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 《遗传学》考试大纲
四、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考试范围共计14章,以A(了解)、B(理解)、C(掌握与应用)、D(熟练掌握)四个层次为考试目标,具体如下: 第1章 绪论 §1.1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遗传和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C);遗传、变异与选择在生物进化与新品种选育中的作用(B);遗传学的任务(B)。
§1.2 遗传学的发展简史(A)
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近代遗传学的奠基;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遗传学的建立及各分支学科的发展。
§1.3 遗传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作用(A) 遗传学在生命科学,生物进化领域,动植物、微生物遗传改良及人类医药卫生中的应用。 第2章 孟得尔定律 §2.1分离规律(D)
显形和隐性,分离现象,孟得尔假设的证明,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2.2独立分配和自由组合规律(D) 两对相对性状的独立分配现象,孟德尔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方法和结果;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对遗传因子间的分离和组合;独立分配的细胞学基础。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测交法;自交法;多对相对性状杂种的遗传
§2.3 概率与统计原理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C) 概率定律;二项式分布;χ2测验法。 第3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3.1 细胞(A)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构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内含物(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等)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组成;原核细胞的构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结构。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染色体数目;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多线染色体、灯刷染色体、B染色体。
§3.2细胞分裂
无丝分裂(A);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C);细胞周期的概念及其测定简介(B)。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减数分裂的持续时间(D)。 §3.3 染色体周期史(A)
有性繁殖生物的生活周期(个体发育):孢子体世代和配子体世代;低等植物的生活周期;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高等动物的生活周期。
§3.4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B)
第4章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作用 §4.1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B)
环境与基因作用的关系,性状的多基因决定,表现度和外显率,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表型模写。
§4.2致死基因(B)
§4.3复等位现象(B)
瓢虫的鞘翅色斑,ABO血型, H抗原和孟买血型,RH血型与母子间的不相容,自交不亲和。
§4.4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C)
基因互作的概念;两对基因互作的各种方式:互补作用、积加作用、重叠作用、显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抑制作用
第5章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5.1性别决定。(B)
性别决定的类别;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5.2伴性遗传(C)
人类、果蝇、高等植物、高等动物的伴性遗传。 §5.3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B) 果蝇的X染色体不分开现象 §5.4人类的性别畸形(A) 常见的人类性别畸形。 第6章 染色体和连锁群 §6.1连锁互换规律(D)
贝特生等的香豌豆杂交遗传试验;性状连锁遗传现象:相引相和相斥相,连锁遗传的解释,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理;交换的细胞学证据。交换值及其性质;交换值、连锁强度及遗传距离;交换值的测定方法。基因定位的方法:两点测验、三点测验;交换干扰;符合系数的测定。
§6.2真菌的遗传学分析(B)
四分子分析,着丝粒作图,链孢霉的连锁分析,染色单体干扰。 §6.3人类连锁分析的细胞学图(A)
家系分析与基因定位,连锁遗传图的含义及其绘制过程。 第7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7.1 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地位(A) 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 §7.2 细菌的遗传分析(C)
细菌和病毒的拟有性过程;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实验方法。接合的发现与证实;F因子;F因子在杂交中的行为;中断杂交实验作图。转化因子;转化过程;利用转化绘制遗传图谱。F'因子;性导。
§7.3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C)
温和噬菌体与烈性噬菌体;转导;普遍转导和限制性转导。 第8章 数量性状遗传 §8.1 数量性状的遗传学分析(C) 数量性状表现的特征;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区别和相互关系;多基因假说的实验依据;多基因假说;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
§8.2 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统计方法(C) 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的估算及其意义。 §8.3 遗传率的估算及其应用(D)
遗传率的概念和类别;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及其意义;狭义遗传率的估 算方法及其意义;表现型方差的成分剖分;遗传率在育种上的应用。 §8.4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D)
近亲繁殖;自交的遗传效应;回交的遗传效应;近交和近交系数;杂种优势的概念;F1优势表现;F2的衰退表现;单交种与双交种;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在育种上的应用。
第9章 染色体畸变 §9.1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缺失:染色体缺失的类别;缺失的形成过程及其细胞学特征;缺失的遗传效应。(C) 重复:染色体重复的类别;重复的形成过程及其细胞学特征;重复的遗传效应。(C) 倒位:染色体倒位的类别;倒位的形成过程及其细胞学特征;倒位的遗传效应。(C) 易位:染色体易位的类别;易位的形成过程及其细胞学特征;易位的遗传效应。(C)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诱发:物理因素诱发,化学因素诱发。(B)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利用缺失进行基因定位;果蝇的ClB测定法;利用易位创造玉米不育系的保持系;结构变异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B)
§9.2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染色体组及其倍数的变异:染色体组、整倍体的概念;整倍体的同源性和异源性。(B)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同源多倍体的形态特征;同源三倍体,同源四倍体;同源多倍体的基因分离;染色体同源联会和异源联会;奇倍数的异源多倍体;细胞学特征:染色体不平衡分离。(C)
多倍体的形成途径及其应用:自然形成和人工诱导;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人工加倍的主要方法;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B)
单倍体;单倍体的形态特征及其遗传效应;高等植物单倍体的获得和应用。(C)
非整倍体:单体及其遗传特点,缺体及其遗传特点,三体及其遗传特点(性状变异、染色体的联会和传递、基因分离),四体及其遗传特点。非整倍体的应用:分析测定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有目标地代换染色体。(C)
第10章 基因突变 §10.1 基因突变的概说(B)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频率和时期。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及其遗传意义;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突变的平行性;自发突变。
§10.2 基因突变的检出(B)
果蝇突变的检出;链孢霉突变的检出和人的突变的检出。 §10.3诱发突变(C)
辐射和诱变;紫外线和诱变;化学因素的诱变;诱变的应用。 §10.4突变的分子基础(C)
碱基类似物的诱发突变,改变DNA的化学结构的诱变剂,结合到DNA分子上的化合物,基因突变与氨基酸顺序;碱基替换,终止密码子突变,移码突变。
§10.5 重组的分子基础(C)
基因重组的机理;基因转变;遗传重组的分子机理。 §10.6 转座遗传因子(C)
玉米的控制系统;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转座机理;其他的转座因子。 §10.7 DNA的损伤修复(B)
紫外线对DNA的损伤;光复活;暗复活;重组修复及其他修复。 第11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11.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DNA作为基因化学基础的条件。
§12.2 DNA的分子结构与复制(C)
核酸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经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DNA的变性与复性;DNA的复制;
§12.3 DNA与蛋白质的合成(A)
性状与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与组成;DNA的功能;RNA的分子结构,信使RNA,转运RNA;遗传密码;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中心法则;
§12.4 基因的本质(D)
经典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生化遗传和早期分子遗传学对基因概念的发展;基因的微细结构与性质的进一步探索;现代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的概念。
§12.5 遗传工程(B)
限制性内切酶;基因的分离;重组DNA技术的应用。 第12章 细胞质遗传 §12.1 母性影响(B) 短暂和持久的母性影响 §12.2 细胞质遗传(D)
细胞质遗传及其特点;叶绿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线粒体的遗传及其分子基础;其它细胞质基因的遗传:附加体的遗传,共生体的遗传;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别及其遗传特点;质核互作雄性不育;雄性不育性的发生机理;雄性不育性的应用。
§12.3 持续饰变(A) 第13章 遗传与发育 §13.1细胞质在遗传中的作用(B)
细胞质的不均一性和细胞的分化;细胞质对染色体行为的影响。 §13.2 细胞分化的可逆性(B)
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的核移植实验。 §13.3 基因表达的调控 (D)
原核类基因表达的调控;真核类基因表达的调控。 §13.4 几个发育现象的遗传学分析(B) §13.5 噬菌体和原生生物的分化(B) §13.6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协同作用(C) 第14章 进化和群体遗传 §14.1 进化概说(B)
蛋白质、核酸和遗传体系的进化。 §14.2 进化理论(C)
进化思想与进化论;近现代遗传学与进化论的发展;群体;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遗传平衡定律;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
§14.4新种的形成(B)
物种的概念;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和生殖隔离;物种的形成方式:渐变式、爆发式。
§14.5 育种实践中的人工选择(B) §14.5育种实践中的远缘杂交(B)
第1章
第一章 绪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 遗传 变异 种质学说 二、填空题
1、将下列科学家与其在遗传学上做出的主要贡献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