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下载本文

【答案】C 【解析】

【详解】A、足量NaCl(aq)与硝酸银电离的银离子完全反应,AgCl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加入少量KI溶液后生成黄色沉淀,该沉淀为AgI,Ag+浓度减小促进AgCl溶解,说明实现了沉淀的转化,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B、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氢离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稀盐酸可抑制铁离子水解,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C、淀粉水解反应中,稀硫酸和唾液起催化作用,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D、二氧化碳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塞上瓶塞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增大,促进CO2与H2O的反应,不再有气泡产生,打开瓶塞后压强减小,向生成气泡的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正确答案选C。

【点睛】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无关。

7.不同条件下,用O2氧化a mol/L FeCl2溶液过程中所测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推测合理的是

A. 由①、②可知, pH越大,+2价铁越易被氧化 B. 由②、③推测,若pH>7,+2价铁更难被氧化 C. 由①、③推测,FeCl2被O2氧化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 60℃、pH=2.5时, 4 h内Fe2+的平均消耗速率大于 0.15a mol/(L·h)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②、③可知, pH越小,+2价铁氧化速率越快,故A错误;

B、若pH>7,FeCl2变成Fe(OH)2,Fe(OH)2非常容易被氧化成Fe(OH)3,故B错误;

C、由①、③推测,升高温度,相同时间内+2价铁的氧化率增大,升高温度+2价铁的氧化速率加快,由图中数据不能判断反应的热效应,故C错误;

D、50℃、pH=2.5时,4 h内Fe2+的氧化率是60%,即消耗0.6a mol/L,4 h内平均消耗速率等于0.15a 温度升高到60℃、mol/(L·h),pH=2.5时,+2价铁的氧化率速率加快,4 h内Fe2+的平均消耗速率大于 0.15a mol/(L·h)。 正确答案选D。

8.缓释布洛芬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② R1COOR2 + R3OH R1COOR3 + R2OH

(1)按照官能团分类,A所属类别是______。 (2)反应①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试剂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4)F→G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5)H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6)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7)缓释布洛芬能缓慢水解释放出布洛芬,请将下列方程式补充完整。

+ 2n H2O

______

(8)以丙烯为起始原料制备丙酮酸甲酯(选)。_____

)的合成路线如下,请补充完整(无机试剂任

【答案】 (1). 羧酸 (2). +2NaOH+NaCl+2H2O (3).

(4). 加成反应 (5). (6).

+CH3OH (7).

+nHOCH2CH2OH (8).

【解析】 【分析】

根据流程图可知A为异丁酸(CH3)2CHCOOH,A在加热的条件下与PCl3 反应生成;J发

生加聚反应生成缓释布洛芬,由缓释布洛芬的结构简式逆推

J为

;发生反应①生成B,B酸化

生成C,C与C2H6O2反应生成D,C2H6O2为HOCH2CH2OH,则C→D为酯化反应,D中含酯基;A与SOCl2反应生成E,根据E→F→G的反应条件,E→F→G发生题给已知①的反应,根据G的分子式和A的结构简式推知,E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OCl,F的结构简式为

,X为苯,G的结构简式为

,G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H,H的结构简式为

,H与H2/Ni发生加成反应生成I,I的结构简式为

;I与D反应生成J,结合J的结构简式和已知②,D的结构简式为

;由D进一步逆推出C为H2C=C(CH3)COOH,B为

【详解】(1)A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OOH,含有官能团羧基,所以A属于羧酸;

(2)反应①→,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加热,反应方程式为

(3)根据推断X为苯,结构简式为;

F→G为(4)→,发生的是题给已知①的反应,

发生的是羰基的加成反应; (5)由分析可知H的结构简式是:(6)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