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440-13.74-M1超高压高温循环流化床锅炉 下载本文

炉前石灰石系统旋转给料阀全停 无MFT条件 平均床温值>600℃

锅炉吹扫条件

任一台一次风机运行且入口调节门未关,调节门大于5% 任一台二次风机运行且液偶未关,液偶大于5% 任一台引风机运行且液偶未关,液偶大于5% 无热态启动条件

床上、床下油系统快关阀全关(进油快关阀、回油调节阀、油枪角阀) 炉前石灰石系统旋转给料阀全停 任一台高压流化风机运行 给煤机全停 无火检信号 无MFT条件

MFT首出记忆 吹扫步序 MFT发生,如果吹扫条件允许,自动进入吹扫程控,显示“吹扫开始”。 吹扫程控指令发出,显示“吹扫进行”。在吹扫300秒过程中,显示“吹扫进行时间”

吹扫300秒,,显示“吹扫完成”且MFT首出信号自动复位

在吹扫过程中,如果吹扫条件不满足,自动停止吹扫,显示“吹扫中断”

在吹扫过程中,要停止吹扫可点击吹扫中止按钮,使吹扫结束直接复位MFT首出信号 锅炉点火条件 MFT复位 燃油进油快关阀打开 燃油母管压力不低于1.7Mpa

燃油温度大于5℃

火检冷却风压力不低于0.30Mpa

炉前燃油系统

进油快关阀 打开条件: 无MFT结果 无OFT结果

供油母管压力不低2.8Mpa 关闭条件: MFT发生 OFT发生

供油母管压力低低1.7Mpa 回油调节阀 打开条件: MFT发生 OFT发生

投油允许条件 (1) OFT复位

(2) MFT复位

(3)燃油压力不低于1.9Mpa (4)进油快关阀全开

床上燃烧器控制 启动步序 进油枪 油枪到位后,进点火枪 点火枪进到位后,开油枪进油角阀同时打火,打火时间为15s(点火枪进到位后20秒自动退出)

油阀开指令位15s后若检测到火焰,则认为点火成功;否则失败,自动转入停止步序。如果八个火焰均熄灭,说明是第一个点火枪在进行点火,转入锅炉吹扫5分钟,再进行第二次点火 停止步序 关油角进油阀 进点火枪

点火枪到位后,开蒸汽吹扫阀的同时打火,打火时间为15s(点火枪进到位后20秒自动退出) 延时30s后关吹扫阀

点火条件满足,允许进油枪

吹扫阀关闭后,退油枪 油枪(只对床上油枪) ? ? ? ?

OFT发生,退出油枪 MFT发生,退出油枪

油角阀关且吹扫完成后,自动退油枪

床下燃烧器控制

启动步序(在投油允许时,按启动按钮)

进点火枪

点火枪进到位后,开油枪进油角阀同时打火,打火时间为15s(点火枪进到位后20秒自动退出)

开油阀指令15s后若检测到火焰,则认为点火成功;否则失败,自动转入停止步序。如果八个火焰均熄灭,说明是第一个点火枪在进行点火,转入锅炉吹扫5分钟,再进行第二次点火 停止步序 关油角进油阀

进点火枪

开蒸汽吹扫阀的同时打火,打火时间为15s(点火枪进到位后20秒自动退出)

延时30s后关吹扫阀

油枪进油角阀(以下任一条件满足,关闭该阀) MFT发生 OFT发生 对应火检失去延时2s(脉冲信号),自动关闭该阀 点火枪 MFT发生,退出点火枪 OFT发生,退出点火枪

点火枪进到位后打火15秒, 进到位后20秒自动退出,如果MFT发生或OFT发生则禁止打火 蒸汽吹扫阀 MFT发生,关闭该阀禁止吹扫 OFT发生,若无MFT信号则允许吹

第三部分 锅炉的启动 3.1试验(以下应试验合格) 3.1.1锅炉大联锁实验

依次启动两台高压流化风机、引风机、二次风机、一次风机。两台或唯一运行的高压流化风机停止运行时,两台引风机或唯一运行的引风机停止运行,两台二次风机或唯一运行的二次风机停止运行,两台一次风机或唯一运行的一次风机停止运行。

3.1.2锅炉FSSS保护试验

3.1.2.1 检查各设备状态良好,送上试验电源,投入FSSS保护;

3.1.2.2 依次启动高压流化风机、引风机、二次风机、一次风机、给煤机,投入床上、床下进油快关伐、石灰石旋转给料阀;

3.1.2.3 由热工人员分别满足MFT各动作条件,MFT均应动作,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 FSSS–CRT画面跳闸原因首出显示与实际相符;

3.1.2.4 检查跳闸设备与动作条件一致;

3.1.2.5 静态联锁和FSSS试验合格后,方可送上工作电源。

3.1.3布风板空床阻力试验

在布风板不铺床料的情况下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记录风室压力和炉内密相区下部床压,二者的差值即为布风板的阻力,绘制冷态的一次风量与布风板阻力关系曲线。通过温度的修正得出热态的一次风量与布风板阻力关系曲线。 3.1.4流化床布风均匀性试验

锅炉检修工作结束后,加入一定厚度床料,启动高压流化风机、引风机,二次风机,一次风机,使床料达到正常流化状态,维持炉膛压力稳定。突然停止风机,观察床料平整度情况,若床料有凹凸不平现象,说明布风不均匀。床层薄的地方说明风大;床层厚的地方说明风小,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消除。

3.1.5临界流化风量试验

试验时,选取3个以上不同床料厚度(700 mm、750 mm、800 mm)分别进行,启动高压流化风机、引风机、二次风机、一次风机,逐渐增加一次风量,记录不同风量下的风室风压,所测得的风压与同一风量下的布风板阻力之差既为该床料厚度下的阻力,进而得出流化风量床料阻力的关系曲线。

据此曲线可得出临界流化风量。临界流化风量是指床料从固定状态到正常流化状态所需要的最小流化风量。当流化风量大于临界流化风量后继续增大一次风量,床压不再增加, 床料处于完全流化状态,该风量即为临界流化风量。另外,可用降低一次风量的方法,测出临界流化风量,记录风量与床压值, 绘制一次风量与床压关系曲线。 3.1.6电动门、调节门行程试验 3.1.6.1电动门试验

3.1.6.1.1 检查系统隔绝良好,联系热工及维修人员到场; 3.1.6.1.2 阀门名称标志清晰,机械转动部分无异物;

3.1.6.1.3 切换装置于手动位置,手动开关阀门,记录开关方向,总圈数及上下限,阀门开关灵活无犯卡现象;

3.1.6.1.4送电进行电动试验,记录电动开关时间,方向与DCS画面相符。关的富余行程为1/4~1/2圈,开为2圈;

3.1.6.1.5位置指示与实际相符,阀门动作特性平稳变化; 3.1.6.1.6如果条件允许,找出阀门开度与流量的特性曲线; 7如果为力矩限位的阀门,试验后不可再手动。 3.1.6.2调整门试验

3.1.6.2.1 确认试验阀门对运行系统无影响,联系热工及检修人员到现场; 3.1.6.2.2 电、气源均送上,信号指示、表计指示、开度指示正常;

3.1.6.2.3 将操作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开关灵活,再置“自动”位置;

3.1.6.2.4在CRT画面上,选择相应调整门操作器,分别进行间断和连续开、关行程各一次,核实信号指示、开度指示相符,方向正确;

3.1.6.2.5进行自动校验,动作灵活、正确。

3.1.6.3挡板试验

3.1.6.3.1确认试验挡板对运行系统无影响,联系热工及检修人员到现场; 3.1.6.3.2电、气源均送上,信号指示、开度指示正常;

3.1.6.3.3检查各挡板执行机构的切换把手应在电(气)动位置;

3.1.6.3.4在CRT画面上,手动操作相应的挡板,分别进行间断和连续开、关行程各一次,核实信号指示、开度指示相符,方向正确;

3.1.6.3.5操作气动装置动作灵活、方向正确,无泄漏等异常现象。 3.1.7安全阀动作(热态)试验

3.1.7.1安全阀的校验顺序应按照设计动作压力,遵循先整定高压、后整定低压的原则; 3.1.7.2点火升压时,升压速度可按0.1MPa/min进行控制。当压力升至额定工作压力的70%~80%时,应拆除安全阀锁紧装置,进行远方手动启座的排汽试验,开启安全阀10s~20s,对安全阀管座进行吹扫;

3.1.7.3将锅炉压力升至安全阀起座压力,进行安全阀校验。并根据需要,进行起座压力、回座压力的调整;

3.1.7.4当采用液压顶升装置校验安全阀时,通常在70%~80%额定压力下进行。校验后,应选择抽查同一系统起座压力最低的一只安全阀进行实际起座复核,二者起座压力的相对误差应在1%范围之内,超出此范围则应重新校验;

3.1.7.5调整期间,应控制好压力变化速度。越接近起跳值,升压速度越应缓慢。如升降幅度较大,可通过调整燃烧来控制;反之,则可用对空排汽阀或过热器疏水来控制。进行再热器安全阀调整时,可利用高低压旁路阀开关进行控制;

3.1.7.6调整期间,应加强对汽包水位、汽包上下壁温差和受热面管壁温度的监视;

3.1.7.7若实际起座、回座压力已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则无需再调整,应尽量减少调整次数。若确需重调,则应间隔半小时以上,待阀体冷却后再进行; 3.1.7.8安全阀校验合格后,应及时办理签证手续。

3.1.7.9验收标准

3.1.7.9.1安全阀的起座压力与设计压力的相对偏差为±1%;

3.1.7.9.2安全阀的回座压力一般比起座压力低4%~7%,最大不得比起座压力低10%。若制作厂家有特殊规定,则按制造厂家要求执行。 3.1.8辅机转动及转机事故按钮试验 3.1.8.1试验方法

3.1.8.1.1机械和电气部分的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工作票已收回; 3.1.8.1.2各主要辅机单项联锁保护试验正常且全部完成;

3.1.8.1.3大修或检修后的转动机械必须经过分步试运行,以验证其工作的可靠性。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试运行连续时间:安装或大修后不少于8小时; 3.1.8.1.4将各辅机电气及热工回路送电(6Kv以上设备开关送试验位),试验前检查电气、热工仪表信号齐全合格;

3.1.8.1.5给煤机试验前,下煤管插板应关闭,给煤机内无存煤;

3.1.8.1.6分别启动高压流化风机、引风机、、二次风机、一次风机、给煤机,检查各设备状态显示正确。依次用事故按钮停止给煤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高压流化风机, 声、光信号报警。将各动力设备恢复;

3.1.8.1.7电动机没有机械部分连接前应单独试转,确认转动方向和事故按钮工作可靠后方可带机械试转。

3.1.9锅炉水压试验

3.1.9.1水压试验压力。

名 称 工作压力试验 超压试验 主蒸汽系统 15.15Mpa 18.94MPa (1.25倍) 再热汽系统 2.65MPa 3.97 MPa (1.5 倍) 3.1.9.2 锅炉水压试验在下列情况进行: 3.1.9.2.1锅炉工作压力的水压试验;

3.1.9.2.1.1大、小修后;

3.1.9.2.1.2承压部件经事故检修或 临时检修后。

3.1.9.2.2锅炉在下列情况下进行超压试验:

3.1.9.2. 2.1运行的锅炉一般二次大修(6~8年)进行一次;

3.1.9.2. 2.2新装锅炉投入运行前或停用一年以上的锅炉恢复运行时;

3.1.9.2. 2.3 锅炉改装或承压部件经过重大修理或更换后,如水冷壁更换管数在50%以上;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部件更换,汽包进行重大修理;

3.1.9.2. 2.4 锅炉严重超压达1.25倍工作压力及以上时; 3.1.9.2. 2.5 锅炉严重缺水后,受热面大面积变形时; 3.1.9.2. 2.6根据运行情况,对设备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 3.1.9.3 锅炉水压试验的范围

3.1.9.3.1 锅炉本体各承压部件及连接的汽水系统一次门前管道和一次门。汽包就地水位计、安全阀只参加工作压力水压试验,不参加超压试验。

3.1.9.3.2再热器系统:自低温再热器入口(水压试验堵阀)直高温再热器出口蒸汽管道止(水压试验堵阀)。 3.1.9.4水压试验要求

3.1.9.4.1试验用的压力表不少于2只,精度要求为0.2级,量程一般为试验压力的1.5~3.0倍。压力表须经校验,准确可靠,汽包、给水管道必须装有标准压力表。安装地点应考虑高度差。联系、配合热工人员将汽包、过热器、给水的压力表和电接点水位计投入。检查与锅炉水压试验有关的汽水系统,确认检修工作已经结束,炉膛和锅炉尾部烟道无人工作。汽包、联箱人孔门封闭严密,汽水管道及阀门附件连接完好,有关堵板已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