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问题的思考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问题的思考

作者:张 丽 蔡亚峰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11期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对建设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分析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 素质教育

农民素质是指农民在实践的基础上,受先天生理特征及后天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从事各种活动所具备的内在本质力量及基本品质。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因此我们要提高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在内的农民综合素质。 一、培养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农业现代化和技术推广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现代农业是把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传统农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使劳动对象得到不断扩大,劳动手段不断革新,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也随之不断提高,从而创造出新的农业生产力系统。农民是农业科学技术的直接应用者,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接受程度和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生产的结果;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意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没有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的农民,就不可能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科技,也就谈不上实现农业现代化。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求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目前我国农村工业劳动力的低素质和潜在的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无法满足乡镇企业机制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农村产业结构得不到优化,这些企业也就得不到发展,进而影响了农民的充分就业和收入的增长。同时,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整体在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仅能从事简单劳动,很难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3.农民收入的增加亟待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收入水平是实现小康的决定因素,而农村劳动力素质又是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关键。从收入结构看,农村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素质较高的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市场适应能力较强,择业范围广,而素质较差的农民此项收入就少。目前,在我国4.9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而初中的仍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还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个百分点。 这种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的状况导致大部分农民思想保守、落后,固守第一产业,谋生方式单调,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应市场经济灵活变化的能力差,对市场信息缺乏分析的能力,严重地影响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挖掘农民增收潜力的根本途径。 二、农民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分析

1.传统观念对农民素质的影响。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民的小农意识和自然经济观念仍然比较浓厚,对于生中某些陈规陋习总不愿意轻易放弃,这样就会循规蹈矩,不求创新,从而制约农民开阔眼界,阻碍对科学技术的采用。尽管我国农村的市场经济已经进入深入发展阶段,而农民仍然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决策能力和运用市场规律调节和管理生产的应变能力。他们思想保守,市场意识不强,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这种落后的传统观念至今仍是影响农民素质,阻碍农村社会主义民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1)农民缺乏自我提高素质的主动性。近年来,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传统的农产品品种、传统的种植方式、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这就使本来门槛不高的农业,更加适合初、高中毕业水平的青年农民。这些青年农民农忙时节回乡种田,农闲时节外出打工,务农收入与打工收入几乎平分秋色。这就使职业农民的概念在农民心中没有打下强烈的烙印,再加上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培训时间较长,费用较高,使从业农民不愿意接受素质培训,缺乏自我提高职业技能素质的主动性。

(2)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对农民素质提高的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国家陆续建立了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就业制度、粮食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14项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上实行了城乡分离的制度和政策,使得我国农民长期被阻挡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之外,变成了单纯的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廉价农产品的提供者,从而失去了提高素质和实现自身素质现代化的良好机会。维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种种制度,牢牢地把几亿农民限制在农村,尤其受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的限制,农民不能自由地迁入城镇,不能自由地选择农转非形式,束缚了农民个人的发展。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偏重城市教育而忽视农村教育,它为城市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却拉大了城乡差距,使农村教育发展长期滞后并失去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导致大量人才集中在城市而不流入农村,造成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长期低下。

(3)“逆市场化”运行机制制约农民素质的提高。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竞争、开放、民主、法制的经济,其分配方式、运行机制必然引起其运作主体利益的调整,促使生产者产生效率观念、平等观念、民主观念和法制观念,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曾经用计划经济完全取代任何意义上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国家都有规定,农民的经营权被剥夺,丧失了自主配置资源的能力。我国农村长期的“逆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关系极大地制约了农民素质中诸如竞争、民主、法制观念等现代意识和观念的培育。另外,农村“逆市场化”也进一步强化了农村社会的封闭性,农民不能通过市场,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和迁移。现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就业选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还常常受到忽视、侵害和剥夺。市场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没有市场化,就不可能提高农民素质和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提高农民素质的措施和对策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农民价值观念的变革。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活动,从农民生活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农民听得进、做得到。通过教育,使农民群众分清是非、善恶,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文明素养。引导广大农民把道德规范、道德原则转化为道德实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不断改变传统的、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各种陈规陋习,自觉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改变传统思想,培养农民自身的创业精神。韩国新村运动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新村运动的实质和精髓是农民自发的“致富运动”,农民发自内心的声音是“干!就能行。”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当对教育培训抱有主动的态度,为了能增收致富、改变面貌、改善生活,要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要发扬主人翁精神为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言献策,提建议、提要求、出主意。通过加强学习、主动学习,丰富文化科学知识,增强就业适应性,具备在农业与非农职业间的转换能力,诚实守信,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乐于接受并能够较好地适应变革。

3.增强政府在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中的主导作用。一是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由出生地管理为主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转变,把城镇工作的农民转为市民,把在区政府驻地、乡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均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劳务体系,减少劳动力的务工成本,帮助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判断,减少盲目流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二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对农民素质提高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加大各级政府要义务教育的投入。不断改革、完善教育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 确保每一个农民的孩子,都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农民为目标,进—步调整农村办学方向,实行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新一代农民的素质。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在投资主体方面,建立多元投资体系,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化,提高经费投资收益率。在农村职业教育的体系设置方面,对于农村现有从业人员,开展各种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对于高中毕业生,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门人才。在农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注重“实际、实用、实效”。逐步建立起职业培训与农民分工分业相衔接的机制,提高农民就业的竞争力,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总体素质提高了,就业途径就会多起来,收入水平就会高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就会大大加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