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二分册测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一、选择题(40分)
1、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变化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其中
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 )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2、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
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碳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 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碳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 ) ① 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时代 ② 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 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 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3、与“① 司母戊鼎 ② 甲骨文 ③ 盘庚迁都 ”归类标准相同的是 ( ) A、原始瓷器 B、姜寨遗址 C、内外服制 D、启杀伯益 4、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娟娟做组长,同学们以史比喻,这种做法类似 ( ) A、共和制 B、王位世袭 C、禅让制 D、雅典民主制 5、“鼎”初是食器,含义不断衍生、丰富。在下列成语中,“鼎”含义明显不同于其他 三项的是 ( )
A、列鼎而食 B、问鼎中原 C、钟鸣鼎食 D、人身鼎沸 6、“封建亲戚,以藩屛周。”这句话指的是 (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的思想是 (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8、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 )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
9、为了巩固新建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采取了 ( )
① 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② 建造驰道、直道、长城 ③ 焚书坑儒 ④ 商鞅变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0、从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民间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 ( ) A、修长城影响了北方百姓生活 B、修长城没有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C、修长城是秦朝政策严重失误 D、修长城成为秦朝暴政的一个缩影
11、西汉统治者在回顾秦朝历史时,认为“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由
此认识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继承秦朝中央官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西周的世卿世禄制 D、采用“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 12、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中国治国思想演变的脉络是 ( )
A、儒—法—道 B、法—儒—道 C、道—儒—法 D、法—道—儒
13、今人常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他们的相似之处有 ( )
① 把王朝推向鼎盛 ② 巩固边境,有穷兵黩武之嫌 ③ 加强思想控制
④ 革除弊政,创新制度 ⑤ 采用严刑酷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④ 14、司马迁在《史记》中总结自己写作经历时说:“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籍,探禹穴,
窥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由此看出,司 马迁治史非常重视 ( ) A、实地考察 B、查阅文献 C、神话传说 D、考古发掘
1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轨迹,折射出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① 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 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 民族融合加强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16、隋朝对秦朝的丞相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其措施是 ( )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内阁,强化皇权 C、设立三省,分散相劝 D、设立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1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
唐朝哪一时期的盛况 (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8、唐太宗在吊唁魏征时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cu)逝,遂亡一
镜矣!”这说明唐太宗 ( ) A、善于学习隋朝灭亡的教训 B、重视友情
C、重视人才,善于纳谏 D、为失去一面镜子而可惜
19、如果你生活在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你在长安生活或旅游,可能经历的事
情有 ( ) ① 到长安城的东市、西市去购物 ② 在店肆中喝酒并吟诵杜牧的诗歌 ③ 可以看到新罗、日本等国的留学生 ④ 看到由中亚人和西域人开的店铺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称颂的是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二、非选择题(60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子。” ——《礼记·礼运》 材料二:“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 问题:
(1)两段材料描述的社会形态有何不同?(2分)
(2)社会从材料一变化到材料二的标志是什么?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3)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因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是历史的倒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3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西周三百年历史,最重要者为封建政体之创新。周人封建,亦由当时形势之实际需
要??而成。 问题: (1)“西周三百年历史”的开端和终结分别以什么事件为标志?(2分)
(2)西周“封建政体”的含义是什么?是在怎样历史背景下产生的?(3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问题:
(1)“陈涉首难”发生在何时何地?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项羽军“灭秦”的关键性战役是哪一次战役?(1分)
(3)项羽把兵败归因为“天亡我”,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3分)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周武王)封诸侯??封尚父于营丘,曰齐??余各依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
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疆裂土,立二等
之爵。 ——班固《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四:(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法定继承人)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 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