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不要这房子,我不要这房子。” 然而在我脑海里,我可以看到那些巨大的门。 “天哪!”萨布里说过:“这是优质木材。是从阿纳托里尔运来的。 在过去,人们把大根大根的木材拴在船后经由水路运来。 这是安纳托利亚产的木材,经久耐用。” “我不要这房子,”我压低嗓门说。 那个房屋的女主人穿过马路,走进来大声说了句:“早上好。” 她头戴乡村妇女戴的白色宽边帽,身穿乡村妇女穿的深色裙子。
萨布里清了清嗓子,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把大钥匙,把它放在桌子上离她最近的地方。 “我们在谈论你那幢房子,”他轻声地说。 “你知道所有这些木料都是……”他突然大声地说出最后那个词,我吓得差点儿从我坐的椅子上掉下来:“是腐烂的!” 他拿起钥匙,随即把它“砰”的一声砸在桌子上,以强调他所说的话。
女房主猛然将头往上一扬,也拿起钥匙,将它砰地砸在桌子上,同时断然反驳:“不是的。” “是腐烂的。”萨布里把钥匙猛地砸了一下。
“不是的。”她把钥匙砸了回去。 “是的。”砰然一声。
“不是。”又是砰然一声。
我担心钥匙会被砸得变形,那样我们谁都进不了那幢房子了。
这时女房主拿着钥匙高高举起。 “这是幢好房子,”她大声喊道。 然后,她把钥匙放回桌子上,紧接着萨布里把它拿起来。 “假如我们要这幢房子,”他说,“实际上我们是不要的,你要什么价钱?”
“800英镑。”
萨布里哈哈长笑一声,一面假装揩去泪水,一面反复说“800英镑”,好像这是天底下最可笑的笑话一样。 他朝我大笑,我也朝他大笑,一种可怕的假笑。 我们一直笑到精疲力竭为止。 然后我们又开始认真起来。 我能看得出来,萨布里其实一点也不累。 他让自己进入了棋手所具有的那种耐心的思想状态。 突然他转向她说:“200英镑,一个子儿也不能多。”
她转向萨布里,再一次把钥匙砰然砸在桌子上,大声说:“600英镑。” “我出200英镑。”
她大嚷一声:“不行。今生今世休想。” 我的朋友坐在椅子上把身子往后靠。 “想
想吧,”他说,他的嗓子充满了谈生意经的音乐般的声调,“这位先生将给你开一张支票。 你到银行去。 他们将打开保险箱,从中取出银行钞票,厚厚的钞票,和蜂窝一样厚,和萨拉米香肠一样厚。” (想到这么多可吃的东西,我开始感到饿了。)“你只要说声同意。”
Unit 3
课文A
同多异少
那位女士说话时,大家都仔细地倾听。
“如果你们想说 ‘同意’,不要用拇指和食指做成一个圈儿,”那位女士大声说道。 “在美国,用拇指和食指做成一个圈表示 ‘同意、许可’的意思,但在苏联,那样做含有淫秽的意思。” 300个美国听众哈哈大笑;有几个做了笔记。 “表示赞赏是完全可以的,”那位女士继续说道,“但不要赞赏得太多。 不要说: ‘我真喜欢你的夹克。 ’否则你的苏联朋友会把这件夹克拿给你,并且倘若你不要的话他准会生气的。” “总的来说,要记住,苏联的生活不像美国
这么舒适。 你可能没有热水洗澡,也可能不得不与五六个人共用一间浴室。”
那些美国人即将漂洋过海到共产主义苏联去,那位女士正在帮他们为苏联之行做思想准备。 在苏联,语言、习俗和食物都不相同。 那些美国人在出行之前非常好奇,很想了解这些差异。 他们不想经历文化冲突。 到达苏联时,那些美国人十分高兴自己已做好了思想准备去体验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生活。 他们非常喜欢他们的这次旅行度假,结交了许多苏联朋友。
这次苏联之行是由 “友谊力量”——一个致力于世界和平事业的国际社团——所安排的。 该组织认为,如果人们成为朋友了就不会打仗了。 因此,为了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成为朋友,他们组织了人际交流活动。 1990年4月,300个美国人访问了苏联,随后,300个苏联人访问了美国。 像美国人一样,苏联人也通过了解美国的生活来为他们出访美国做准备。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经历了一些文化冲突。
苏联人知道美国人喜欢宠物,但他们看到美国人在屋子里养动物时大为震惊。 当他们看到狗在厨房里吃东西、甚至还睡在主人的床上时,他们简
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些苏联人对苏联日常生活和美国日常生活的差异感到惊讶。 他们说美国人的生活容易多了。 一位苏联妇女看见一个美国人把米从盒子里直接倒入盛有沸水的锅里时,感到震惊。 “你不淘米呀?”她问道, 然后解释说,她在家里先得仔仔细细地淘米,把小石子全都捡出来,然后才把米放入锅里。 “你在开玩笑吧?”那个美国人说。 “如果这里的人们非得那么做的话,就没人会买米了。” 苏联人知道美国人喜欢在餐馆吃快餐,但是看到他们在家里也吃快餐感到失望。 在苏联,晚餐通常延续整整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家人围坐在桌子旁边吃边聊。 而美国人和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餐时——如果他们在一起吃的话——通常吃得很快,也不会聊很长时间。 那些苏联人认为,美国人那样做令人遗憾。
尽管苏美两国之间存在政治上的分歧和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但那些苏联人和美国人还是结交成了朋友。 有时候,那些苏联人英语一点都不懂,而那些美国人也不会说一句俄语,但他们设法通过手语和字典进行交流。
一个11岁的美国女孩写道: “这次经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