玛为这种通奸感到兴奋与刺激。她想要和罗道耳弗远走高飞,但罗道耳弗却并不想承担如此责任,他写信抛弃了爱玛。爱玛受到刺激,开始忏悔,希望赎清自己的罪孽。可她再次遇见有着相同的志趣,爱好浪漫小说、旅行和音乐的莱昂。爱玛欣赏莱昂的博学素养和绅士风度。爱玛以学钢琴为借口,实则去和莱昂幽会,共度良宵。爱玛又开始享受到苟合的乐趣,并且愈演愈烈。为了装扮自己,租住豪华的旅店,创造奢侈的生活条件,她四处借钱,漏洞越来越大,无法还上高利贷。最终包法利夫人无计可寻,心灰意冷,服毒自杀。而查理

过度伤心,日渐颓废。女儿寄人篱下,做了纱厂女工。

在这本小说中,作者大量运用对比手法,将现实和幻想都作为批判对象,以理想作为对照,更加显出现实的庸俗丑恶;同样的,在现实的反衬之下,理想又显得多么空虚苍白可笑。[2]。

作者还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客观、细致入微地描写现实,力求再现普通的人与事,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不刻意美化、修改现实。它直接真实反映黑暗的社会现实,揭露资产阶级“金钱统治观”。

作者首先想批判充斥着金钱交易的婚姻与爱情。包法利的第一次婚姻就是一个与金钱有关的悲剧爱情。因为艾洛伊丝每年获得一定遗产收入,在家中颐指气使,说一不二。后因艾洛伊丝的公证人携款潜逃,她的公婆就欺负她。前后她的势力与地位发生强烈的变化。同样艾玛跟她的两个情人的爱情也始终与金钱挂钩,她喜欢纸醉金迷的气氛。这反映了当时金钱社会成就金钱婚姻。

第二,作者想批判道德的沦丧。艾玛不守妇道,不忠于丈夫与家庭,屡次的出轨,背叛她的家庭,一味地追求自以为是的爱情,与情夫私通,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虚伪的爱情蒙蔽了她的眼睛,使她分不清是非,找不到道德的底线。另外外省贵族、高利贷者、市侩的恶德丑行,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腐朽堕落的社会风习及小市民的鄙俗、猥琐[3]。

我认为大学生,尤其女生,应该看看这本小说,对无休止的欲望浮华生活的批判值得我们思考。我记忆比较深刻的地方是看到爱玛参加贵族舞会,被纸醉金迷的气氛迷住,回到家中再也不务家事,恨不得天天参加舞会。我感到有一些熟悉。有时我们可能和朋友一起去高档商场玩,唱歌,逛街,喝饮品聊天,不知不觉就会很愉快的过了一天,但是当第二天再次回到宿舍时就可能再次想起,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是的,在没有真正步入社会前,我们都有对奢华而富有热情生活的幻想,但是我们要知道,社会本来就浮躁,物质生活要靠自己努力得到,就算少也要知足常乐,一直处于奢华的假象中,不顾现实,是丧失生活的本意的。另外,女孩子要洁身自好,保持良好的道德价值观,不要被金钱扰乱的做人的准则。

我认为罗道耳弗心理设计有一些小矛盾。在私奔的前一夜罗道耳弗还在与爱玛约会,在约会时“罗道耳弗在晚上来了,到得比平常早。并安慰自己“没关系,她是个漂亮的情妇!”这与之前两人初识时有些出入,因为在刚开始时罗道耳弗

便被介绍是一个情场老手,从未打算承担责任。

我认为在这里添加一些罗道耳弗的心理状态比较好,心理描写他盘算着怎么抛弃爱玛,为后文做一些铺垫,可以更明显的看出他不负责任的心理。

还有在抛弃爱玛时他写了一封信,却还想装作是真情的,想用水要在信件上点缀几滴“泪水”:

“可怜的小女人!”他带着怜悯的心情想道。“她要以为我的心肠比石头还硬了。应该在信上留几滴眼泪。但我哭不出来,这能怪我吗?”

这里作者设计了“留几滴眼泪”,更加显示他的虚伪的。然而罗道耳弗的心理有些徘徊不定,他为爱玛感到怜悯。可是在此时他已经下定决心抛弃情人,并写好了信,到落款时再感到怜悯貌似不符合他的性格,我认为怜悯的感情删去更好一些,更显罗道耳弗的狠心。

我欣赏以下片段,这是爱玛被情夫抛弃后,开始有了第一次觉醒,她开始理解基督教的谦逊,也开始忏悔自己,道德观开始转向正确方向。

“直到现在,她还可以努力追寻当时的感觉,虽然现在不能心无杂念,但是还能体会到同当时一样深入心灵的脉脉温情。她的心灵给争强好胜折磨得精疲力竭??最后才领会到了基督教的谦逊精神。

原来尘世的幸福之外,还有一种更伟大的幸福;尘世的情爱之上,还有一种更伟大的博爱,无边无际,没完没了,而且不断增长!在她的希望造成的幻像中,她隐约地看到一个纯净的幻境,和天界打成一片,而这正是她的向往。她要成为一个圣徒。于是她买念珠,戴护身符;她要在卧房的床头挂一个镶绿宝石的圣物盒,以便她每天晚上顶礼吻拜。”

总之,《包法利夫人》让我们读到对“金钱至上”的批判,对道德沦丧的痛心,对人性中自私贪婪的不齿。它值得我们深入阅读。

参考文献

[1].董秀菊编著.世界文学 上.北京市: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08:80 [2].冯寿农.法国文坛对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批评管窥[J];法国研究;2006年03期

[3].王钦峰;论“福楼拜问题”[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